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如何挖掘和传递人物故事的温度_资讯_鲸平台
如何挖掘和传递人物故事的温度
2022.08.16 00:03

在媒体融合、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更加青睐真实生动的细节、亲近读者的表述、打动人心的情怀,刻板的宣传腔调、扁平的人物形象注定成为过眼云烟,本文从采访策略和报道策略两方面入手,探索如何采写出有温度的人物故事,以及在采写时需要注意的误区。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人物报道是新闻采写中常见的报道类型,但报道里的人物决不是扁平化、符号化的人物,只有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才能产生共鸣,才能使整个报道呈现出感人的魅力。

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融合成为标配,也对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万变不离其宗——越真实越可信越动人、越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越令人念念不忘。这就需要写作者有深入一线采访调研的脚力、发现鲜活素材的眼力、从百姓真实生活层面思考的脑力、创新文风打磨精品的笔力,只有这样,这些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才能被受众接受、被时代铭记。本文以笔者近几年在《河南日报》相继推出的两个重大人物典型张玉滚和李健为例,谈谈如何才能采写出有温度的人物故事。

一、采访策略:如何挖掘出温度

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人生的重要瞬间,正是这些重要瞬间,彰显了他们人生的底色,甚至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所以,当我们采访一位优秀典型人物的时候,不能停留于表面轮廓的勾勒,而要思考我们面对的“这一个”,其所作所为所言背后的思想、人格、风格的由来与特点,通过不同角度的挖掘,使其立体、有血有肉地呈现出自我。在这个过程里,尤其要重视情节和细节的描画,学会运用情感共鸣,让受众对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而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在采访上下真功夫。

螺旋式采访

在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主线之后,采访者有时候急于“挖到”自己想要的素材,还没有跟采访对象完全消除陌生感,就直奔主题连连发问。这时候,采访对象因不善言辞或心有顾虑,尤其面对记者的“语言攻势”,难免心情紧张、心怀担忧,反而难以倾吐“衷肠”,也难以自由表达。所以开始与人物接触时,如何想办法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极为关键。只有让他(她)打开心扉,采访者才能把人物塑造得入木三分。记得笔者第一次采访时代楷模张玉滚的时候,在黑虎庙小学的接待室里有很多人,镇平县的领导也来了,张玉滚始终忙前忙后倒茶送水,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采访对象。他并不怎么说话,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总是很简短,再追问就很难得到更多的答案。当时,笔者就意识到,面对这么多领导,面对陌生的记者,对于一个性格内敛、不太健谈的人来说,很难一下子打开话匣子。鉴于此,在随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笔者便开始通过微信的方式不断与张玉滚交流,因为信号不好,有时候一条信息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回过来,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玉滚才慢慢与记者熟悉起来、有了好感。在“信来信往”中,笔者得知,面对乡村教师微薄的收入、转正的渺茫以及来自生活和外界评价等各种各样的压力,甚至走出去的高薪诱惑,他内心深处也曾痛苦挣扎过,但是坚守承诺和改变山里娃儿命运的信念,让他最终留了下来……正是通过这样几次三番的螺旋式采访,这个人物的内心历程一点点浮出水面,他的一切选择和十几年的坚守,也就显得合情合理,我们笔下的他,才显得有“厚度”。

“时代楷模”张玉滚

沉浸式采访

现在我们很多记者进入一种怪圈,就是“不到现场编现场,到了现场没现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沉下去,没有真正与采访对象融在一起,想他之所想的,感受他所感受的。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沉下心去、沉下身去,甚至跟你的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即“沉浸式”采访,把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快乐着他的快乐,痛苦着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才能真正体悟到他的思想情感。“沉浸式”采访带来的是笔端流露出的丰富细节和饱满情感,对读者而言,更有真实性,更具说服力。比方说,笔者采访全国自强模范李健,总共去他所在的村子不下20次,前19次要么没动笔,要么只是写一些枝节性的小豆腐块。这19次采访,让笔者熟悉了李健的村子,熟悉了他的家和家人,他一件件超越自我的“壮举”,他零零碎碎为乡里乡亲办的好事、操的心。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人物的了解和理解不断加深。在第20次采访全方位了解李健这个身残志坚的“强人”时,我们就能把宏阔的时代背景和李健个人的人生轨迹融汇理解、吃透,布局谋篇时才更能抓准典型故事和细节,展现他如何在人生三起三伏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村支部书记,人物立体可感,有血有肉,铁汉柔情的一面彰显得淋漓尽致。

全景式采访

除了上述螺旋式采访和沉浸式采访,想要把一个人物写深写透彻,记者还要对人物典型和所处环境进行“全景”采访,能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采访对象方方面面的情况,这样才能跳出就人物说人物的狭隘,拥有宏观的格局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透过表象抓住本质的慧眼。笔者采写的重大人物典型张玉滚所在的黑虎庙村,山陡路险,遇到大雪天山路结冰,山里人出不去,外边人进不来,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这里就成了孤岛。尤其是对见过外面精彩世界的人,没有强大的定力很难坚持下来。通过多次采访笔者解到,其实张玉滚坚守山区小学执教的17年里,给予他强大精神支撑的是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母亲去世前为了不让他分心还在隐瞒病情,妻子放弃到外面打工的高收入回来无偿为孩子们做饭,右手四个手指被轧面机轧折,亲人的付出都让他心里有无限的愧疚。但让张玉滚开心的是,他教过的500多名学生中,有20多人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这样,文章呈现给读者的就是内心有矛盾、有冲突、有温度的人物故事。

