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以“务实”为基调的腾讯视频,如何每年做好100部剧?_资讯_鲸平台
以“务实”为基调的腾讯视频,如何每年做好100部剧?
2023.06.20 10:58 沐云

基于后疫情时代市场与用户的变化,孙忠怀用16个字总结了内容创作的大趋势——培根铸魂、情感共振、审美升级、内容为王,以“务实”态度致力于每一个作品的品质提升。

“今年突然涌现出的爆款佳作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行业长久以来的积累和爆发,是对常识和理性的回归。”

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举办的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发表《还有无数朝霞,尚未点亮我们的天空》主题演讲,讲述腾讯视频对行业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容生产的长远谋划。

立足剧集——这一“最普世的文艺消费品”,腾讯视频将主要目标锚定在了“每年做好100部剧”,“务实”则是孙忠怀对腾讯视频团队整体基调的概括。那么,以“务实”为基调的腾讯视频要如何做好每年的100部剧?从此次孙忠怀的演讲中或可找到具体的答案。

有趣的是,此次影视年度发布上,现场展示的演示文稿是由AIGC技术制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人工智能的图像生成能力,并进一步打开AIGC作为前沿技术在视频领域应用的想象空间。

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营造出了一种独自踏上征途的孤独少年感,极为贴合创作者“孤独”的创作状态。

从根本上来看,电视剧艺术是讲故事的艺术。近年来,主流的视频平台包括制作公司都在强调讲好故事的重要性。对于创作中不可避免的孤独,孙忠怀是这样理解的:“要忍耐长久的孤独,以换取偶尔的欢愉”。

▍价值标准更“务实”,剧集是“最普世的文艺消费品”

经历了漫长的行业调整期后,深耕内容的长视频平台,在2023年尝到了甜头。

豆瓣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漫长的季节》《三体》《狂飙》等8部剧超过了8分高评分,全网追剧热潮甚至击破圈层,上升到了社会公共议题。国剧质量明显提升,被视作行业趋好的一大表征。

“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孙忠怀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腾讯视频已经实现了连续4个季度的盈利,这让平台“更加有勇气探索未来”。

腾讯视频的内容重心押在了剧集身上。如孙忠怀所说,腾讯视频所有的内容品类中,剧集是核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世的文艺消费品”。因题材的广泛性、内容的便捷普及性、观看成本低,它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受众。

做好剧集,离不开“务实”,也离不开“返璞归真”。自2021年提出“成为艺术与科技驱动的视频娱乐引领者”愿景,腾讯视频持续升级内容创作理念、革新内容生产方式,始终把“务实”的态度放在创作端与用户端上,“科技是平台的基础能力,艺术是平台的精神内核”。

事实上,作为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一直对科技偏爱有加。在此之前,腾讯视频长期投入大规模视效技术运用,把虚幻引擎、动态捕捉、实时渲染等新技术运用在动漫和剧集创作中,今年的爆款剧《三体》以“古筝行动”名场面开创国产科幻之先河,《斗罗大陆》《吞噬星空》等国漫也在视效上备受观众好评。

在拥抱AIGC等前沿技术上,腾讯视频也展现出了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姿态。今年2月,腾讯研究院发布《AIGC发展趋势报告》,明确指出AIGC已经取代了PGC/UGC,成为全新的生产力引擎。在今年的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视频就曾表示将在AIGC等前沿技术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将AIGC技术应用于影视创作中。

科技之外,腾讯视频的艺术驱动也在“落到实处”,最为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对好内容评判标准的升级。对于一个视频平台来说,内容评价标准代表了平台的价值取向,和对内容的追求。孙忠怀提到,过去腾讯视频对作品好坏的评判标准更多考虑了财务上的成功,但与“艺术驱动”不完全一致,因此要升级和调整。

在升级调整之后,评判标准将包含艺术成就和业务成功两个维度。“上上之选是口碑与流量双丰收”,孙忠怀说,“但两者不可兼得时,一定选艺术、选口碑,艺术成就是1,财务成功是0,没有前面的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换言之,艺术成就是腾讯视频评判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内容创作更“务实”,适应“后疫情时代”行业规律

后疫情时代,在线视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泛视听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给长视频平台带来市场机遇;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来源,长视频“纳新”能力面临空前挑战。

