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媒体融合怎么做?中国新闻奖初审评委来支招!_资讯_鲸平台
媒体融合怎么做?中国新闻奖初审评委来支招!
2022.07.29 18:26 孙煜
小鲸汇总了他们关于媒体融合实践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近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初评会在北京举行,共评出72件作品(包括报送中国新闻奖丁评的60件作品,12件候补作品)。

在梳理公布出来的评委名单时,小鲸发现,本次初审评委会由25名评委构成,分为5组。其中,有7位是各家媒体的总编辑,5位是来自学界的专家。小鲸汇总了他们关于媒体融合实践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宋方灿 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

直播已成为互联网的“轻骑兵”

直播有“轻骑兵”能力,打破常规,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网络直播不仅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还成为一个重要的舞台。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到直播平台来获取资讯、购买产品,甚至消磨时光。

在疫情期间看到很多人主动打开摄像头,当起了主播,包括一些老师也要直播上课,还有一些商品,包括一些商家,一些小的中小企业,受疫情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大,资金各个方面压力很大,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式。直播平台可以建立长期规划,为山区或者不太发达的地区民众,提供内容更多、形式更多样的服务,让他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过上更好的生活。

孙钱斌 中国妇女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没有真实,哪有力量

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达,如果没有来自于现场的新闻采集,一切都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互联网的海量资讯为“剪贴”式新闻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一位真正的记者、一家负责任的媒体依然会对“用脚板跑出来的新闻”表示敬意。特别是在维权报道中,由于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利益博弈,“在现场”都未必能明辨是非,遑论“不在”。

新闻人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特别是在目睹弱势人群遭受不公正的侵害之后,义愤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但作为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抑制这份感情。因为义愤很容易把情感的因素带入新闻现场,甚至因为预设立场而差别化地对待当事人,选择性地对待消息源,导致对事实和真相的误判,好心办成坏事。

新闻是需要温度的,但这种温度是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理性的分析之上,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把义愤、同情和爱心包裹起来,安放在心灵的深处。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激情澎湃,记者必须保持作为观察者的冷静。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并非简单的“是”或“非”可以回答,还会存在第三种甚至更多的可能。

刘永钢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

让媒体成为它本该成为的样子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和资讯的泛化,媒体把关人的职能在碎片化、实时化的内容生产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在刘永钢看来,主流媒体对网络信息和社会流言的过滤和核查能力,也应符合社会大众长期以来的认知和期待。

面对全球疫情持续,市场信心不稳,全面复苏还需时日,一个更加彻底的数字时代的帷幕却已悄然拉开的现实,如何在不确定中寻见确定性,在疲乏中寻找新动能,在融合中寻求再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澎湃也更加确信了自己的使命:致力于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李炜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强化“三个意识” 提升三农舆论引导力

“讲好故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涉及到新闻内容生产的改革,包括文体和叙事的创新。“以读者为本,改进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舆论引导艺术”,需要变单向的宣传思维为双向的传播思维,变较多集体叙事为个体叙事,变较多宏大话语为民间话语。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很大程度表现在生动的细节中,一个精彩感人的新闻细节,胜过一大堆工作罗列,要让“鲜活可读”的标准贯穿于策划和采编的各个环节。

下一步如何讲好故事?是对办报能力的真正考验。要迎合读者需求,不断创新报纸和新媒体的话语体系,摒弃那些大话、空话和套话,让鲜活的思想、农民的语言、符合社会习惯和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成为常态。通过讲好故事,来提升策划水准,在更宽广的层面上,实现报道内容的丰厚度和贴近性;通过讲好故事,来改进编辑记者队伍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走转改”,强化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和现场的频次与密度;通过讲好故事,来强化文本水平、叙事艺术,增强报道入脑入心的力度;通过讲好故事,来为多媒体渠道源源不断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徐滔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我们是电视媒体、主流媒体,我们在做电视的同时再做一家新媒体,这种尝试成功的真的很少,因为两种媒介之间基因完全不同,应该在真正地拥有了共同的基因再开始做。这个过程中最重要是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在导向正确的基础上,怎么能够让我们生存得更有意义、更好、更恒久,我们很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事实上只要方向对,走的再慢也能够到达。

王俊秀 中青在线副总编辑

中国青年报社为适应新媒体爆炸式发展和舆论格局重大变化形势,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转型,彻底革新。这场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自2014年启动,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到“24小时中青报在线”,再到“24小时中青报随手看”,尤其是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融媒小厨”开张,成为报社全媒体内容制作、分发传播、整合运营的机制平台。共青团系统报、网、端等全媒体资源统一调配,完成联合报道,形成了媒体机制、流程、人员的融合,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张晓巍 青海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融媒发展新时期,通过5G智慧电台一键式自动化生成新闻、资讯、天气、路况、音乐串接等内容,海南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实现了以人工智能代劳简单重复劳动,让主力人员投入到更核心工作中。5G智慧电台解放了地方电台人力,解决了地方电台节目内容匮乏的问题。

朱鸿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整个媒体融合当中一个最大规模的板块,也是和老百姓接触最直接的最基层板块。相比较其他层级融媒板块而言,这个板块的成长性很被看好。目前来看,影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有四大因素:一个是当地的党政部门是否重视;第二个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的素质怎么样;第三个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否到位;第四个是员工整体的素质怎么样。

对于未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怎样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做到“建强用好”?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应该与在地发展的特色紧密勾连起来,这样县级融媒体中心才有根,才能在未来的进程当中具有可持续性。要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所关心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主打的产业关联,与当地的县委县政府试图力推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经过我们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做出了诸多值得主流媒体、大型新型媒体学习或思考借鉴的特色道路。

赵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讲好人民共享的文保故事

在讲好当代文物保护故事的主体上,需要人民性的价值体现让文物“火”起来。文物保护的成果应惠及人民群众,这不仅是从文保工作本身的职能出发,也是更好处理历史与当下、文物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必由之路。

在讲好当代文物保护故事的形式上,需要创新型的媒介赋能让文物“活”起来。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利用媒介赋能推动文物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讲好新时代文物保护故事十分重要。

在讲好当代文物保护故事的渠道上,需要通过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让文物“走”起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

周勇 中国人民大型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在看见、读懂中国的基础上创新话语

中国故事的根与魂到底在哪里,立定中国大地,来厚植家国情怀,从人才培养,我们的理解是,从学生来说,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看见中国,走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感受中国社会最新鲜的气息和脉动,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是制式层面的积淀。如果不能首先走到世间去,又何以谈中国故事呢,何以谈去寻找中国故事的根与魂呢。第二个层面,要在看见的基础上,读懂中国,俯仰天地,洞察世情,对社会产生深刻的认同和深厚的情感,才能立定脚根,从价值观出发,形成牢固的中国立场,这是德性层面的养成。第三个层面,在看见读懂中国的基础上创新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技能层面的训练。

王佳航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促进内容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盗版、洗稿等问题在多元内容生产者海量生产内容之后变得更为严重,“媒体大脑”嵌入区块链版权认证工具,可望从源头来解决盗版、洗稿等问题,优化内容市场,促进内容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技术驱动产业生态变革引发的新问题最终要靠技术来解决。

张红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抓内容、技术与管理

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有三个核心: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深度融合依然是内容为主,首先在内容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先进技术为支撑,特别是像5G这样的新兴技术,要让它在平台与内容之间对接吻合。技术的这种融合非常重要,因为平台的建设,它实际上跟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能够增强这种传播效能的平台来支撑的话,它可能很难达到最优效果。

12.6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