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连锁药房的“大收缩时代”_资讯_鲸平台
连锁药房的“大收缩时代”
2025.05.16 16:48 锦缎

文|锦缎

比业绩下滑更可怕的,是投资者信心的崩塌。

在刚刚披露的2024年报中,连锁药房行业遭遇业绩“滑铁卢”,除益丰药房仍能保持净利润增长外,其他六大公司均出现了明显的净利润下滑,漱玉平民更是悲惨地出现自2019年以来连锁药房行业的“首亏”。

图:七大连锁药房归属净利润(亿元),来源:锦缎研究院

业绩全面下滑背后,是连锁药房行业长期遵循的“规模效应”底层逻辑开始失效。当连锁药房不能再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率优势,那么“规模效应”也就渐渐变成“规模负担”,在头部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万店时代”的当下,显然整个行业都需要对后续发展进行新的思考,且不少企业已经有所行动。

连锁药房的“大收缩时代”,已经悄然开启。

 突然来袭的“下岗潮”

对于乐观的投资者而言,目前连锁药房的处境其实并没有那么差。除了净利润端的全面下滑外,在营收端和拓店端各大连锁药房多数仍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似乎这只是大家不小心“闪了一下腰”。

然而,在连锁药房财报的最隐秘之处,却透露出这个行业的最大变局:“下岗潮”来袭。

所有七家连锁药房中,有四家连锁药房总员工数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国药一致总员工数大幅减少4618人,降幅约11.7%;大参林总员工减少1934人;漱玉平民和老百姓总员工数分别减少755和749人。

图:七大连锁药房总员工数,来源:锦缎研究院

要知道,除了国药一致直营门店数由8528家下降至7770家之外,其他三家公司直营门店数在2024年仍是正增长的,这就意味着单个店面员工数量已经全面下降。事实远比表面看上去更加残忍,并非只有这几家公司在优化效率,另外三家公司其实也在做类似的动作,只不过裁员数字被增员数字所掩盖而已。

为了搞清楚各大连锁药房的具体变化,我们统计了它们的全部销售人员数量,并由此计算出单店销售人员数据,发现单店员工数字出现显著下滑。

例如2019年时国药一致单店员工数为5.08人,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3.43人,优化1.65人;2019年时老百姓单店员工数为4.88人,而到了2024年仅为3.35人,优化1.53人。这个数字持续下降已经足以表明,连锁药房行业悄然进入前所未有的内卷之中。

图:七大连锁药房单店销售人员数,来源:锦缎研究院

如果拉大时间跨度,就会发现近两年是各大连锁药房降本增效的关键期,健之佳、一心堂的单店销售人员数量已经下降至3人以下,其它各大药房也在向3人靠拢,这一数字几乎已经压缩至极致。

营收层面的稳定,并不能掩盖运营层面的动荡。突然袭来的“下岗潮”本质,就是连锁药房顺应时代浪潮的主动求变。

 不破不立

作为唯一净利润增长的标的,益丰药房本该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但事实上它的股价走势却并非如此。截至5月7日收盘,益丰药房全年股价涨幅为15.13%,这一涨幅数字不及大参林与老百姓,仅能排在行业第三的位置,并未体现出业绩逆势增长所带来的优势。

图:七大连锁药房股价涨幅,来源:锦缎研究院

股价虽然不能作为判断公司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却能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当益丰药房持续向好的业绩并不能让投资者买账时,就表明这个行业持续多年的底层逻辑变了,业绩已然不再是这个行业最关键的要素。

一直以来,连锁药房都是中国股市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标的,由于其始终处于扩张的顺周期中,所以业绩成为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核心关键指标。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产业大环境持续稳定的背景下。

但连锁药房赛道的底层逻辑却在2024年发生剧变。无论是让药品透明化的“药物比价系统”,还是线上买药医保支付政策,都一定程度上让顾客购药逻辑发生改变。在过去,由于药品价格不透明,地理位置成为药房的最大护城河,顾客更愿意选择离家近的药房;现如今,药品价格透明化,顾客买药不用非去最近的药房,也能通过即时零售或电商平台买药,打破了地理层面的阻隔。

基于这一逻辑变化,连锁药房逐渐从过去的零售职能,潜移默化地向类似“前置仓”的仓储职能转变。也就是说,连锁药房布局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紧密,而是应该更加注重效率,形成区域性覆盖的大战略。所以,未来药房布局看得不再是规模,而是如何高效的铺设用户覆盖网络,将效率提升至最大化。

尽管门店效率优化还并未完全体现在财报数字中,但我们却明显能感受到头部药房们已经开始尝试改变。在2024年报中只有国药一致门店数有所减少,可其它六家企业的新增门店数量已经开始出现显著降低的情况,这意味着各大药房已经开始踩刹车。

图:七大连锁药房新增门店数,来源:锦缎研究院

透过现象看本质,头部连锁药房对于产业未来的思考已经开始,并将会逐渐体现在财报中。对于过惯了顺周期的投资者而言,即将到来的逆周期可能会十分难熬,因为连锁药房的核心判断依据将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数字,而是更深层次运营层面的变化。

正所谓:不破不立。底层逻辑全面重塑后,这个行业亦有望迎来一场全面洗牌。“规模为王”转向为“效率为王”,这将是连锁药房行业走出“大收缩时代”的唯一路径。

5.9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