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对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当前,观众整体审美提升,用户更加成熟、有耐心、具备判断力。受用户需求倒逼,追逐市场热点的短视行为趋少,项目更强调差异化与独特性;与此同时,严肃文学、传统文学成为影视化题材的主力军,创作团队更愿意啃硬骨头。

狂欢褪去,“简单快餐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观众需要内容更好、品质更高的“硬菜”。

基于后疫情时代市场与用户的变化,孙忠怀用16个字总结了内容创作的大趋势——培根铸魂、情感共振、审美升级、内容为王,以“务实”态度致力于每一个作品的品质提升。

培根铸魂,是在后疫情时代重建生活坐标后,要有信得过、靠得住的根与魂。

这是站在历史高度来看待文艺创作,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包括腾讯视频在内的内容创作者,必须找到“中华文明的根”,找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

情感共振,是好的作品与时代情感相契合。

孙忠怀强调,离地半尺是艺术追求,空中楼阁不是艺术追求。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幻想题材,“再恢弘的想象,也要触摸生活的质感”。这一点在今年的剧集市场已经有明显的体现,例如《三体》开创的扎根于现实主义的科幻创作思路,《漫长的季节》呈现出的生活质感。

审美升级,是内容要让观众有所获得,兼具内涵和美感。

审美高级的作品,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市场,都会获得好的口碑。显而易见,腾讯视频已经掌握了审美升级的“密码”。以《梦华录》为例,从服化道到画面场景的精致感,让内容表达也变得“有更多的层次,有更多生活的颗粒度,而不是大而化之”。

内容为王,是指逻辑自洽、没有bug的好故事,依旧是电视剧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业内共识,一个好的故事不见得可以被拍成好电视剧,但一部优秀电视剧一定以好故事为根基。

正是在“务实”的刚性原则下,腾讯视频发布了精品佳作清单,值得行业期待。据介绍,腾讯视频2023影视年度片单共公布了170部+作品,涵盖古装、年代、都市等多个类型赛道,凸显出平台拥抱多元、尊重艺术、追求精品的新方向。

▍以尊重艺术家为信仰,加速制作团队专业化转型

对在线视频平台来说,剧集不可替代,关乎生死。

这是在线视频平台商业模式所决定——只有通过作品获取更多用户,深深将用户与平台绑定,才能持续产生用户付费行为,在线视频网站商业模型才能成立。

而所有内容供给中,电视剧又是当仁不让的“大哥”。换言之,只有电视剧才是网站用户持续付费的根本驱动力。

正是在这一底层逻辑下,剧集成为各个视频平台投资最大、产出也最多的内容品类。据介绍,腾讯视频每年播出新热内地电视剧在100部、3000集左右。

那么,腾讯视频如何做好这100部剧?“务实”的腾讯视频给出的“药方”是总体提升、内容多元、增加爆款,同时减少平庸。在此背景下,腾讯视频试图以创作专业化升级为抓手,加速平台转型。

在创作端,腾讯视频对剧集制作团队的管理展开大刀阔斧的调整,幅度之大超乎外界想象——

督促制片人提升专业性。制片人审美水平的平均线决定了平台观众消费作品的平均线,因此腾讯视频致力于提升制片人的审美力、判断力和洞察力。

扩大制片人团队数量。在经历了2021—2022年降本增效瘦身后,腾讯视频目前空出了较多编制,它有能力扩大制片人团队数量,吸收更多年轻人、科班出身、有实操经验的人才。

打破制片人考核“大锅饭”。通过打破“平均主义”,让作品质量与制片人收益挂钩,给制片人足够的压力和动力。

尊重艺术家和创作。在艺术驱动战略之下,孙忠怀还提出要“把尊重艺术家当做信仰”,以信仰指导行动,并与当下的算计博弈。聚焦作品的价值观、故事核和创新点,“先别谈钱”。

此外,腾讯视频2023年初发布了自制模式、共创模式和版权模式,以全新合作模式深挖行业优质作品,孙忠怀也在演讲中重点强调,“无论哪种模式,都欢迎大家一同参与,共同贡献好剧”。

进入提质增效“新周期”的腾讯视频对未来信心充足。如同孙忠怀的演讲主题《还有无数朝霞,尚未点亮我们的天空》,腾讯视频仍在正循环的赛道上努力奔跑。对这一平台来说,“创造好内容,创造好时光”,腾讯视频的野望不止在线视频,它想深耕“讲故事这一永恒事业”,与行业共启美好时代。

14.1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