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化选题、创新手法、精制标题,是创作优秀短视频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使视频获得大众认可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好短视频快捷、直观、生动的传播方式,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不断提高思想站位,钻研和运用新闻传播手段, 深入火热的生活之中,创作出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的提速,信息的传播途径已不再囿于报纸、广播、电视,而微博、微信、火山、抖音、西瓜视频、好看视频等众多快捷传播方式的出现, 进一步加快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尤其是时长在5 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更是备受人们青睐。截至2020 年3 月,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 亿,占网民整体的85.6%。① 短视频虽短虽小,储含的能量并不少,要想创作出“爆款”的短视频,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标新立异的选题,
是短视频“爆款”的基础
对于一个视频创作者而言,我们拿起手机拍什么?怎么让作品更有趣?什么话题大家会感兴趣?选题难是很多作者都要面对的现实。不管是刚刚入门的萌新作者, 还是有拍摄经验的老作者,都避不开创作选题这道门槛。
确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事情,就是拍摄领域的定位,从积累的经验来看, 多拍正能量的内容,才能博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只有创作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才会有持续动力。
你的兴趣是什么?有没有可能跟短视频相结合呢?比如,你很擅长做好吃的东西,就可以试着去记录制作美食的过程;又比如,你喜欢打篮球,就可以记录下球场高光时刻;如果你喜欢阅读,可以去拍摄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那就可以通过vlog 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为日后留下充实的回忆等等。试想一下,将你的兴趣爱好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分享,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
思考自己的目标观众。在确定自己的领域拍摄之后, 下一步就要思考你的目标观众,不同的视频内容题材, 其受众群体也是截然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购物类视频更会吸引女孩子们的注意,而骑行类视频则更受男孩子的喜欢。对自己的受众群体有着更清晰的认知,这对视频选题很有帮助。
我们的视频内容会吸引什么群体的人观看呢?他们喜欢看什么内容呢?他们所喜欢的视频风格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在日常的评论中多跟粉丝互动,了解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且从中寻找灵感。
寻找拍摄短视频的灵感。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点小技巧。创作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那么,最丰富的题材来源,其实就恰恰是自己的生活本身。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一些开心、难过、感动的时刻,不妨先用笔记录下来,或者用手机拍下来,在思考创作的时候,这些内容无疑就成了创作的灵感来源,有了切身的生活体验,创作的故事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之上,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去表达和传递,相信能够创造出更多动人的精彩作品。
关注热点,建立该领域的选题日历。创作者要善于寻找自己所在领域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节假日、赛事、重大行业事件等等。比如,作为“三农”领域的记者,可以重点关注各个节气和农村特有的节庆日,围绕这些特殊时间点进行拍摄创作。选题日历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找到选题线索,提前规划好创作排期,注意关注热点。热点通常自带话题性和争议性,利用热点作为话题线索,会更容易获得受众关注。
其实,在平时大家可以多多地去关注各类资讯,从各类平台的热搜推送中收集有用信息,选择一个契合点融入到创作之中。但是,切忌过度盲目跟风,要时刻牢记账号的领域定位,千篇一律的题材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审美疲劳。
向同领域顶尖作者学习和借鉴。找到自己所在领域的顶尖账号,分析他们的选题方法,借鉴他们的选题灵感。在创作初期,模仿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提升,但是,在借鉴的时候,切忌直接引用、搬运和模仿,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跌宕起伏的情节,
是短视频出奇制胜的重点
如何拍摄出一条引人关注的视频?我们相信这是所有短视频创作者都会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创作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创作心态,想一下子就掌握打造爆款视频的技巧和精髓,那是不可能的。凡是那些“爆款”的视频,都是一个个创作者不计其数的努力与积累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创作的视频推荐量不理想时,千万不要着急,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的视频足够精彩吗?观众能够被我的视频打动吗?我的视频还有优化的空间吗?如果在每次的视频播放情况不理想时,都能够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并且不断改进的话,相信你的视频质量会不断得到提高。
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善于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纵观那些爆款短视频,创作手法都十分新颖,大多采用三幕式视频结构,设置冲突和悬念。一般而言,好的作品都有一些类似的结构规律,例如:好莱坞的电影剧本创作往往都可以被归类为经典的三幕式结构,通过描写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冲突,带领观众一步步地走进故事当中,使观众通过故事情节与电影角色互动,达到观众与电影中主人公产生共鸣的效果。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所以电影剧本创作思路在我们短视频创作中,也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最基础的三幕式结构就是:开头、中段和结尾。
我们的短视频开头往往需要设置一个冲突或者悬念,去吸引观众的注意。由于短视频的时长限制和看短视频的人的消费习惯,我们在短视频的前15秒,尽量用第一个高潮点去吸引大家的注意,让观众愿意继续往下看,而不是直接切换视频。
故事的中段,也就是视频的主体,创作者可以在这个部分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与众不同的故事,讲述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等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频主题。
