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中原证券投资收益跳水,逼着新董事长“跑业务”_资讯_鲸平台
中原证券投资收益跳水,逼着新董事长“跑业务”
2025.05.17 16:09 源媒汇
衍生品投资亏了近9亿。

作者 | 源媒汇 童画

53岁的张秋云是雷厉风行的实干家,刚出任中原证券董事长没几天,就带着团队开始拜访企业,2025年5月初去了河南种业集团。

“(中原证券)应积极发挥‘河南资本市场战略性载体’功能作用和社会职能……助力河南种业集团在资本赛道上腾飞”带着公司常务副总裁、执委会委员、郑州投行总部、企业融资总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张秋云向河南种业集团董事长赵博表达了中原证券的合作希望。

之所以才上任就马不停蹄地“跑业务”,是因为张秋云接手的中原证券,正面临着“业绩下滑、自营不佳、IPO项目停滞”的局面,如何带领这家老牌券商实现业绩提升,是她必须考虑的问题。

 衍生品亏损9亿拖累利润

天眼查显示,中原证券成立于2002年11月8日,注册资本464288.47万元,法定代表人鲁智礼。鲁此前的身份是公司董事长。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成立12年之后,2014年6月,中原证券实现了在香港上市;2017年1月又完成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在香港和境内主板上市的券商,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2024年,中原证券的营收、利润开始遭遇严峻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原证券实现营收16.90亿元,同比下降14.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达到2.46亿元。对于营收的下降,中原证券的解释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深度剖析来看,中原证券的八大业务中,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约为8.15亿元,同比增长24.98%;信用业务收入约为4.12亿元,同比增长0.76%;剩下六大业务收入参差不齐,其中,自营业务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期货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15.31%、43.65%、0.98%;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境外业务收入较2023年出现好转,但是总部及其他业务收入依旧没有改善。

图片来源:中原证券年报

由此可见,中原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依旧占据公司的“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中原证券的自营业务上演“高台跳水”——2024年营收为-0.84亿元,而2023年这一数据为5.52亿元。

“主要是投资业务收入减少”,中原证券这样解释自营业务的下滑,但是并没有详尽披露具体事项。为了了解清楚,5月14日,源媒汇致函中原证券,但是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如果将目光投射到中原证券2024年年报第212页,投资者或许能从中找到其自营业务不佳,从而拖累业绩的真实原因。

在“投资收益”一栏中,中原证券2024年的投资收益为5.12亿元,较2023年的8.73亿元减少了3.61亿元,同比下降41.32%。

图片来源:中原证券年报

而造成投资收益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中原证券2024年处置的“衍生金融工具”约为-8.95亿元,这直接导致“处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收益”为-2.23亿元,而2023年前述两个数字分别为0.56亿元和1.62亿元。

更重要的是,中原证券2024年的衍生金融工具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约为-9.16亿元。

图片来源:中原证券年报

通俗来讲,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所谓的“衍生品”,其基本种类包括远期合约、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这意味着,中原证券在2024年的衍生品投资中出现了巨额亏损,从而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原证券首席投资官刘灏也在2025年4月中旬辞职。罕见的是,在中原证券披露刘灏离职的公告中,居然未提及对其过往贡献的一句感谢。

 投行保荐收入仅为60万元

除去自营业务之外,投行业务收入下降,也是拖累中原证券业绩的另一原因。

2024年,中原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仅为0.48亿元,同比下降43.65%;毛利率为-130.87%,同比减少41.81个百分点。

整个2024年,中原证券仅完成了1单再融资的联合保荐项目、9单公司债联席主承销项目、204期债券分销类项目。此外,还完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独立财务顾问项目1单,新三板挂牌2单,持续督导河南省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38家。

但是,中原证券没能在2024年完成一单沪深交易所的IPO项目,却有5家IPO项目撤回终止,包括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耐克”)、新疆晨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恒丰特导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国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尤其是富耐克在主动撤回IPO项目后,因在其IPO项目尽职调查过程中“未对大额预付款长期挂账、退回的合理性以及在建工程成本归集核算准确性进行充分核查”,2024年4月,河南证监局对中原证券及保荐代表人陈军勇、张朋浩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中原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其证券保荐业务收入仅为60万元。

图片来源:中原证券年报

不仅IPO保荐不给力,中原证券的债券承销也“不省心”。2024年10月,因“非市场化发债、对发行人偿债能力核查不充分,未发现发行人财务造假事项”等多项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决定自2024年10月17日至2025年4月16日的半年内,暂停中原证券债券承销业务。同时,要求公司总经理李昭欣及原公司副总经理花金钟前往证监会接受监管谈话。

对于此次处罚,中原证券表示:“目前,公司其他业务经营正常。本次被责令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2024年末,中原证券的股权承销及保荐总收入排名第46名,股权承销金额排名第49名。

 换帅能否扭转乾坤?

2025年4月29日,鲁智礼不再担任中原证券董事长。

实际上,出生于1966年11月的鲁智礼,要到2025年11月才年满59岁,而且他出任中原证券董事长的时间还不满两年。

中原证券的新掌门人是张秋云。这位出生于1972年的经济学女博士,曾在开封市第一中学担任了5年多的教师,后通过考研读博改变了命运与人生轨迹。

博士毕业后,张秋云的第一份工作在河南省发改委,此后又曾在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管委会供职。2019年6月,张秋云出任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南投资集团”)金融管理部主任。而河南投资集团正是中原证券的控股股东。

说到张秋云与中原证券的“缘分”,至少也有五年之久。

2020年6月,张秋云成为中原证券的股东监事,2021年11月成为该券商的董事。2022年9月,张秋云升任河南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这也是她来中原证券之前的最高职位。

摆在张秋云面前的,是中原证券的现实处境:2025年一季度,营收继续下降,跌至4.01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母净利润降至1.03亿元,同比下降21.28%。

图片来源:中原证券年报

“主要原因为本期投资业务和子公司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减少”5月14日,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中原证券道出了一季度营收下降的原因,“投资业务减少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公司大宗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减少是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原因”。

如何提升业绩?如何加强内控管理?如何优化自营业务?如何扩大投行影响力?如何“走出河南”?这些都是张秋云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中原证券的新任董事长,张秋云的确具备深厚的经济与金融管理背景,但是她并非券商科班出身,能否带领中原证券提升业绩,还有待观察。

中原证券目前的业绩困境,是中国区域券商生存状态的一个样本。从整个证券行业来看,2024年行业整体呈现分化态势,头部券商如国泰海通、中信证券等在自营业务和投资交易方面表现突出,而中小券商则面临较大的压力。

张秋云说给赵博的那句“助力河南种业集团在资本赛道上腾飞”,同样适用于她自己——如何带领中原证券“在资本赛道上腾飞”呢? 

7.53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