二、报道策略:如何传递出温度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采访下了不少功夫,但从文本呈现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采访是探求真相的过程,写作是还原事实的过程,想要把典型人物还原好,必须精雕细刻,运用多种技法,才能把人物故事讲透彻、讲生动。

人物故事电影化

“所谓人物故事,既是通过叙写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情节较为曲折引人的事件,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2]写人物报道和拍电影一样,都需要把故事讲精彩,即故事化叙事,电影化质感。电影有叙事的铺垫、情感的高潮,写人物报道亦是如此。比如在《新“桐柏英雄”》一文中,开头就是一个大大的悬念和反差,文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人公,断臂残腿,却被村民奉为心中的‘英雄’”。人们读到这里,心里会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为啥断臂残腿还被奉为“英雄”?因而会带来非常高的阅读探究期待。文章紧接着用电影化的镜头,一点点聚焦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平民英雄。这个过程中,笔者抛出了一个个矛盾冲突场景,让冲突带动故事层层推进、波澜起伏。有矛盾冲突,就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情节越生动。比如,文中写到,一场意外事故,李健的右手、左腿都着了火,腿上发黑的骨头露在外面,上面一点肉都没有,因伤势太重,镇医院和县医院都不敢收,市里的医院只让他交了400元住院费。但他咬紧牙关,经过11次手术!整整49天不能动,硬是吓退了死神,最终保住了左腿!类似这样扣人心弦的冲突接踵而至:李健决定重新站起来,压上所有身家,还借了20万元,租赁150亩土地种植大葱,谁知道新葱上市,却卖不动!李健赔了25万元,血本无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健坎坷起伏而又始终不放弃的不凡人生历程,如同清晰的电影画面在读者眼前显现,让读者揪着心一直把文章读下去。

2021 年 7 月, 河南日报记者宋华茹、刁良梓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采访独臂村支书李健(左一)。

人物描写细节化

俗话说:“观人于微”。从细微之处能洞见人的性情和本质。一个人物是否立体,往往取决于有没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光有故事框架,没有细节展现,就像没有血肉的躯壳,人物形象无法生动、丰满、真实,可以说,细节是人物报道的生命。在《新“桐柏英雄”》一文中,当医生断言李健这辈子不可能行走时,笔者着墨于李健的纠结、痛苦与无奈,以及面对噩运的无力感,文中这样写道——从能下地开始,李健就拄拐锻炼,左脚脚尖一落地就疼得站不稳,一天到晚摔得身上青青紫紫。后来,他自制了滑轮凳子,一步一挪练走路,一步疼出两眼泪。半年多后,他终于甩开了拐杖,这时候,家里的地板砖已经被滑轮凳子硬给刮掉了一层……类似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一句句贴切人物的话、一个个宛如场景再现的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撞到了读者心坎上。

人物语言平民化

新闻故事化对写作语言也有很高的要求,语言表达不但要真实准确,还要生动,与人物的身份相衬,这样才能使新闻作品具有感染力,更有助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如《大山深处播火人》一文中,每个新学期开学,黑虎庙小学的老校长都会因教师不够要不要开学而发愁。老校长看中刚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是自己的学生,他没有过多劝说,而是带张玉滚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老校长说:“玉滚,泥巴砖头垒个灶台,顶多能用个十年八载。咱们教学生认的每个字,他能用一辈子。你要不来,这个班就开不了台,孩子们就得上山放羊去。”老校长以情感人,先让张玉滚联想到自己的过去,触景生情,接着说的不是高大上的“为国育才”这样的话,而是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大实话,以“泥巴砖头垒灶台”这样老百姓熟悉的场景做比喻,具体、深切、感人,让人感同身受,也让张玉滚放弃去大城市闯荡、一心扎根贫瘠乡村的决定更加触动人心。

人物特点具象化

每年年终岁尾盘点时,总会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流行语让人难忘。人物报道的写作同样如此,也可以用标志性的词语展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反复强调,让人物形象具体可感。人物通讯的魂就在于能否抓住人物本身的特点,让人物特点具象化。比方说,我们采访李健的时候,就抓住了人物身上“强”这个特点,用他自身的残疾与精神上的强大,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强人”也成为这篇文章的总基调和内在逻辑线,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李健身上这个特点闪亮而饱满。

三、需要避免的误区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的首要职责,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看到有些记者在写作中为了增强故事性,会虚构一些情节,设计一些细节,这显然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所以,讲有温度的人物故事,尤其要牢固树立新闻意识,不能为了故事而故事,不能为了温度削弱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在人物典型的选择上一定要顺势而为,选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一定时代价值的人物典型,这些典型要可信、可亲、可学,不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更不能为了博取眼球选择一些“离奇”人物。

四、结语

经《河南日报》报道的张玉滚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他还是感动中国人物,李健则是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模,曾被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接见。可以说,这两个有温度的人物故事得到了社会认可,取得了一定成功。

可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讲好了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才有助于提高媒体竞争力、影响力。一篇篇有温度的人物报道如同闪亮的繁星,必将成为社会发展大潮中一抹亮色,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注释

[1]刘汉俊.把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奉献给人民[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ll/2016/04-19/7840438.shtml.

[2]玉兴.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7.

12.17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