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竖屏取代横屏?媒体打好横竖视频组合拳才能霸屏!_资讯_鲸平台
竖屏取代横屏?媒体打好横竖视频组合拳才能霸屏!
2021.04.30 10:24 陈莹
如今,各大主流媒体、互联网平台、制作公司纷纷尝试制作竖屏访谈、竖屏剧、竖屏综艺、竖屏广告等视频内容。 竖屏浪潮风起,“竖屏取代横屏”的观点一时成为舆论话题。主流媒体必须做竖屏视频吗?竖屏横屏如何协调?怎样才能搭上这拨风口? 4月下旬,《传媒茶话会》对话央视网视频中心副总监兰军、四川观察总编辑岳学渊、某垂类媒体融媒事务部主任。

什么导致竖屏视频“入侵”?

不久前,话题#竖屏视频能取代横屏吗#登上热搜,截至发稿话题总阅读量已达2.2亿次。

竖屏与横屏的关系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竖屏视频大肆“入侵”用户屏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同时,主流媒体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竖屏视频布局。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央视网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向生产竖屏视频倾斜。


“去年开始,我们针对不同属性的平台,做了视频内容适配性方面的诸多尝试,如人员架构、内容供给、运营策略等。”央视网视频中心副总监兰军向《传媒茶话会》介绍说。

目前央视网在快手上运营的账号以竖屏视频为主

“竖屏体量比较大,能占到视频总量的一半。”四川观察总编辑岳学渊‍‍分享说,四川观察全矩阵是横屏竖屏视频同时生产,只要适合竖屏的都用竖屏做。


除了央视网视频中心和四川观察这种深度参与竖屏视频的媒体,还有一些媒体处在试水阶段。


某垂类媒体融媒事务部主任向《传媒茶话会》介绍,该媒体生产的同一条视频新闻直接在各平台开设的账号上分发,如自有客户端和视频号、微博、百家号等。“因为人手不足,没有精力针对各平台的不同需求制作内容,以横屏视频为主,竖屏约占10%。”


以不久前举办的博鳌论坛为例,该媒体发布了精心制作的竖屏视频,统一设计风格、统一版式,将董明珠、王正谱等企业负责人、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现场演讲视频画面和发言精华文字结合成短小精悍的竖屏视频新闻。


“生产竖屏视频是用户习惯导致的。”在兰军看来,技术推动竖屏发展,媒体不得不考虑用户使用习惯,进而倒逼生产端适应这种习惯。


竖屏视频改变了既往接收终端和表现形式,重构了创作者、用户、平台之间的社会关系,用户接触视频的场景也被改造,从而为网络视频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


正如岳学渊所说,竖屏之争背后的核心在于用户,‍‍因为用户使用的终端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时间从电视端转移到手机端,对媒体来说,‍‍谁跟手机的适配度高‍‍谁就能获得渠道和流量。‍‍‍‍“竖屏风靡其实是用户和渠道改变的结果,‍由此‍造成媒体生产模式的‍‍转变,是用户推进了我们。”

此外,画面主体突出、易于与用户强交互,也是媒体生产竖屏视频的重要原因。


比如,《经济参考报》推出竖屏可交互财经访谈节目《其实我想说》,新华网思客推出4K交互式竖屏访谈视频《冯远征,久违了!》,新华网思客联合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推出竖屏互动视频《我们的母亲河》。

《经济参考报》推出竖屏可交互财经访谈节目《其实我想说》,用户可点击右侧功能按钮获取更多内容

竖屏取代横屏?打好横竖组合拳

横竖大战,竖屏会取代横屏吗?


非也。通过实践摸索,媒体发现,‍‍注重个人表达、需要突出个性化强的内容时,竖屏能够更贴近人物、主体更‍‍鲜明;而有些对场景‍‍对环境的描述更重要,对画幅有更高要求,‍‍甚至还要考虑拍摄机器的适配情况,这种情况就更适合横屏。


‍‍“横竖要根据媒体的前端和渠道来定,不是‘‍一竖了之’,而是横竖都可‍‍、横竖都行。‍”‍岳学渊认为,横竖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怎么拍的更好看。如何运镜、‍‍调度怎么做、使用什么画幅都需要考虑。


在他看来,‍‍竖屏不是简单地用横屏切出来的,所以在做节目形态设计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好横屏或竖屏。“当然,我们更建议前端直接拍竖屏。”


据兰军介绍,在央视网,评论、直播等交互性更强的内容侧重竖屏表达;而纪实类内容、需要突出现场的内容以横屏为主,以此突出故事完整叙事、要素齐全。“做带货直播、新闻事件直播时竖版更好,诉求就是体现更好的交互效果。”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央视网发起的竖屏直播场次占比达到50%。


“短视频崛起、用户新使用习惯的养成,是推进竖屏内容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兰军看来,竖屏与横屏不是技术上的替代关系,也不是行业演进规律造成,而是人们观看习惯的多样化需求造成的,竖屏满足碎片化、情绪化观看的需求,横屏满足沉浸式、多信息量的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长、深做横屏,短、快做竖屏,打好组合拳。”这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央视网的视频发展策略。


“与其争论横竖,不如更早洞察用户需求、适应用户需求。”正如兰军所说,未来主流媒体可能会逐渐分出梯队,当下无论是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还是纸媒、网媒都在一个赛道上,只有最先察觉并跟随趋势的媒体才能冲出来。

如何制作好竖屏短视频?

从操作层面上来说,横改竖是媒体比较常用且简便的操作方法。当前端提供横屏素材时,通过裁剪、加边框等改造成竖屏格式。


以近两天“熟鸡蛋返生”的热点新闻为例,四川观察及时跟进,通过套用模板、横屏改竖屏的方式生产了一条熟鸡蛋返生作者在镜头前痛哭的竖屏视频,在几个平台同步投放该内容,在抖音上这条视频的播放量高达204万。

四川观察将横屏视频改造为竖频、添加标题字幕的方式,使人物主体更突出

四川观察总结出两个竖屏短视频的生产秘诀:‍‍‍


一是‍画面要有节奏感。无论用户是否打开背景音乐,视频画面本身就要具备节奏感和美感。‍‍


二是画面‍‍重点要突出。需要表现主人公时,视频前几秒就要让其以大屏的方式出场,这样用户才能get到点,否则他们根本不会继续看下去。‍‍


当下,互联网平台加速跑马圈地,竖屏内容生产的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需要正视的是,目前竖屏视频更多偏向娱乐化、生活化内容,新闻资讯类、教育类等具有正向引导功能的视频内容占比相对较少,优质内容相对匮乏。相比而言,有专业技术团队协作的媒体在内容选取、拍摄、剪辑等方面更具优势。

18.1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