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迎来20周年华诞。自2003年5月成立,至今华晨宝马作为合资品牌已经累计量产新车超过500万辆。在开启下一个二十年之际,华晨宝马在品牌战略、产品布局、体系建设、产业集群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着详细的规划。
加码100亿,2026年投产新世代车型
“2010年以来,宝马沈阳工厂累计投资已近1000亿人民币。”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说,对宝马、对沈阳、对整个东北来说都是非凡的成长故事。戴鹤轩透露,未来,宝马国产纯电动车型将覆盖主要细分市场。
沈阳基地是宝马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被称为宝马集团迎接电动化的生产战略的落地样板。华晨宝马二十周年之际,宝马也表示将加大与当地新能源产业链的合作。
华晨宝马将于今年年内推出纯电动BMW iX1,明年推出纯电动BMW i5。在此基础上,宝马选择加码100亿,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其意义超越了某款车型,具备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高效电驱和电池系统、全新的循环永续标准,将是宝马集团全力以赴电动化的中流砥柱。
与之配套的总投资100亿元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规划面积24万平方米,是现有动力电池生产面积的5倍,并将创造2,000个新的工作岗位;此外,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正式启用,新能源车本土化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新世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集群效应明显,带动120家核心供应商落地辽宁
宝马集团落户沈阳20年时间,成为了汽车圈双方共赢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到83万辆。2022年,华晨宝马在全国的零部件采购额超730亿元,其中60%来自辽宁。与此同时,华晨宝马连续17年保持沈阳市最大纳税企业,2022年税收贡献达485亿元。同时,目前有近26000人在华晨宝马工作。
产业链方面,华晨宝马致力于携手中国伙伴推动沈阳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华晨宝马是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大东汽车城两大产业集聚平台的重要成员,也是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的发起者之一。在华晨宝马全国43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中,超过120家位于辽宁,近100家扎根在沈阳。
随着宝马和沈阳新能源产业的提速,采埃孚、亿纬锂能等知名企业正加快入驻沈阳的步伐,配套BMW新能源车型。将来,这一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延长到动力电池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专业领域。而且,宝马还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发应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宝马在去年与中国伙伴合作,建立了豪华车品牌的首个动力电池闭环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华晨宝马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是共创和双赢的典范。在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宝马集团宣布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远景动力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需求合同。这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将在欧洲、北美和中国总共建设5座工厂,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升级本土人才培养战略
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宝马在中国的业务实体为超过30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有近26000人在华晨宝马工作。
华晨宝马对职业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100万元,并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同时,华晨宝马为员工提供大量面向未来汽车生产的培训,已有超过8000名员工接受了电动化相关作业培训。
接下来,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新增的2000多个工作岗位中,约半数由发动机生产员工通过技能重塑转岗担任。此外,华晨宝马通过广泛的院校合作项目与中国的年轻人一起创想未来。
当前,宝马集团在中国设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和创新网络,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并与众多中国科技公司及电动化核心企业深入合作,在上海联合设立创新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