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铜师傅赴港IPO,授权IP产品尚未成气候,小米系两度投资助力_资讯_鲸平台
铜师傅赴港IPO,授权IP产品尚未成气候,小米系两度投资助力
2025.05.13 21:39 徐晓春
2024年,铜师傅主要依靠铜质摆件等产品取得收入约5.71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13日讯(记者 徐晓春)小米产业链又有一家公司走到上市,5月9日,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师傅”)正式递表港交所,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早在2017年,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就携手领投了铜师傅的A轮融资,早早“埋伏”进股东行列。次年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继续追投。目前,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分别为铜师傅第二、第三大股东。

在铜质品这个相对冷门的赛道里,目前,铜师傅是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牌。近年,铜师傅连续推出铜葫芦系列、大圣系列产品,并联手《变形金刚》、漫威系列IP、敦煌文化等授权合作,2024年铜师傅营业收入约5.71亿元。

“冷门”生意年入近6亿元,近年增长陷瓶颈

2013年,公司创始人俞光在杭州设立铜师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底,按总收入计,铜师傅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5%。

在主流的电商平台上,铜师傅目前都是最畅销的铜质文创工艺产品。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铜师傅通过销售铜质文创产品取得收入分别约为4.8亿元、4.88亿元和5.51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重均在95%以上。

俞光曾经提到,泡泡玛特做的是潮玩,铜师傅就做传统题材的潮玩。最早期,铜师傅以“马到成功”等一系列铜像作品一战成名,后续铜师傅推出的铜葫芦系列产品再次出圈。招股书显示,铜师傅总共卖出大约57.85万件铜葫芦系列产品,创造收入约1.03亿元。此外,以西游记》为灵感的大圣系列产品热卖,大圣系列是铜师傅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原创IP系列之一,从中取得收入超过8950万元。

近些年,铜师傅陆续取得《复仇者联盟》、《蜘蛛侠》、《钢铁侠》等漫威系列IP,以及《权力的游戏》、《功夫熊猫》、《侏罗纪世界》、《小黄人》、《变形金刚》、《猫和老鼠》等大热IP授权,以及故宫博物院、敦煌文创等联名合作。今年春节档后,《哪咤2》票房口碑双丰收,铜师傅招股书显示,公司已经签订了相关IP的授权协议,并正在推进涉及及开发,预计将于未来数月推出产品。

但是截至目前,这些授权IP在营收上并未形成规模,2024年铜师傅约93.7%的收入来自自研IP。

目前铜师傅70%以上收入来自线上销售。以天猫旗舰店来看,目前《变形金刚》擎天柱纯色版限量手办模型售价约4793元,该系列最便宜的产品为幻影限量手办模型,售价约793元。招股书显示,铜师傅的在线客单价均高于750元,并不算便宜。

近两年,市场铜价大涨,资料显示,铜的年均价从2019年的每吨4.76万元上涨至2024年的每吨7.5万元,2024年5月时峰值曾达到每吨8.86万元。相比于泡泡玛特等IP潮玩产品,铜师傅的产品有着极高的成本占比。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铜师傅毛利率分别为32.2%、32.4%及35.4%。

在铜制产品之外,近年铜师傅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塑料潮玩、银质文创产品及黄金文创产品等多元材质品类,公司拥有黄金文创品牌“玺匠金铺”。

不过,目前这类产品占比均不高。近两年,仅塑料潮玩收入增长略有提升,2023年铜师傅塑料潮玩产品实现收入约为1330.4万元,占总收入比例约2.6%。但作为铜师傅布局的“第二曲线”来说,增长并不乐观,2024年铜师傅销售塑料潮玩取得收入约1425.2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整体上来说,铜师傅的营收近几年进入了瓶颈期,净利润也有起伏。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收入分别约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和7898.2万元。

顺为、小米等明星资本支持

铜师傅背后的老板俞光出生于1972年,如今已经53岁。招股书显示,俞光直接持有铜师傅26.27%的表决权股份,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在铜师傅之前,俞光曾经有一份事业。2001年,俞光设立浙江雅鼎卫浴,公司主要设计、生产和销售高端卫浴龙头、五金、浴柜和淋浴房等产品。驶上外贸出口的快车道后,俞光拿到第一桶金并以此实现了财务自由。2016年,浙江雅鼎卫浴在新三板挂牌,证券简称“雅鼎创意”。

不过,卫浴行业面临着各大品牌竞争激烈,产能、渠道资源过剩,在挂牌的第二年,雅鼎创意转亏。年报显示,2017年,雅鼎创意全年全年营业收入约1.7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267万元。2018年,雅鼎创意终止挂牌,之后卖身海鸥住工。

与此同时,铜师傅风生水起,频频获得资本青睐。

2017年,铜师傅完成1.1亿元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领投,海泉基金、锦元资产参投。次年,铜师傅又完成3.1亿元B轮融资,由凯辉基金领投,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继续追投。

此时,铜师傅身价翻了近三倍,2017年顺为和小米投资成本约是每股6.93元,2018年增长至每股20.27元。两轮融资,顺为资本和小米的合计投资成本大约是5600万元。

2021年后,铜师傅连续三年进行数亿元融资,引入投资方包括湾区投资、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如码资本、复星创富、国中资本、金鼎资本等。

截至招股书披露,顺为资本、小米控股基金天津金米分别持有铜师傅13.39%、9.56%的股份,分别为铜师傅第二、第三大股东。

2022年,铜师傅曾经尝试申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由于市场情况及战略考虑,2024年9月铜师傅终止该计划,并转投港交所。此次港股上市,铜师傅计划将所募资金主要用于投资产品研发及设计能力、提高产能及履约灵活性、以及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等。

6.0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