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好报道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_资讯_鲸平台
好报道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2022.09.30 15:01 茅冠隽

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突袭,所有人的生活、工作轨迹都被打乱。从3月中下旬开始至5月底,将近3个月,全体解放君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有的驻守一线,见证了从疫情吃紧到复工复产的全过程,尽全力做好时代的记录者,有的居家办公日夜值守,利用各种可能捕捉身边的感人故事,涌现了一批有关注度、有影响力的抗疫新闻报道。今天,小报君跟大家分享其中一篇优秀作品——《上海老城厢抗疫:苦战梦花街》,这篇报道采访扎实,样本独特,写作精心,通过解剖梦花街这一“麻雀”,全景式呈现了上海基层社区抗疫场景。尤为难得的是,这是一篇记者主动出击、前后联动、密切合作完成的融媒体报道,获评2022年二季度总编辑奖二等奖。

这篇报道出炉前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如何看待“采”与“写”的辩证关系?怎么从纷繁芜杂的条线选题中跳脱出来,写出“让自己满意”的好报道?以下是区情频道首席记者茅冠隽的讲述。

七分采,三分写

《苦战梦花街》这篇稿子,是同事唐烨和我聊着聊着慢慢聊出来的。找选题并不困难,这个题目如此明显,很难被忽视掉——关于疫情防控之难,坊间有“浦东看北蔡镇,浦西看梦花街”的说法,不去做篇稿子真的说不过去。写起来也不困难,因为确实有海量的、感人的、直击灵魂的故事细节隐藏在“梦花街”这诗情画意的三个字里。素材是不缺的,就像一座庞大矿山里闪闪发光的金子,等待记者去一锹一锹挖掘出来。

困难的就是这个挖掘的过程,这篇稿子主要难在采访上。

5月初,唐烨就开始和我说起梦花街的种种,但是她没有采访证和通行证,出不了小区,只能“望题兴叹”。她有线索我有证,她有故事我有酒,合作就此开始。一开始联系并不顺利,采访对象情有可原地有着各种各样的顾虑,加上最初梦花街封闭区域内的干部忙得团团转,根本没空(事实上也没精力)接受采访。我们坚持联系、商量、沟通,到了5月10日,梦花街区域疫情防控趋于稳定,我终于争取到宝贵的半天进封闭区域采访的机会。

关于“怕不怕进去了变阳性”的问题,坦白讲,我连考虑都没考虑过。一方面,在当时的情境下,一个记者不会因为那一点点顾虑就放弃这次采访,这种采访放弃了可能会遗憾很久,远比一时“变阳”严重得多。另一方面,环境确实对人有影响,当时和我一样在报社打地铺的同志们个个都是猛将,很多人去过更危险、防控形势更严峻的地方,“近朱者赤”,我自然也变得无所谓一些。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记者在报社打地铺

穿着全套防护装备、裹得严严实实活像个宇航员一样进行采访,难度很大:防护装备可以把你完全隔离起来,呼一口气眼镜上就起白汽,擦都没法擦,说话也模模糊糊,采访对象也是个“宇航员”,大家只能放慢语速、用最原始的喊话方式进行交流。

我还是个“轻骑兵”,有视频拍摄任务,防护服没有兜,手机没地方放,只能找潜水用的手机袋挂脖子上,隔着橡胶手套和手机袋去操作触摸屏,手机迟钝无比,拍出来的画面根本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能开盲盒,能多拍几段素材就多拍几段。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进封闭区的时候要穿防护服,进入封闭区内部的防控指挥部时要脱掉防护服,从指挥部出来进入另一片封闭区时又要穿,出来又要脱,整个过程穿穿脱脱好几次,穿脱的过程又很繁琐,给采访平添了不少难度。

最后我还是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该带的素材也都带回来了。有些视频片段因为上述原因不能用,后来五月底我又去补拍了一些镜头。写作过程也比较顺利,按照“大通讯”的方式去梳理素材、模块化组合、用逻辑线去串,也得到了徐敏总监不少指点和提炼,最后也在版面上有比较好的呈现。

▲《苦战梦花街》刊登于2022年5月29日解放日报头版

我想说一说的是视频。作为一个“轻骑兵”,我觉得做一条三五分钟“短视频”所花费的工夫,和写一篇“大通讯”差不多。我越来越觉得文字和视频是相通的。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但视频不是,视频和文字一样,都是结构的魅力。好的视频和好的文字稿件一样,有稳固的结构,有思维的流动,有层层递进的逻辑,甚至现在很多短视频(尤其是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都开始有“导语”了——1分钟的视频,把最亮眼的5秒拿到最前面。图片的纵深感,有时可以靠编辑软件“减亮度加对比度”去调,但文字和视频的纵深感,是很难用某一款软件去调的,全靠记者的选材和编辑去体现。做梦花街视频的时候,我就努力通过自己不怎么娴熟的拍摄和剪辑技巧,让这条视频更有张力一些。

2

学会做“减法”

《苦战梦花街》成稿有6000多字,篇幅很长。事实上,当初整理出来的采访笔记有大几万字,初稿写完有小一万字,后来多次删减精修,才有最终的成稿。其实这也是包括我在内不少同事的工作常态:记者的工作,往往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我们不是在给某个事件“赋予”某种意义,而是从海量案例中去“提炼”一点东西出来。

