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新闻写作,这些雷可别踩_资讯_鲸平台
新闻写作,这些雷可别踩
2022.10.20 15:37

容易忽略的标点符号用法

问号

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示例

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引号

一、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示例

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二、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示例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三、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新闻写作大多数情况,第一人称只能出现在引号里,引号外一定是第二/三人称。

示例

XXX说:“……。”

“……。”XXX说。

“……。”XXX说,“……。”

“……。”XXX说,……。

书名号

一、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

错误示例

下学期学院将开设《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二、有的名称可以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使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

示例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受到观众的称赞和好评。

本台将于明晚8时重播《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

三、并列书名号无需顿号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数字的规范使用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3人、50元、100根。

……

二、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速的数字。

相邻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几”字的概数。如七八个人、五十四岁、十几、三千几百。

古籍中的数字。

……

三、文章中应正确使用序号的顺序

第一层为:一、二、三、

第二层为:(一)(二)(三)

第三层为:1.2.3.

第四层为:(1)(2)(3)

第五层为:①②③

容易混淆的5组词

01

“截止目前”与“截至目前”

不可以说“截止目前”!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截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投票将于本月30日下午5时截止。

“截至”后面须带时间词语(做宾语),如截至前天、截至年底、截至2022年10月11日。

02

“肤浅”与“浮浅”

“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常用于文章、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重点指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现象、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例如:这篇文章只肤浅地列举了一些表面现象。

“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

例如:只有像他这种浮浅的人才把学问放在嘴上。

03

“笔画”与“笔划”

“笔画”是规范词形,应该写“画上记号”,不要写“划上记号”。

“画”有一个义项是“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制作线条、符号、标记等”。因此,当说在纸张或其他物体上做出线条、符号、标记等时,应该用“画”。

“划”虽然也有“画”的这个义项,但是,“画”是这一义项的“主条”,因此用“画”为妥。

04

“交汇”与“交会”

“交汇”一般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侧重于融合。

如:长江口是咸水和淡水交汇的地方。

有时也比喻性地用于文化等事物的汇合。

如:在这个时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交汇。

“交会”一般指道路、交通等的会合或相交,侧重于接合。

如:郑州是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的交会点。

05

“水蒸汽”与“水蒸气”

“蒸气”指液体或固体(如水、汞、苯、碘)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

“蒸汽”指“水蒸气”,如:蒸汽浴。

“蒸气”的含义比较广,“蒸汽”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除水以外的物质,用“蒸气”。蒸气压,不用“蒸汽压”。

这些字词还要错多久?

1.网址“登录”不要错成“登陆”

2.“高铁途经某站”不要错成“高铁途径某站”

3.“城乡接合部”不要错成“城乡结合部”

4.有些全国性的重大政治类周年节日,“庆祝”不要错用为“纪念”。

关于标题友好

不是所有标题都要悬疑

有媒体为保留悬念吸引人点击,故意隐去重要新闻要素,增加了读者获知重要新闻的步骤,令人反感。

如《现超3000例阳性!此地通告:本市以外车辆原则上禁止进入》,不仅数字耸人听闻,也没有地点。

还有关于去世人物的报道,标题起为《著名演员去世!》《著名作家去世!》,这样的标题不但不尊重逝者,也是对网友的伤害,得不偿失。

责编:王文钰 审核:闫华

来源:兰大新传研究生会

23.7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