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面对强敌华为,理想汽车还无法躺平过冬_资讯_鲸平台
面对强敌华为,理想汽车还无法躺平过冬

理想汽车已然成为新势力车企中最会赚钱的那一个。

11 月 9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Q3 营收 346.8 亿元,同比增长 271.2%;净利润为 28.1 亿元,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即使已经秋收,但对于即将到来的 Q4,理想也无法躺平过冬。一方面,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 MEGA 即将发布;另一方面,Q4 是车企们冲刺全年销量目标的关键时期,新品接连上市、价格政策频繁推出都将进一步把市场竞争态势推向高潮。

Q3 丰收,Q4 承压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346.8 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到 821.2 亿元,按照这一趋势,理想基本能够完成千亿元的年营收目标。

营收再度攀高得益于交付量的提升,凭借 L7、L8、L9 三款车型,理想汽车第三季度交付 10.51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296.3%,1-9 月累计交付了 244225 辆。

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理想汽车在 20 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市占率持续提升,从今年一季度的 10.9%、二季度的 13.7% 提升至三季度的 15.4%。'

图片来源:理想财报

利润方面,理想汽车三季度净利润为 28.1 亿元,三季度毛利率达到 22%,超过特斯拉的 17.9%,十分接近比亚迪的 22.1%。

其中,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车辆毛利率为 21.2%,比去年同期提升超 9 个百分点。

结合营收和交付表现不难估算,三季度单车均价约 32 万元,较上季度减少 0.3 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季度车型结构中定价更高的 L8/L9 占比 63%,较上季度有所提高,但 8 月推出的 L9 Pro 价格下行 3 万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均价表现。

凭借着较好盈利能力,理想汽车口袋里的现金充足。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 132.2 亿元,现金储备为人民币 885.2 亿元,均创季度新高。

显然,理想汽车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报告。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理想给出的了销量与营收指引为——预计交付 12.5 万 -12.8 万辆,季度营收预计达到 384.6 亿元 -393.8 亿元。

从全年目标来看,理想汽车1-10 月累计交付 28.5 万辆,目标完成率 95%。按照理想汽车交付趋势来看,完成全年交付目标显然不成问题,但在价格战、新品上市等市场因素包围下,理想汽车要保持现有势头的同时不断攀高,难度并不小。

从财报会议的问答中也不难看出,问界 M7、问界 M9 已被视为 '理想汽车的劲敌 ',九月上市的新款问界 M7 上市仅 25 天,大定就超过 5 万台。截至 11 月 8 日,问界新 M7 大订数量已达到 8.6 万辆,M9 收获了 3 万辆盲订,其在第三季度展现出的势能还在持续。

理想汽车并非没有察觉到市场竞争压力。8 月 30 日,鲜少对价格战做出反应的理想汽车官方宣布发布限时 1 万元的保险补贴政策,同月有市场消息传出,理想汽车线下多家门店推出优惠活动,最高优惠 2.3 万元。可见,面对华为的攻势,理想汽车无法躺平过冬。

对于 ' 劲敌 ' 华为,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我们内部的认知现在其实非常一致,就是面对华为的良好心态,80% 是学习,20% 是尊敬,零抱怨。'

'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能够在迈入千亿收入规模时,遇到一个万亿收入的、可以学习的科技榜样,还是非常幸运和兴奋的。' 李想说道。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对理想汽车来说,第四季度还有一大重要事件,即纯电旗舰车型理想 MEGA 的发布。李想透露,理想 MEGA 将于 12 月正式发布,2024 年 1 月展车进店,2 月开启用户交付,将在北京的新工厂、新产线进行生产。

李想表示,为了实现快速交付,其已经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梳理了 MEGA 上的 NUDD 零部件(NUDD 是新产品早期质量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论,即新特性 'New'、唯一性 'Unique'、因难性 'Difficult'、差异性 'Different'),也制定了质量管控和产能爬坡的攻坚专项。

这是理想汽车首次跨进纯电领域,从近期的外观宣传来看,MEGA 已经挣足了用户的注意力,而真正的产品实力,还得等新车上市后再做判断。

理想汽车的考验将在 2024 年爆发理想汽车完成今年销量目标和千亿营收目标已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但从长远来看,理想通关进入决赛圈的下一关考验,将在 2024 年出现。

'2024 年将会是理想汽车有史以来新车发布最为密集的年份。' 李想说道,2024 年共计会发布和交付四款产品,上半年会发布中大型 SUV 理想 L6,下半年还会交付三款纯电产品。

为了迎接多个产品线的密集发布,理想汽车已经陆续在制造等方面进行筹备工作。理想汽车总裁、总工程师马东辉表示,之前遇到的供应瓶颈问题都已经顺利解决,同时针对明年发布的新车型在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采购方面都制定了中长期的供应策略。

产能方面,目前理想汽车在北京和常州有两个生产制造基地,可以有效支持未来两年的销售目标,即李想此前在全员信中提及的 '2025 年交付量要达到 160 万辆 / 年 ',月均交付超过 13 万。

在今年 10 月交付量突破 4 万时,李想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月销 5 万辆,但前提是基于目前的产品布局,而不是明年的新品时期。' 如果明年的月均销量只有 5 万辆,我就要出去找工作了。' 李想玩梗说道。

为匹配新车上市,理想汽车正加快布局补能网络,目前已在全国高速沿线建成并运营 130 座理想汽车超充站,计划在今年年底建设完成 300 个高速超级充电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川渝四大经济带。

销售方面,理想汽车表示,将加快在三线城市和重点四线城市加快布局和开店速度。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在全国拥有超过 300 家零售店,其中三、四线城市布局超过 100 家零售店。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到今年年底理想汽车在三、四线城市的零售店数量将超过 110 家。

不仅如此,理想汽车在财报电话会上还透露将加大对智能驾驶的布局。马东辉表示,理想汽车在今年秋季战略会上对智能驾驶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共识,未来会把智能驾驶的技术领先作为核心战略目标。

目前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人员大概是 900 人,规划到明年年底增加至 2000 人左右,2025 年会超过 2500 人。据悉,智驾技术研发会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会推出多款车型的全场景 NOA,包含高速和城市的场景;另外一方面将加大对于智能驾驶 AI 算法、前沿技术的研发。

马东辉透露,理想汽车计划在今年 12 月向全量的 Max 用户推送 AD Max 3.0 的正式版本,提供全场景 NOA 功能,统一采用 BEV 架构,升级自动泊车功能。同时,在明年上半年向用户推送 AD Pro 3.0 的正式版软件,AD Max 的部分算法能力在 AD Pro 上释放。

可以看到,在增程领域赢下一城的理想汽车,也正在逐步开展进入纯电战场的准备工作。在 L 系列承接了理想 ONE 的爆款之后,实现正向盈利的理想汽车应对下一次战役也显得更为从容。

在财报电话会中,李想也再一次输出了经营方法论,其认为,要做到百万辆的规模,其实是 3 个维度和 9 个层面的竞争——在企业共识层面,企业文化、用户品牌、企业战略三个层面的协同性要做到非常好;面向消费者业务层,则包含产品和研发、销售和服务以及供应和制造三个层面的协同;在整个职能体系建设层面,包含人力和组织、IT 和流程、财经和公司的运营三个层面。

只有在这 3 个维度和 9 个层面的竞争中做得足够好,才能够在高度竞争下,成为一家每年销售超过 100 万辆的智能电动车企。

而理想汽车,正在实践着这套方法论。不过,真正的考验,将在 2024 年随着纯电产品的陆续上市而迎来。

29.3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