最后,在视频的结尾处,要有第二个高潮点,它既可以是一个具有强烈戏剧性的情节反转,又可以是视频内容的总结,去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点赞、评论、转发的目的。观众的反馈表现得越积极,视频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推荐,受众就会成倍增加。
在热点问题上,去寻找自己的特别观点作为落脚点。假如你是观众,会对什么内容产生认同感和焦虑感?那些日常生活中大家避不开的话题,总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者思考,在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上有独到见解,往往能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
好的短视频作品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放大生活体验,抓住观众痛点,打动人的情感。加之后期制作使用特效、背景音乐、字幕和画中画等表现手法,让观众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对一些热点问题有了更新颖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2020年5月,我们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的一条反映马帮生活的短视频②,播放量达到了18.5万人次,也算是“爆款”。
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5月1日我们经过河南渑池县境内,发现路边的树林里有十几匹骡子在吃草,但是没有主人。
大家知道,现在骡子已经不多见了,突然有这么多骡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们就先把骡子吃草的场景拍了下来,等待主人的出现。果然,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两个人骑着摩托车从远方驶来。一问才知是渑池县要在高山上建电塔,但是,山高坡陡道路不通,往山上运电料遇上了难题,只好求助于四川大凉山的马帮兄弟来帮忙。
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又跟随驮电料的马帮攀上了海拔780米的山顶,拍下了用骡子运电料的艰难过程。这个不到5分钟的短视频发出后,让中原地区的人们对马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
我们所说的强大的情感共鸣,其实正是来自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体验,好的创作者往往能抓住生活中这些难忘的瞬间,配上合适的故事。因此,当我们创作短视频遇到瓶颈时,不妨换位思考。对于创作者而言,只有多听、多看、多学、多思,脚踏实地地积累,才能够真正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画龙点睛的标题,
是引爆短视频的导火索
有了好的选题和完美的后期制作,并不意味着短视频就大功告成,给它起一个传神的标题,才能真正引人入胜。
传递视频信息,吸引读者注意,是标题的第一使命。标题会影响我们的流量,这是因为平台的机器算法会从你的封面、标题、视频内容中提取关键的信息,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
相对于报纸、杂志刊登的文章要求标题简洁明了、越短越好,短视频的标题就不一样了,它要求标题字数适中,24字至28字为佳,句式多样化,多使用能精准概括视频内容的词汇,最好是多段式,层层递进感情、情绪、想法,善用数字去表现程度,用疑问句或者是反问句引导用户思考,丰富多元的标题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
例如,标题“小丽给男朋友买了一身西装”。这样的标题只是在陈述事件,过于直白,没有亮点。我们可以这么改:“小丽打工第一个月,给男朋友买了一套西装,他穿上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优化之后的标题信息量大,情节丰富有转折,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制作标题巧用数字,让事实说话。学会运用以及用活数字,是可以减少人脑思考成本的一种做法,它更加直观。涉及到程度、等级的视频内容,标题可以多用数字,去表现数量级和稀缺性。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前山村真牛啊!18户人家养牛220头,每头牛平均价值1万元左右”③。前山村有多牛?如果不用数字其实不够直观,观众难以想象它的程度。18户人家养牛220头,每头牛平均价值1万元左右,户均养牛10头以上,这些数字使山村养牛的情况更加具象化,突出了视频的亮点。数字不仅可以用来描述速度、金额、强度,其实还可以用来描述程度和效果。
多用清晰明了三段式结构标题。三段式标题有助于观众快速地提取视频的内容信息。这里也有一个小公式分享给大家,事件+关键信息+调动情绪。事件就是对你视频主题的概括,我们提取关键词,表达关键信息,就是这条视频的亮点。
假如你是观众,这条视频的什么信息会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共鸣呢?这也就是你要在标题中去突出的关键信息,也是整个标题中最重要的部分。调动观众情绪,其实就是前面说的可以增加互动的问句和反问句,或者发出感叹评论等等。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三门峡八旬大爷玩飞镖,动作如行云流水,不愧是民间非遗传承人”。标题中的第一个部分就对视频发生的事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第二部分“动作如行云流水”,也就是这个视频的亮点,能够引发观众忍不住思考,观众看了这个标题,可真是太想点进去看看啦。
在标题中“贴标签”,快速定位目标群众。标签也分为人群标签和地域标签,我们巧用人群标签,可以帮助自己的视频精准定位。常见的标签有:“打工者”“学生党”“游戏玩家”“科技达人”等等。人群标签可以快速突出你账号的特点以及个人IP,使你快速和相同目标人群产生直接对话,更加容易引发相同标签族群的情感共鸣。贴地域标签,能帮助我们的推荐算法快速地识别,也更加利于用户精准查找。例如,“洛阳大姐学唱河南戏,唱腔优美形象生动,像极了豫剧大师常香玉”。带上地域标签,观众能够快速地获取想要的内容信息,既方便又直观,更利于机器识别捕捉信息。
优化选题、创新手法、精制标题是创作优秀视频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使视频获得大众认可的基本要求。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5.7亿④。从乡村到城市,从孩童到老翁,就连那些拾荒的大爷身上也揣着“苹果”“华为”。人们从早到晚,手不离机,可以说玩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媒体时代,似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记者⑤……但是,业余爱好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二者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是有很大差别的——面对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各类传播平台总是喜欢把有思想、有深度、内容优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在第一时间推荐给受众。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好短视频这种快捷、直观、生动的传播方式,不断提高思想站位,钻研和运用新闻传播手段,深入火热的生活之中,创作出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为三门峡日报社)
参考文献
①.短视频为旅游“景”上添花.人民网,2020-05-06.
②.35度高温下的动人场景:渑池建电塔遇难题,四川马帮千里驰援.今日头条《黄河乡情》,2020-05-01.
③.前山村真牛啊!18户人家养牛220头,每头牛平均价值1万元左右.今日头条《聚焦蓝天白云》,2019-08-27.
④.自媒体要自律,不要自戕.今日说法,2018-11-10.
⑤.工信部:2018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5.7亿.人民网,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