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财经v
想不到吧?泡泡玛特又火起来了,还火到了海外。
近日,泡泡玛特旗下人气 IP LABUBU 的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抢购风潮。从美国芝加哥密歇根大道门店外消费者排起的长队,到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日本原宿等地的抢购热潮,LABUBU 展现出了超强的市场号召力。
这股热潮不仅体现在线下门店,线上数据同样亮眼。七麦数据显示,4 月 25 日,泡泡玛特 APP 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一日之内跃升 114 个位次,成为免费总榜第四名。这一成绩标志着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线上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吸引力也达到了新高度。
其实,泡泡玛特的热度“回春”,在其业绩报告中早有充分体现。
IP生态成熟,业绩持续向好
在潮玩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泡泡玛特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强大的 IP 生态,一路披荆斩棘,业绩持续飙升,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4月22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公告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过去一年,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就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024 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实现营收 130.4 亿元,同比增长 106.9%,经调整净利润 34.0 亿元,同比增长 185.9%。其中,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 375.2% 至 50.7 亿元,收入占比从 2023 年的 16.9% 大幅提升至 38.9%。
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强大的IP孵化能力,旗下自有 IP 矩阵堪称豪华,Molly、Dimoo、SKULLPANDA 等 IP 早已在潮玩爱好者心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 Molly 为例,这个诞生于香港插画师 Kenny 手中的小女孩形象,凭借其标志性的撅嘴和大眼睛,自 2016 年与泡泡玛特合作推出盲盒以来,便迅速走红。 2024 年,Molly 为泡泡玛特贡献了极为可观的营收,成为品牌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无独有偶,2024 年,DIMOO WORLD 实现营收破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些 IP 不仅在产品设计上独具匠心,更在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塑造上下足功夫,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建立起高度的品牌忠诚度。
除了自有 IP 的深耕细作,泡泡玛特全渠道销售网络的布局也为其业绩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在线下,泡泡玛特的门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球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450 家线下门店和 2300 多台机器人商店,构建起了庞大的线下销售网络;在线上,通过线上抽盒、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互动等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泡泡玛特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品牌影响力扩展至全球。
总之,泡泡玛特凭借成熟的 IP 生态和全渠道销售网络,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向好,正逐步从一家产品公司向 IP 公司成功转型,而这条路任重道远。
辉煌、低谷、崛起,起起落落
泡泡玛特并非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过去两年时间,其迅速经历了从“辉煌—低谷—崛起”的全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与挑战。
回首往昔,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高开超100%,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其成功上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一时风光无限。好景不长,一年后,泡泡玛特陷入了股价大幅下跌、业绩增长承压的窘境。
据了解,2021年、2022年泡泡玛特股价合计下跌75.91%,短短两年时间总市值蒸发超七成。特别是2022年10月底,公司市值较巅峰时期减少超90%,摇摇欲坠。此外,2022年泡泡玛特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2%,其会员复购率也出现了下降,还面临着库存攀升的问题。
究其衰败原因,市场竞争的加剧首当其冲。随着潮玩市场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泡泡玛特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盲盒新鲜感难以持久,使得以盲盒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泡泡玛特,收入和利润受到严重冲击。
如今,泡泡玛特通过强化头部IP影响力、拓展产品品类、挖掘海外市场,重回增长轨道,但未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潮玩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传统玩具企业凭借在制造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厚底蕴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强势进军潮玩领域。
它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在价格竞争上给泡泡玛特带来了巨大压力。例如,一些传统玩具巨头推出的潮玩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比泡泡玛特同类产品低 20% - 30%,这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TOP TOY、52TOYS等新兴潮玩品牌也在不断创新求变,以独特的设计和新颖的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有的品牌专注于小众文化领域,打造出极具个性的 IP 形象,精准定位特定消费群体,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些新兴品牌的崛起,进一步瓜分了本就有限的市场份额,让泡泡玛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如此看来,泡泡玛特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再到崛起的曲折历程,如今虽业绩亮眼,但未来增长仍充满不确定性。
猛攻海外市场,能否守住狂飙奇迹?
在潮玩行业的全球版图中,泡泡玛特正全力冲刺,猛攻海外市场,试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求一个稳增长的答案。
泡泡玛特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营收同比飙升超100%,以及短短24小时 APP 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这样的成绩,无疑彰显了泡泡玛特海外扩张的初步成功。但在这耀眼的数据背后,实则暗藏汹涌。
首先,海外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潮玩的审美和喜好存在差异。如欧美消费者对“可爱”形象的喜爱程度不及亚洲,审美更偏好炫酷、动感、狂野的IP形象,这对泡泡玛特的IP设计和产品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尽管泡泡玛特在国内已建立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在海外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相对较低。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等差异,也可能影响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销售。
再有,随着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扩大,吸引了更多竞争对手的关注。传统玩具巨头如美泰、孩之宝等,以及当地新兴的潮玩品牌,都可能加大市场投入,争夺份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性、经济政策、贸易关系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也影响泡泡玛特产品的进入和成本。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泡泡玛特尝试将潮玩从商品载体升维为跨文化对话符号,孕育真正的全球文化消费新物种。
一是,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二是,在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的渠道与方式,深耕本土化运营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招聘熟悉当地市场、具备丰富营销与运营经验的人才,组建本土化的运营团队;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IP生态体系,打造决胜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已取得战略性突破,然而其全球化征程仍布满荆棘。登陆美国市场仅仅是战略布局的第一站,未来需持续深耕内容创新、用户运营与本地化适配,方能在文化消费赛道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质变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