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于近日发表刊文,指出 “盲盒热”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在滋生畸形消费,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今日,泡泡玛特疑因二次销售盲盒而股价大跌,引发广泛讨论。鲸平台从产业链角度切入,带你看懂盲盒行业。
中国盲盒行业上游分析
中国盲盒行业上游主体环节包括IP设计、3D建模、注塑模具打造、工厂批量生产、包装。据头豹研究院,IP设计是盲盒行业产业链上游最关键的环节,盲盒企业可通过买断原创设计师的IP独家代理权或与其进行版税分账两种方式获取IP。当前,知名设计师的IP买断费已高达千万元,版税分账比例达到零售额的10%-15%。泡泡玛特已与多位知名设计师,如毕奇、Kenny Wong,合作推出Pucky、Molly盲盒系列及周边衍生品;二是盲盒企业通过与IP供应商合作获得IP使用权,如IP小站与多家IP供应商达成合作,推出《星际争霸》、《王者荣耀》、《超级飞侠》等盲盒系列。目前孩之宝、梦之城、迪士尼、北京影舟子、广州潮汛动漫等IP供应商拥有多个电影、动漫、游戏领域的热门IP。3D建模环节通常由盲盒企业自主完成,而在生产和包装环节,企业通常采取外包形式,生产效率更高的工厂议价能力更高。此外,主流盲盒品牌由于订单数量大,单价方面会有部分优惠。每个盲盒的出厂平均价约为15元左右。
中国盲盒行业中游分析
中国盲盒行业中游参与主体为盲盒企业。据头豹研究院,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盲盒行业第一梯队为泡泡玛特,市占率达到40%。第二梯队为IP小站、奥飞娱乐等深耕二次元、动漫IP业务的企业,市占率达到30%。第三梯队为主营其他产品,产品销售以盲盒方式进行的企业,如瑞幸咖啡、旺旺、晨光、名创优品、全家、呷脯呷脯,市占率达到30%。盲盒在二级市场的高溢价与产品本身的属性无关,而是众多非盲盒爱好投机者的炒作所致。超高的溢价只能对小部分以投机为目的交易者有利,而对于广大普通单纯的消费者不利。预计未来5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将以9.9%的年复合增长率不断增长,有望于2023年达到40.0亿元。
中国盲盒行业下游分析
中国盲盒行业下游参与主体为消费者,包括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据头豹研究院,企业消费者数量占比10%,部分企业会购买盲盒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个人消费者数量占比90%,玩家以95后年轻女性为主,地区集中于北上广、沿海发达地区,兴趣爱好多为漫画、网剧、Cosplay等二次元产物。此外,95后年轻女性主观上偏向乖巧类、萌系的玩偶,使得Molly、Pucky等萌系宝宝IP形象受到市场热捧。同时,由于现在社会压力较大,部分年轻人寄希望通过玩偶等物品释放精神压力,获取心理安慰,由此治愈类的盲盒产品易受到年轻人欢迎,如Pucky梦幻精灵系列、Molly校园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