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穿越周期波动,杉杉股份2024年双主业盈利6.59亿_资讯_鲸平台
穿越周期波动,杉杉股份2024年双主业盈利6.59亿
2025.04.28 12:34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净利润6.59亿元。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洗牌、显示技术迭代升级的变局中,杉杉股份(600884.SH)以一份可圈可点的2024年成绩单,再次印证了其全球龙头的战略定力与经营韧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净利润6.59亿元

身处大股东破产重整风波和行业深度调整期,杉杉股份两大主业依旧领跑全球负极材料领域,杉杉股份保持人造石墨全球龙头地位,同时加快抢占固态电池赛道;偏光片方面,公司完成了SP业务收购,快速切入OLED、车载等高端偏光片市场。

通过坚持聚焦战略、积极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并坚定研发创新,杉杉股份正穿越周期迷雾,向产业链高附加值地带强势出击。

两大主业逆势增长,全球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4月26日,杉杉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68亿元。

亏损主要源于参股企业亏损、非核心资产减值计提及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剔除上述因素后,公司核心主业盈利持续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至18.60亿元。

据悉,杉杉股份成立1992年,199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服装第一股。1999年公司转型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成为国内第一家产业化负极材料企业经过20多年发展已是全球负极材料龙头。2021年,杉杉股份又通过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业务龙头,目前其已形成“双主业、双驱动”发展新格局。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核心业务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实现销量稳步增长,市占率继续稳居行业前列。

作为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偏光片双领域龙头,杉杉股份2024年两大主业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人造负极材料蝉联榜首。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4年公司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3%,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穿越产业周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构筑护城河

2024年,负极材料行业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锂电池材料产业链整体仍处于阶段性产能过剩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负极材料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对此杉杉股份的破局思路是降本增效、加速释一体化产能,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研发创新强化产品力深化头部客户合作

2024年,杉杉股份云南、四川等地一体化产能释放,突破厢式炉工艺技术推动石墨化成本下降,叠加原材料协同开发,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毛利率同比提升至18.45%。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公司已规划在芬兰建设10万吨负极产能,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

持续创新是构筑核心壁垒的关键。2024年,公司人造石墨产品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突破。目前,杉杉股份自主设计的千吨级硬碳产线建成投产,已实现在钠电、锂电(含半固态/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领域的批量应用,并成功导入头部客户。

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杉杉股份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4年,主要头部客户宁德时代、ATL等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前大客户销量占比提升,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同比增长28.44%。

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和公司降本增效举措落实,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负极材料订单饱满,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已成为京东方、华星光电、LG显示等全球面板巨头的供应商

今年1月,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完成对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韩国及越南的OLED偏光片等业务(SP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交割。该项目的成功交割,标志着中国偏光片企业在OLED偏光片和车载显示领域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前,全球OLED偏光片市场主要由日韩企业主导通过本次收购,杉杉股份将快速切入OLED偏光片市场,大幅提升OLED偏光片的国产化水平。2024年,公司持续强化LCD用偏光片产品的领先地位,并实现了高端中小型产品份额的大幅提升。

车载偏光片方面,公司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储备,能够提供低阻抗、广视角、高透过及异 形加工等多种偏光片解决方案,以满足车载显示的严格要求,目前公司收购的车载偏光片业务已顺利完成交割,正在稳定出货。

截至 2024 年底,杉杉股份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申请 1000 余项 LCD 偏光片相关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 1243项(含境外专利 977项),包括发明专利 1152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外观专利 4项。

财务独立性与行业回暖,支撑公司企稳回升

杉杉股份此前一度深陷大股东债务问题及重整风波。对此,杉杉股份回应称,目前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均保持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负极材料和面板显示产业历经蛰伏后双双迎来回暖。同期披露的杉杉股份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两大核心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负极材料需求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根据EVTank预测,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2025年将达1899.3GWh,2030年突破5127.3GWh,持续推动负极材料市场扩容。

杉杉股份依托快充、硅基负极等技术领先优势,以及与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工艺革新、推进一体化产能释放等举措,有望实现降本增效与市占率提升。

面板行业景气度也正逐步提升。尽管目前下游面板价格仍处于产业周期低位,但大尺寸电视、笔电、OLED等细分板块上半年表现亮眼,叠加AI技术引领的新一轮换机周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正有所回升。

根据Omdia数据预测,预计2025年9英寸以上大尺寸OLED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2.7%,2025年85英寸及以上的液晶和OLED电视以及公共显示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4%。另一方面,日韩厂商正在逐步缩减或退出偏光片市场,预计到2027年中国(含中国台湾地区)的偏光片产能面积占全球总产能的90%左右——这为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行业变化,杉杉股份以聚焦战略和持续创新验证了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2025年,随着负极材料价格修复、偏光片高端产能释放,叠加固态电池、车载显示等新兴需求爆发,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13.6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