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张继科涉赌欠债事件持续发酵。
昨天(4月3日),张继科代言过的品牌纷纷与其“切割”。安踏、舒肤佳、一汽丰田、燕京啤酒等多家张继科代言过的品牌已删除相关宣传物料。3日中午,张继科曾经代言的保健品品牌诺特兰德发声明称,即日起终止与张继科的一切合作关系。
此前报道↓↓
删除!下架!知名品牌:终止和张继科所有合作
昨晚19时许,“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公众号发文,“张继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
要查清有没有人违法犯罪
要查清有没有人造谣诽谤
要查清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随后相关词条冲上热搜榜
今早仍占热搜榜榜首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评:
“张继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
↓↓
“巨额赌债”“女星私密视频”“敲诈勒索”……当这些关键词集合到一起时,一场流量的狂欢已然开始。“搬来小板凳吃瓜”是网友的普遍心态,网友可以有,但有关部门不行,切实肩负起职责,才能扫清网上的一地鸡毛。
要查清有没有人违法犯罪。这些热词个个涉嫌违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民不举官不究”的范畴,查清违法犯罪行为到底是否存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有关部门对已经查清的尽快公布,没有查清的尽快行动起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会因为“特殊身份”而被网开一面,该严惩的严惩,该澄清的澄清,这是大家对公平正义最质朴的期许,这份期许理应被满足。
要查清有没有人造谣诽谤。违法犯罪自然不能被放过,造谣诽谤当然也不能被容忍,查清事实才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没有人应当遭受不白之冤,是不是“实锤”也不能听一面之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不休的时候,就应当有权威部门站出来,用证据确凿的事实定分止争,如有谣言,定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这是我们对秩序最真挚的向往,这份向往理应被回应。
要查清有没有人浑水摸鱼。每有“热点”,必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有的嘲讽谩骂充满暴戾之气,有的趁机编造虚假信息收割流量。这些乱象有如“借尸还魂”,在一次又一次的“热点”中死灰复燃,网友已经忍的太久,必须严查严管。所谓“网络热点”就应当在法律与秩序的轨道上归于平寂,让所有人在惩恶扬善的“大结局”中收获安心,这是所有网友的心愿,这个心愿理应被实现。
对此事网友议论纷纷
网友表示必须查,给大家一个交代
律师:若爆料属实
张继科或涉多项违法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保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如果这次事件为假,那爆料者的行为明显就构成了名誉权侵权,甚至再严重一点,可能构成了诽谤罪。
而如果爆料为真,赌博本身就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张继科将会面临相关处罚;而拿着私密的视频提供给相关方,也属于违法行为,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侵犯个人隐私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最基础的民事责任,同时也将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
该事件是否构成敲诈勒索?杨保全称,“因为债主要债时,用到了相关视频,而当事人被界定成敲诈勒索犯罪,如果张继科与相关的债主有合谋行为,可能就构成了共同犯罪。”
另据北京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说,如果用自己的私密视频来抵债或者抵押,这种情形不构成违法犯罪。但是如果涉及到他人,比如男女朋友一方用双方的私密视频来抵债或者抵押,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人民文娱:
不要让女性成为话题焦点!
人民文娱对“张继科事件”评论道,且不论涉赌、欠债等行为是否属实,但这个事件中的某些风向和评论真是让人愤怒。
首先,传播、泄露他人隐私就已是侵权行为,我们坚决抵制和谴责。其次,部分网友在评论区叫嚣着“求视频”“求资源”,甚至还有人回复“看过,加微信”,借此骗钱牟利。同时,还有人提出类似“受害者有罪”、“完美受害者”等论调,不怀好意地将无辜者推向风口浪尖,不仅彻底带偏了舆论,也给他人造成了二次伤害。
为什么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女性总是成为话题焦点?我们都关注着事件水落石出的时刻,也希望那些不怀好意的评论适可而止,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违法违规的事情上,而不是在其中起哄、揣测、聚焦隐私。
在这件事情上,女性不该成为话题焦点,更不该成为被评论、被审判的对象,她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景甜社交账号被暖心评论刷屏
与此同时,张继科事件中的受害人景甜女士的社交账号被暖心留言刷屏,网友纷纷留言安慰景甜。
“别害怕,你没错,你是好女孩”“姐姐别怕,你什么都没错,错的人别人。”“不要被任何人影响,你是最好的你。”……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安慰景甜,心疼她,鼓励她“未来仍是光明的”。还有很多网友点赞这些安慰的话语,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