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杭州95后,她把公司「波形智能」卖了_资讯_鲸平台
杭州95后,她把公司「波形智能」卖了
2024.10.29 19:28 投资界
接受被收购的命运

文|投资界

一家明星创业公司选择了卖身。

故事的主角是大模型明星公司波形智能(AIWAVES),起因是创始人姜昱辰在社交媒体上将个人签名更新为“now at OPPO”。很快,OPPO收购波形智能的消息流出。

后来,波形智能向界面新闻确认被收购消息,但表示“产品和公司仍在正常运营,均不受影响”。更进一步信息显示,此次收购后,包括创始人团队在内的多位核心成员已集体入职OPPO——一年前,这个集结浙江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等学霸的团队在杭州开始创业。

这一幕是当下中小创业公司卖身的缩影,也是大厂流行买下团队的写照。

杭州95后带队创业把公司卖了

出生于 1998 年,创始人姜昱辰今年仅仅26岁。

她本科毕业于大名鼎鼎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此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攻读博士,师从国际著名学者Ryan Cotterell,专攻自然语言生成方向。此外,姜昱辰还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过大语言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图片来自即刻)

这些经历让姜昱辰很早就有了创业的念头。为此,她想过做AI留学文书写作、尝试过侧重于数据分析的新闻聚合器,但都未能成功。直到2022年底,AIC在全球大爆发,姜昱辰等到了时机。

“这是一个相当industry-ready的时刻,我们觉得必须要抓住机遇做点什么。”她在日后的一次媒体采访中说。

很快,姜昱辰回国,并找来两位校友——余腾、周王春澍。余腾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曾任美国上市公司掌门教育(ZME)联合创始人兼营销高级副总裁;周王春澍本硕毕业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博士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曾有微软亚洲研究院、字节AI Lab、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AI2)等平台的从业经历。

2023年3月,波形智能正式诞生。姜昱辰任CEO、余腾任COO、周王春澍任CTO,新公司选择了创始团队最擅长的长文本生成方向。

浙大校友创建的基金藕舫天使给姜昱辰团队送来第一笔钱,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完成数百万元的种子轮融资。随后波形智能就与浙大团队联合推出中文内容创作大模型Weaver,应用于小说创作、营销文案设计、短视频脚本撰写等领域。

这一度被认为是AI在内容创作垂域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前,姜昱辰团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LPA(Life-long Personalized AI),提倡“让 AGI 更好地服务每一个个性化的人”。作为网文资深爱好者,姜昱辰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产品,主攻网文。

“网文听起来可能没有那么fancy,但实际上它触及了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和需求。”求学时期,姜昱辰曾做过中英小说翻译,这让她看到了出版行业的价值,并认为“整个产业其实亟待被AI革新”。波形智能也朝着这一方向前进。在Weaver推出不久后,面向C端用户的小说写作产品“蛙蛙写作1.0”基于此发布。

(蛙蛙写作官网界面)

2024年1月,波形智能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西湖科创投、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知名天使投资人费革胜、老股东藕舫天使等跟投。

半年后,“蛙蛙写作2.0”发布,此时的蛙蛙写作已经能实现从小说到剧本再到视频的全链路内容创作。上线一年,根据官方公开数据,这一应用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30万,生成近200亿字的文本,付费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时长超过6小时。

但没想到,如今突然传来了波形智能“卖身”的消息。

OPPO为什么要买?

背后的收购方OPPO浮现了出来。

在此之前,这家手机大厂已经密集在AI落子。去年11月,OPPO正式发布自主训练的个性专属大模型与智能体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来到今年初,宣布70亿参数的AI大模型在手机端落地;随后OPPO 1+N智能体生态战略就接连发布。彼时,波形智能刚拿下第二轮融资不久。

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直言:“今年不做大模型的手机厂商一定没戏。”

然而,要做基础大模型训练,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需求非常大,尽管OPPO已经有了一定成绩,但比起花更多时间与资金自研,收购一个渐趋成熟、并已经做出产品的团队来拓宽AI领域,相对来说更为省心。

这与不少互联网大厂收购案的逻辑似乎如出一辙——通过买下一个团队,进军一个市场。

目前的消息流出,在OPPO收购波形智能后,CEO姜昱辰、COO余腾、CTO周王春澍等核心团队成员几乎全员入职OPPO。换句话来说,OPPO买来的不只是一个初创公司,而是一批顶流人才。

这可能是国内大模型赛道一个不易察觉的转折点——被收购。正在国内几家头部大模型公司接连融资之时,国外已经出现了大模型收购潮。

今年3月,微软以6.5亿美元买下一只独角兽Inflection AI;很快,亚马逊收购了Adept AI;8月,谷歌以25亿美元估值买下大模型独角兽Character AI。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家公司被收购后,关键人物和不少员工都被收购方纳入麾下。

回到国内,这一幕也许正在开始。

接受被收购的命运

买下一个团队,正在成为大厂的新选择;卖掉公司,也开始愈发被创业者所接受。

截至发稿前,波形智能的最大股东是由姜昱辰、周王春澍、余腾三人控制的杭州无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股权穿透来看,实际控制人还是CEO姜昱辰。

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波形智能被收购后仍然相对自由,姜昱辰和团队也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继续运作,无疑是这家年轻公司不错的归宿——一方面不仅能够避免在融资市场上继续挣扎;另一方面,将公司融入手机大厂的生态中,还能获得更多资源加持,两款明星应用也能更大规模进入市场。

事实上,这一幕同样摆在了大多数创业公司的面前。

不久前,“一块医药”被医药电商“药师帮”以10.35亿元收购;更早一些,融到天使轮的耳机品牌Oladanc选择卖身字节跳动....卖身大平台,此时也是对创业的一条延续办法。

当中逻辑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IPO阶段性收紧,留给初创公司的退出口径愈发狭窄。于是随着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政策推出,早有一批IPO失利企业改变姿势,自降身价,期待被上市公司买下。

另一方面,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4上半年我国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3033起,同比下降37.6%。融资寒冬下,一批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公司仍困于生存线,迫切需要现金流,而一级市场整体融资捉襟见肘,融不到钱的公司开始集体选择卖身,避免走向最后的倒闭境地。

以退为进,卖掉公司并不是失败。回想2013年,张楠创建的图片分享交流社区图吧被今日头条收购,随即她进入字节,日后带队推出了抖音,缔造了抖音崛起传奇。

形势比人强,这一幕值得当下的创业者深思。

25.1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