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餐网 简煜昊
编辑|景雪
昨日,《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发布。新规明确,自2023年12月1日起,针对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将进行许可简化。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具体包括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半成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等,其中半成品制售仅限中央厨房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第十四条明确提出,食品经营者从事解冻、简单加热、冲调、组合、摆盘、洗切等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简单制售行为时,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
△片来源:《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截图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像拍黄瓜、糖拌西红柿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有关部门将会简化其经营许可。
不过,从事生食类食品、冷加工糕点、冷荤类食品等高风险食品制售则不适用此规定。
针对这次出台的《办法》,广东金味方律师事务所的尹少凡律师表示,其优化了相关许可程序,降低餐厅销售一些简单食品的准入门槛,有助于让更多餐厅申请到相关资质,推动商家持证合法经营。
星贝知识产权创始人老李船长则告诉红餐网,简化的许可流程也将减少餐厅的相关成本。
“餐厅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而简化许可将减少相关费用的支出。这对于小型餐厅来说,将增加经营的灵活性和竞争力。餐厅将更容易推出新产品,也有助于促进整个餐饮市场的创新和活力。”老李船长说道。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侯其锋律师也表示,此前按规定,餐馆做拍黄瓜这一类冷食食品时,需要取得对应的食品经营许可,且应当符合一定条件。但是这个食品经营许可的取得难度比较大,一般的小餐馆都不具备取得的条件。
在侯其锋律师看来,即将生效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更加符合中餐的实际情况,一些小餐馆经营此类食品时将更加宽松、灵活。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后,也能有效防止“职业打假人”在这种事情上钻法律空子。
红餐网与不少餐厅老板交谈了解到,大多数选择私了的餐饮老板都抱着“破财消灾”的想法,希望给钱私了,息事宁人,以免影响到生意。“职业打假人”也大都有套路:先举报,再恐吓,最后“讹钱”。
不过,餐饮老板们的“忍气吞声”,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职业打假人”的嚣张气焰,让“职业敲诈”之风愈演愈烈。
不可否认,如今新规的出台,经营许可的简化,将为餐馆‘减负’。不过,减负并非等同于完全的放松。
餐馆仍要坚持合法经营,超范围经营终究还是违规的。如果餐馆的经营类型发生变化,还是要提前向相关发证部门申请增项,在取得相关资质后再售卖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