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去潜水吗?《消失的她》背后都是算计_资讯_鲸平台
去潜水吗?《消失的她》背后都是算计
2023.06.29 10:52 艺舒

这个端午节档期,10余部电影扎堆上映。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6月22日至6月24日,电影票房为9.09亿元,取得了影史端午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80.08%。

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消失的她》5.07亿元,《我爱你!》1.06亿元,《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8183万元,《八角笼中》6638万元(点映票房),《闪电侠》3589万元。

巧的是《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背后的发行公司均有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身影,这家公司2015年从猫眼娱乐中独立出来,而猫眼娱乐的前身是美团网于2012年成立的娱乐部门,主要开展在线电影票务业务。

后来猫眼娱乐赴港上市,独立后的猫眼微影开始作为电影主控发行方开展业务,并开始从事其他娱乐业务。然而今天要说的不是猫眼微影,而是收购猫眼微影的光线传媒(300251.SZ)。         

公司业务以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为主,以艺人经纪、产业投资等为辅,近年来还做起了实景娱乐,扬州影视基地一期预计下半年交付并投入生产运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电影市场上第一部票房超过10亿元的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第一部票房超过30亿的电影《美人鱼》、第一部票房超过50亿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均由光线出品。

今年春节档期,电影市场已透露出一片回暖迹象,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春节档票房为67.58亿,为影史同档期总票房的第二位。

其中《满江红》票房高达45.44亿,把其他同期上映的电影远远甩在身后,加上同期上映的《深海》、《交换人生》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四部影片总票房接近60亿,参投这些电影的光线传媒也跟着沾了光。

相比之下,2022年多个档期未能正常发挥。受行业影响,光线的大部分影片的上映计划被推迟,影片上映数量有限,票房也受到一些影响。

01

2022年业绩下滑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全年上映新片325 部,比2021年减少222部。

光线传媒实现营收7.55亿,同比减少3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13亿,同比减少128.72%,成为近5年业绩最差的一年。

营收占比最多的影视制作和发行业务毛利率几乎只有上一年的1/3,而营收占比最少的电视剧业务毛利率暴涨,即便如此,产品综合毛利率仍然低的可怜,只有19.1%,近乎腰斩。

为了发展更多业务,光线开始在动画电影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投资一部分动画制作公司,还新成立了“光线动画”厂牌,在内部组建了动画制作团队。

今年待上映的动画电影包括《茶啊二中》和《大雨》,曾经带来轰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有了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于明年上映。

但年报中已披露的预计上映的影片只有16部,其中10部的进度处于制作中。预计筹备和制作的电影有41部,只有7部在制作中。大量影片还处于前期策划阶段,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光线传媒在2022年上映的影片这么少。

另一方面,这些还在制作中或已制作完成、尚未上映的电影项目成为在产品或库存商品,面临着一系列存货周转的问题。

02

存货周转难题

光线传媒的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其中在产品的余额占比约75%。

原材料是为拍摄影视剧购买或创作完成的剧本支出,开始拍摄时转入在产品核算;在产品是尚在摄制中或已拍摄完成尚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影视剧。

一部影片的投资可大可小,拍摄期间也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拍摄周期延长、项目无法及时完成,因此在产品可能存在的跌价风险也较高,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接近9000万。

完成拍摄并取证的影视剧计入库存商品,2022年只有4356.12万的库存商品,见证了电影市场的惨淡。更惨的是,这些库存商品几乎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见光线对市场的预期严重缺乏信心。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529天攀升至699天,相当于2年周转一次,也就是说公司拍一部影片,可能要2年才能上映,这样的周转速度难以带动产品销售,自然也无法带来可观的营收。

主营业务受行业影响持续走下坡路,但投资业务却没闲着,从2015年起,光线传媒就投资了影视泛娱乐上下游的多家内容公司和动画制作公司,并且以23.83亿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了猫眼微影57.4%的股权。

03

收购猫眼微影之殇

为何光线会下血本收购猫眼微影?

主要原因在于线上票务平台发展的越来越好,猫眼可以利用数据、对观众的影响力以及跟院线的关系成为电影发行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2016年的这次收购,被众多媒体称作是“王长田做了10年来最正确的决定”,真的是这样吗?

线上票务平台刚流行的那些年,烧钱大战带来的低票价一直是各大平台竞争市场份额的最有力手段。

但一旦培养起用户的手机购票习惯,就像Uber刚进入中国带来的低价打车一样,在用户尝到甜头后各大平台就会逐渐放弃低票价战略,最终只留下淘票票和猫眼两家实力强大的平台占据90%的市场份额。

虽然猫眼掌握了微信、美团等核心流量入口,并由此形成大量用户的购票数据、观影数据和想看数据,但奈何近几年消费降级观念已充分影响了用户行为,更多人宁愿宅家看电影。

叠加影片产出减少、发行数量减少等因素,光线对猫眼微影的预期似乎降到冰点,接连2年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总计约10.32亿。         

这2次计提的巨额减值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光线亏损,也暴露出影视行业的市场风险可能来的毫无征兆。

04

总结

今年春节档、五一档以及端午档的火爆票房似乎预示着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上半年光线传媒已上映及已定档的电影数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影片供给恢复至正常水平。

第一季度,光线获得营收4.12亿,同比减少6.43%;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同比增长63.38%。

即便这样,消费观念的改变仍在影响用户行为。收购猫眼的第七年,光线是否还会继续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还要看全年上映影片的票房成绩。

19.33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