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华社
2022年销量曾强势超越“蔚小理”的哪吒汽车,短短两年多,其陨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5月13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件由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根据企查查资料,这也是合众新能源首次面临破产重整申请。这意味着,去年10月已陷入绝境的哪吒汽车,如今离死亡线又近了一步。哪吒汽车能否挺过这个夏天,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哪吒汽车之前,高合汽车、威马汽车和雷丁汽车等新势力已黯然退场,无不令人唏嘘。
危机下资本也慌了?
早在去年10月,哪吒汽车就被爆出拖欠供应商款项以及发不出员工工资,揭开了其深陷经营泥潭的帷幕。
现如今,哪吒汽车工厂停摆,销量急剧下挫,品牌声誉也一落千丈。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其深陷债务泥潭,难以脱身。
企查查资料显示,合众新能源目前面临大量的法律诉讼,其中身为被告案件达384件,案件金额超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成为被执行人95次,被执行总金额1.45亿元;股权冻结91起,冻结截止日多数至2028年;开庭公告298条,多数是广告合同与买卖合同纠纷。
合众新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也不好过,被多次限制高消费,持有合众新能源的股权亦被法院冻结。
为了扭转局面,哪吒汽车也在积极努力。今年1月,哪吒汽车曾披露计划进行约40亿-45亿元的E轮融资。按照规划,一旦债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此次融资中的领投方将提供30亿元资金,预计在4月份到账,主要用于全面恢复生产和未来发展。
今年3月底,哪吒汽车发布公告称,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共同签署债转股协议。同时,哪吒汽车引入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战略授信。
然而,截至目前,哪吒汽车的E轮融资仍未落地,此前宣称的供应商债转股协议及100亿泰铢战略授信也杳无音讯。市场甚至传出“哪吒汽车CEO张勇跑路英国”的传闻,尽管张勇本人回应称是在“为公司融资奔走”,但外界对其资金链的担忧并未消散。
哪吒汽车的最大股东是南宁国资,背景是南宁国资委的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哪吒汽车13.162%股权。除了南宁国资,哪吒汽车国资背景的股东中还有江西宜春国资及浙江桐乡国资等。
然而,近日有媒体发文透露,“哪吒汽车的投资人尤其是国资,已不再信任哪吒汽车的创始团队”。
那么,哪吒汽车的债务窟窿有多大,以至于国资股东和投资机构都对此如此谨慎?
企查查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3年净亏损66.9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而负债达17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至84.8%,为过去数年以来最高水平。结合其母公司陷入多项关于债务的司法案件,哪吒汽车的债务危机恐怕十分严峻。
被时代“团灭”的一分子?
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相当残酷,市场格局日益向头部品牌集中,有多家新势力车企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来到过。
资金是造车新势力在竞争中能否屹立不倒的关键因素,但面对高昂的研发支出和运营费用,以及销量的惨淡,不少新势力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就如零跑(09863.HK)、小鹏(09868.HK)等头部玩家,尽管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在持续亏损。
近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给国内造车新势力泼了一盆“冰水”,他认为,年产量不到2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估计都活不下去,因为体量太小,研发费用过高。谈到行业未来3年发展趋势时,朱西产语出惊人地表示:“(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够独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
哪吒汽车的体量正在快速缩小,根据其微信公众号披露的数据,2022年以来,其销量持续下降,与其他头部造车新势力形成鲜明的对比。2024年前三季,哪吒汽车销量仅为8.59万辆,同比下滑约12.1%。
由于销量表现不佳,2024年9月之后,哪吒汽车再也未披露过销量数据,这不免使市场对其现状更为担忧。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12月,哪吒汽车销量仅有485辆。这一下滑速度之迅猛,令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市场传言称,丰田计划收购哪吒汽车。丰田方面则回应称:“这事真没听说。”
小结: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资金、技术、销量缺一不可。哪吒汽车能否在债务危机中绝处逢生,仍取决于其融资进展和市场信心的恢复。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未来,无论是独立求生还是被收购整合,哪吒汽车的故事,或许都将成为造车新势力浪潮中的一个深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