好的报道一定是在采访的基础上做“减法”的,如果是做“加法”,添油加醋往采访素材里加细节变成稿子,质量大概率堪忧。常说文字要有“干货”,其实好的稿子就是质量上乘的“干货”,挤干客观世界的“水分”又保留客观世界的骨架,读者、受众阅读的过程,又是一个“泡发干货”的过程。如果“干货”质量不高、甚至失真,“泡发”出来的东西就没法吃。

做“干货”的手艺高低,考验记者的采写能力。采访是一个记者的看家本领,我觉得采访能力可能比写作能力更重要一些。七分采、三分写的稿子,和三分采、七分写的稿子,前者大概率比后者更耐读。采访需要观察和思考,要能留心到事物的变化。

一个人昨天和今天的区别,一个群体去年和今年的区别,一个地方上个月和这个月的不一样,种种“物是人非”之间,往往藏着有价值的新闻。今年5月,就在写梦花街稿件的同时,我经常采用“扫街”的方式出去搜集新闻线索,有一天发现街边一个小店的停业告示特别有趣:这是一家奢侈品护理店,店主把暂停营业的原因概括为“我要回家囤菜了”。其中的睿智、坚强和幽默,何尝不是城市温度和城市韧性的体现?以此为契机,我拍了200多个小店的停业告示,最终精选了近30个,《我在五月的上海逛街:停业月余,街边小店的温情与希冀藏在一张张小纸片里》就此出炉。

我不太喜欢“云端”这个词,我觉得记者多数时候、多数场景下的观察与思考,是不应有“云思维”的。“云”是一个俯瞰众生、忽略细节变化、忽略要素流动、无视烟火气的视角,是鸟的视角、神佛的视角。记者的观察和思考,应该是平视的,是“接地气”的,应该尽量不要让这种地气飘起来。地气飘上了天,凝结成小水珠,就成了虚无缥缈的云。只有接地气的观察和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故事和细节,才能在经过层层过滤和删减之后,形成一篇精品力作。

我自己特别喜欢有思考性、有逻辑性、文字中能看得见思维流动的报道。透过文字,是可以看到文字背后作者的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我自己虽然做得不一定好,但也会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努力在文字中注入“内力”,通过文字的层次和逻辑来体现自己的思考。

比如,今年初参加上海两会报道时,我领受任务要写一篇解读上海城市魅力的稿件,最后想来想去,我想了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用三句古诗概括:“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是外在颜值;“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内在肌理的流动;“一枝一叶总关情”,说的是更深层次的“初心”问题。这样梳理“城市魅力”,至少有些新意在里面。

避免患上三种“病”

一转眼已经当了13年记者了。说得矫情一些,我觉得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碰到好线索、好题材,想到好的“点”乃至于好词好句,还是会有一种血流加快、想把这些好东西尽快落到纸面上的兴奋。

有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稿件,部门领导会要求我们定时第二天早上六点半上线刊发。区情频道之前连续多年策划过“年度品区”系列,给一个区想一个年度字、年度词,我每篇都写得很用心很用力,也很满意,轮到自己的稿子要第二天上线时,我经常会有“小学生春游综合征”——早上五点就开始兴奋得睡不着觉,刷着手机看自己的稿子有没有上线。

让自己满意是很难的,需要时刻突破自己,探索自己新的极限。区情报道其实不是一个“条线”概念而是“块面”概念、中观视角,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条线”有所不同,可能难有“上接天线”的政策发布,“天落水”的新闻会少一些,可遇不可求,但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块面”的特点意味着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可以涉及,只要扎下根去,深入探索、采访、思考,总会有动人的报道呈现。

跑区的记者其实并不单单是跑区而已,而应成为一个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的专家。比如我的主要报道领域是郊区,我会有意识地让自己成为三农领域、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2021年7月,茅冠隽采访青浦赵巷乡村振兴

郊区农村报道并不只是花花草草,不只是塌饼粽子,不只是水稻土豆,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东西:乡村振兴如何让村民真正得益?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增收?现当代艺术和偏远乡村碰撞,能产生什么火花?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过程中,如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凡此种种,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也是这些年来我的报道重点。

▲2019年11月,茅冠隽采访嘉定外冈农事活动

我觉得,在解放日报当记者,要避免患上三种“病”。

首先是不能有“巨物恐惧症”——在解放当记者是一定要会写大综述、大通讯的,面对海量素材不要怕,要有找到小切口、好角度,用一根逻辑线把这些素材“拎起来”的能力。

其次是不能有“恐高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这些都不是说说而已,“站位高”是解放记者的天然属性,无论是写全市性工作也好,还是写区、写街镇也好,都要放到全局视野中、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考量,所谓站高望远,这样写出来的稿件会更有纵深感,对很多阶段性问题的把握也会更精准。

最后是不能有“密集恐惧症”,现在很多工作任务非常密集,工作节奏很快,对之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工作任务从来不会像电信诈骗广告里说的那样,“你闲的时候、想做的时候就接几单,累了、不想做了就不接单”,工作任务更像一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永远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找到你,对你喊一声“surprise”。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基准线,维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有一定抗压能力的业务输出功率,才能迎接源源不断的挑战。

▲2020年11月,茅冠隽参与“信仰之路”采访

我一直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面对每一个选题、每一篇稿子,都要把它当作是自己从业生涯的第一个选题、第一篇稿子,也要当作自己从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选题、最后一个稿子。强调第一个,是提醒自己要保持冲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勇于探索创新尝试;强调最后一个,是提醒自己对每一篇稿子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2022年4月,茅冠隽(中)采访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民区阳性病例转运现场情况

50.59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