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制作标题的5个思路和手法_资讯_鲸平台
制作标题的5个思路和手法
2024.01.05 00:04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

常听一些编辑记者慨叹:标题难做。

标题确有难做的一面,但只要多动脑筋,勤于琢磨,就会摸索出一些思路和手法。

制作标题的基础知识大家都已知晓,在此不多言。然在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思路和手法,使标题因文不同而多种多样。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一番介绍,与大家交流。

来源丨微信公共图片库(Pexels提供)

一、直接亮出观点。

1.《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

2.《对矛盾问题不能“击鼓传花”》

3.《不说大话空话,说实话管用的话》

这类标题一般用于新闻评论、新闻述评,其特点是直接亮出观点、主张。这样的标题观点明确、态度鲜明、语句生动,引人思考,给人以启示。

二、直接提出问题

1.《农民缘何毁菜?勿让“加码”伤农》

2.《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

3.《为何高学历教不好农村娃?》

标题直接提出问题,揭露矛盾,探究原因。这类标题具有一定吸引力,引导人们去看全文。

三、叙述事实本身。

1.《为护齐长城,国道拓宽多花4个亿》

2.《“干净办”邀请市民推选“最不干净街道》

3.《上海手拎马桶消亡史--家家户户的必备用品如何走向终结?》

这类标题用于消息、通讯较多。其特点是直接叙述事实本身,将新闻事实中的“核心”内容“拎出”,以简洁文字做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四、标出主人公姓名和主要特点。

1.《云南女儿杨洪琼:我在哪里摔倒,我就要把哪儿碾平》

2.《“鸟哥”张长龙》

3.《郑永年: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人物报道的标题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或直标主人公姓名,或概括其主要特点。这样的标题直观、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还有一些人物专访的标题大都是“主题-副题”结构:如,

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多做贡献

——访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

主题标明观点、主张,副题写明访问的对象。主题、副题结合,给人一个完整的概念。

五、设悬念,讲故事

1.《一个农民的春夏秋冬》

2.《深山女人的守护者》

3.《乘着包机来义乌》

标题上不写明主人公情况,只表明事实的几个要素,因而形成一定的悬念,颇有故事色彩,吸人眼球。

以上介绍了做题的5种思路和手法 ,还有一些以后陆续介绍。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些思路和手法一定要因文而做,不可硬套。还是那句老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稿子是标题的本源和基础,仔细看稿琢磨用什么式样的标题合适,这是关键的一步。把这一步走好甚为重要。

28.67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