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瞄准“专精特新”!产学研投专家共话未来_资讯_鲸平台
瞄准“专精特新”!产学研投专家共话未来
2021.09.28 19:12
瞄准“专精特新”!产学研投专家共话未来

现代快报讯 9 月 28 日,2021 中国无锡(惠山)未来产业创新峰会暨上海临创产业研究院苏南分院开院仪式在无锡惠山举行。本届峰会以 " 科学远眺望 领风新征程 " 为主题。当天下午的分论坛中,不仅有来自新能源、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领域的学者带来精彩分享,来自产学研投各领域的业界大咖,围绕 " 专精特新 " 背景下,未来技术商业落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讨论。

从钠离子电池到全息智能化公路,未来指日可待

如今,智能汽车市场相当火热,能驱动电动汽车的电池也是学界研究热点。今年 7 月,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引起业界瞩目。而在产品横空出世的背后,是科研人员 10 多年的研发成果。

现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勇胜带来主题为《规模储能技术新选择:钠离子电池》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二次电池主要以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为主。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体系里面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综合性能应该是最好的,而且成本在过去 10 年下降了 10 倍,所以是电动汽车中最佳选择。但实际上,现在锂资源有限,并且非常依赖进口,学界有很多科学家也提出了担忧。而钠离子电池具备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性能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他表示," 刚开始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替代铅酸电池市场,和锂电池形成互补,最终在储能方面发挥钠离子电池的作用。"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王金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需要车的智能,更需要路的智能。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王金桥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交通技术与应用》的主旨演讲。在他看来,车联网、车路协同等在智能交通领域,也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场景。

他们正在研发的全国首个且独有的细粒度车纹识别技术:" 类似于大家熟知的 " 指纹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对每一辆车赋予一个唯一 ID,可以非常细粒度地区分每辆车的差异,还可以跨摄像头跨时空实现车辆的轨迹分析及目标追踪。

他还特别提到一个充满科幻感的概念——全息智能化公路,打通了未来智慧城市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盲区,即行驶道路数据,这是城市云控大脑稳定运行、合理布控夯实的数据基础,也是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和畅行的前提,更是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的数字化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智能数学系主任李韬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智能数学系主任李韬带来《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在信息物理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的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人工智能,有助于破解能源安全、资源环境约束等 " 卡脖子 " 问题。

△江苏泰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鹏

当好 " 厨师 " 也要当好老板!产学研投专家多视角解读技术商业落地

在 " 专精特新 " 背景下,未来技术商业落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在主旨沙龙环节,业界代表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何为 " 专精特新 "?江苏泰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鹏从企业发展角度谈了谈自己的感悟。" 我对专精特新的理解,和做公司差不多。" 今年 7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名单,泰信机械成功入围。他表示,作为工程机械企业,早期更多是从工程应用出发,一直希望做小而精的品牌。发展多年,在定制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如今,乡村振兴需要新基建,要建设就需要打桩,我们的小型桩机基本上能覆盖需求,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

关于未来技术商业化落地,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智能数学系主任李韬认为,从科学到技术有三个层面,先是基础研究,然后是应用技术研究,三是产业化落地。" 比如我们搞基础理论研究的,关心更多的是实际应用需求中有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展新的理论。但我觉得这种不同领域的分割不利于从科学到产业的互动,需要平台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聚在一起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王金桥也认为,科学家本身有局限性,必须把人才融合到一块,每个人的格局打开,在擅长的地方做擅长的事,不擅长就要适度放弃,让更擅长的人去做。

△中科创星合伙人袁博

中科创星合伙人袁博表示," 我们一直深耕硬科技领域,核心就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把技术、市场、场景、行业衔接起来。" 在他来看,未来 " 专精特新 " 将是产业的根基,如果能在细分市场把某一个痛点问题解决掉了,那就是隐形冠军。而关于未来技术商业落地,他认为要经过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商品规模化、壁垒化的过程,每一个转化都是一道鸿沟。以第一阶段 " 技术产品化 " 而言, 科研人员从技术思维转变到产品思维。" 学者要转型做产品经理,对应用场景更加熟悉,了解客户需求,不然客户也不买账。" 袁博说。

辛鹏则分享了自己的体悟," 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技术商业化能否成功,就像一个好厨师能否开一个好餐厅?" 好厨师要当好店长,要把格局打开,有开放和学习的心态。

△天使投资人、苏州大学金融工程博士生导师禹久泓

天使投资人、苏州大学金融工程博士生导师禹久泓也认为," 想做成一个大企业,首先自己要冲,然后要看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做,这也是很重要的。"

△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梅雪松

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梅雪松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在 " 专精特新 " 背景下,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提供落地和商业化的机会。" 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学院派创业,而且比过去创业不一般的感觉。" 梅雪松表示。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梦云 蔡梦莹 / 文 施向辉 刘畅 张治纲 / 摄


14.73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