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妇女节,一个纪念妇女重要贡献的节日。
改革开放四十五年以来,中国她力量强势崛起,她经济持续增长,她声音不断扩圈,她形象日益丰满,她困境逐步浮现……中国妇女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这离不开关注变化、呼吁变化、报道变化的媒体人。
小鲸对话了四位女性媒体人,她们分别是杨晋、劳佳迪、王俊仙、魏桢,聆听她们以广博的见闻、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的女性故事。
将“镜头”推向更多女性
在这次对话中,媒体人一致认为,讲好女性故事的最大重要性之一,是让女性感知到自己的力量、同类的困境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追求更广阔的人生。
在杨晋看来,媒体是中国经济的见证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在讲述女性故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从早期的《半边天》到《天下女人》,再到《乘风破浪的姐姐》,女性主题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让人意外的是,非女性向的节目里的女性话题也激起了千层浪。比如,脱口秀大会中杨笠的发言,引起了广大女性的共鸣和部分男性的不适。究其原因,是传统男权社会被女性意识觉醒撕开了一道裂缝。
“媒体人利用发声渠道与话语影响力,淋漓尽致讲述女性的勇敢、独立、自信,这对女性、对社会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宁静战队演唱过的改编版《兰花草》唱出了我心中的女性形象: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不愿居暖房,迎风晒月光。我慕天地广,花语意铿锵……。”杨晋说。
劳佳迪认为,媒体的存在,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公义、平等的社会,公共叙事应该包含一种道义感。强者已经得到太多关注,如果我们的镜头和语言无法推向弱者,成为一束射向他们的光柱,弱者便完全消失了。
在传统社会秩序中,女性毫无疑问依然是弱者。她们可能正有意无意生活在男性的凝视中,也可能生活在被男性视角异化的自我审判中。媒体讲好女性故事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女性社群提供言说平台和公共空间,为女性观众带来意识的启蒙,让她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和意义。
“我看到的刻板印象与歧视”
谈及女性困境(诸如刻板印象、歧视)等,媒体人纷纷表示,自身鲜有类似经历。这种“幸运”来源于两方面——首先,媒体从业者精神、行动相对自由,日常摄入大量信息,思想井口敞开而非封闭,受到传统观念束缚较少;四位媒体人本身付出的也是不亚于男性的努力。
不过,不论自身是否淋过雨,都要为淋雨的人撑一把伞。四位媒体人察觉到了诸多刻板印象与歧视的广泛存在,她们正在用自认为合适的笔触去讲述女性故事,也希望借本次对话指出这些歧视——在很多公共叙事中,对女性的描写是刻板、居高临下的,甚至在消费女性特质。
“拿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香港模特蔡天凤遇害一案来讲,我看到了蔡天凤所遭遇的两层不公平——首先是她在这段关系中遭受的不平等,18岁和犯罪嫌疑人结婚,生下两个孩子,多年资助前夫一家,买豪宅、帮忙创业,前后花了上亿港元。而被杀害、肢解煮汤,是双方不平等关系的最极端表现。其次是个别媒体报道中有意识无意识的不平等,他们在报道蔡天凤遇害时,直呼其名,大量引用“名媛”“模特”“上流社会”等措辞,对她的模特身份、容貌、穿戴名牌、热心公益慈善等个人特质进行描述,从而吸引眼球与流量。宏观来看,刻板印象弥散在社会各个领域,部分媒体报道的角度和用语也难以跳脱。当然,在中国,我们要庆幸还可以自由讨论两性平等等话题,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女性根本不被赋予这样的机会。”杨晋说。
“我笔下的女性故事”
谈及如何讲好女性故事,劳佳迪提到了“平视视角”和“主体思维”。在很多公共叙事中,男性是世界的冒险家、开拓者,女性是陪伴者、衬托者。电影《你好,李焕英》大获成功,被称为优秀的“女性凝视视角”作品,就是因为镜头下的女性角色有血有肉、阳光、独立,不牺牲、不矫情。讲述女性故事,不刻意煽情、不引起对立,平等地关注鲜活个人,才是上乘手法。
“前年我在云南红河州的迤萨古镇采访,从清末开始,这里的男性就打通了11条通往邻国的马帮之路。很多人惊叹于第一代华侨的开拓精神,醉心于荡气回肠的商旅传奇,但我比较关心那些被丈夫留在当地的‘马帮红颜’。很多男性一去不归,在他乡功成名就、另立家室,曾在背后扶持的女性则留守一生,丧失了人生诸多可能。然而,在表达这件事时,我不想武断批判她们被‘渣’,不想渲染她们的悲惨,或者简单地将她们扫入宏大叙事的角落。我会对笔下的主人公投入更多共情和理解,发现这些生命故事中女性真实处境的复杂性,并对之保持悲悯的态度。”
“2017年,我在美国乡间寻访女性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驯养孔雀的农庄,偶遇一位82岁的老太太。她是一位驻日美军的遗孀,丈夫已经去世30年了,她每天戴一条珍珠项链,擦玫瑰色口红,开一辆两人座的老爷车来给农庄桌台换上鲜花,研究怎么写一本家族志。如果要写一个围绕她的故事,也很容易掉入历史刻板的标签化叙事:战争、道德、意识形态,但那个下午,我很难忘怀她在爬满葡萄藤的庭院里翻看书页,手指在阳光下轻微颤抖的样子。只有保持开放、柔软,你才能真正共情一位女性的无奈,欣赏她对自己的悦纳,与命运和解的韧性,以及完成自我探索的过程。”劳佳迪补充道。
绽放自我光芒也是一种“发声”
四位媒体人日常工作聚焦于社会广泛行业,对她们而言,经营好自身工作与生活,在业界树立口碑,就是在自然地讲述女性故事、展示女性贡献。
杨晋所创立的新象财经,记录了新经济时代的新消费、新技术、新业态,对话了诸多新精英,这给了女性精英畅谈理念、分享成果的窗口;魏桢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后,不顾老一辈“女孩要稳定”的说法,垂直于做科普自媒体,成为“星球研究所”合伙人,实实在在证明了女孩也可以很好地驾驭“不稳定”的事业;王俊仙就职于财经媒体通讯社,兼顾“妻子”“妈妈”“主编”多重身份,紧跟大到国家大事方针、外交政策,小到某个实验室技术变革、某篇论文发表带给资本市场的波动。
最后,谈及理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王俊仙聊到了一个很现实的话题——作为已婚妈妈,希望进一步寻求工作与家庭平衡,现实情况是,一旦女性领导成为“妈妈”,她的工作与生活势必会相互“挤压”;魏桢则希望,将自己从事地理、人文科普以来,深植于心的“无边界”价值观传递给女性,散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她认为,女性可以走出传统价值观划定的形象与活法,让生活方式像山河般多姿广阔。
杨晋:
原CCTV财经主持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副院长
华媒百象创新传播机构合伙人兼副总裁
华媒百象旗下《新象财经》出品人、主持人
劳佳迪:
华尔街见闻ESG主编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新闻贡献证书
作品《你好啊,区块链》译介海外;《一万亿个外婆》入选年度十大腾讯好书榜单
小说散见于《作品》《中华文学选刊》等期刊
王俊仙:
财联社大健康副主编
主要从事医药大健康行业和财经新闻的采编报道
魏桢:
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科普自媒体“星球研究所”任合伙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