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哀悼!多名媒体人离世!_资讯_鲸平台
哀悼!多名媒体人离世!
2022.11.21 23:09

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11月17日,《环球时报》原记者付国豪父亲发文:“知名爱国爱港记者付国豪于公元2021年10月25日晚间因病去世,逝年三十周岁。另,英雄记者付国豪的骨灰已于公元2022年5月安放在天津憩园,墓碑上刻着:无限追息四个大字。”

《环球时报》原记者付国豪

据付国豪父亲透露,2019年8月付国豪回北京之后不久,他跟很多朋友不再来往,很恐惧和人交流,后来被确诊为抑郁症。

《环球时报》原记者付国豪在香港遭暴徒围攻时曾高喊“我支持香港警察”

11月15日,德报全媒采集中心时政要闻部副主任任立松终于“下班”了,在一个他极少能如此早下班的时间。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挚爱,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此时,德州日报办公室里的灯火依旧通明,他的电脑、采访本和办公桌边的行军床还在静静地等待着它们的主人……年仅36岁的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虽经3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和顽强抗争,任立松还是走了,任凭亲人、同事撕心裂肺地挽留和不舍。

德报全媒采集中心时政要闻部副主任任立松

10月25日,浙报集团旗下《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在家中猝死,去世时不到五十岁。据悉,警方的调查结论是突发疾病去世,但具体病因尚未公布。多位浙报集团记者表示,陈洋根为人忠厚,新闻业务能力较强;不抽烟,偶尔饮酒。

《浙江法制报》记者陈洋根

10月17日,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创始团队成员高昌(本名鲁晟)因病逝世,享年48岁。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创始团队成员高昌

10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届优秀校友、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徐博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43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届优秀校友、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徐博

8月14日,湖北资深媒体人、知音全媒体公司副总经理、《知音》杂志月末版原主编阚娟女士在武汉逝世,享年53岁。

湖北资深媒体人、知音全媒体公司副总经理、《知音》杂志月末版原主编阚娟

6月底,知名媒体人杨海鹏去世。杨海鹏是一位资深调查记者,早年成名于《南方周末》,尤擅法制类调查,长期在新闻调查一线工作。

知名媒体人杨海鹏

2月18日,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徐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年55岁。

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徐舰

2月11日,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因病去世,享年75岁,其生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是华人世界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

知名媒体人曹景行

1月10日,曾于1991年至2000年连续主持十届“3·15”晚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原副召集人赵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60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原副召集人赵赫

1月5日,中国青年报原社长兼总编辑徐祝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中国青年报原社长兼总编辑徐祝庆

根据丁香医生《2021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都曾有过对猝死问题的担忧。根据调查结果,DT财经整理出“最害怕猝死职业TOP15”的排名,15个职业中,媒体从业者高居第四和第七。其中,自媒体行业从业者近一年担心自己猝死的占比为58%,传统媒体从业者担心自己猝死的占比为54%,均超过了平均值52%。

在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发起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中,媒体行业位列透支行业第4位。

粗略观察发现,近十年来,媒体人猝死新闻出现的频率增加。

2016年5月8日,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发起《2016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媒体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职业病。

肠胃病、肥胖、高血压成媒体人最普遍的问题

本次问卷列举了肠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职业常见病,参与调查的人可以进行多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肠胃病是最普遍见的不健康症状,23%的人有肠胃病。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列在不健康症状的二三名。

深蓝2014年与著名的健康网红于莺进行交流时,不少媒体人也普遍反映肠胃不好。可能这个症状与记者编辑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一些媒体人表示,目前的工作状态,没办法让自己的饮食规律起来。

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有57%的人吃饭过快,还有63%的人喜欢吃辣的,70%以上的人无法保证每天吃早餐,这些也是导致肠胃病的一种因素。

80%的媒体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现代人每天承受着太大的压力,经常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媒体记者更是如此。此次调查显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到了83%的。

工作压力剧增,导致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睡觉。晚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以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在这些不安因素之中,主要因为工作、收入和前途。其引发的问题是,有4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严重的疲劳、睡眠不足、压力大伴有焦虑、情绪紧张等往往促发了媒体工作者猝死的发生。

专家建议:坚持锻炼,定期开展心理体检

如何呵护媒体人健康,医生开出了这样的“药方”:建议广大媒体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经常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的质量。定期进行体检。在空闲时间一定要经常做一些如慢跑、散步、游泳之类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做记者的十胃九病”,媒体人的脑力劳动过重和食无定时的工作特质是诱发胃肠病的重要因素。医生建议,这一人群每日应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日吃上一些水果,如苹果、葡萄等,帮助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全面巩固健康基础。

医生提醒,长时间固定姿势工作者,尤其是媒体人要注意不能久坐或长时间低头,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应定时活动颈部,做做抬头运动,增强肌肉锻炼,强化颈部肌肉和韧带。尽量保持生活规律,减少不必要的熬夜。学会自己减压,懂得倾诉,保持和朋友的联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当遭受心理障碍、发生情绪危机时,还可直接求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医疗机构。

6.0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