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独家」综合编辑;来源:温州发布、南昌发布、澎湃新闻、国家广电智库(作者:王小溪)等
地市级媒体融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地市级媒体融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6月28日,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在整合报业广电两大集团资源基础上成立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标志着温州新闻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温州市委市政府唯一新闻客户端,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的温度新闻客户端,同步启动品牌升级行动。
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分别与一批央媒省媒——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平台、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平台、巨量引擎、每日互动等头部平台,以及温州市直部门、温州市属国企签订合作协议。
6月26日上午,南昌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同步上线了“洪观新闻”客户端。
南昌市融媒体中心依托南昌日报社组建,实现南昌日报社和南昌广播电视台的内容整合、服务融合、用户聚合,构建“1+2+12+N”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其中,“1”是指市融媒体中心,“2”是指南昌日报社、南昌广播电视台,“12”是指1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N”是指市直单位新媒体、市属企业新媒体以及市域其他新媒体,打造新媒体传播新格局。
“洪观新闻”客户端以“南昌头条”客户端为基础,整合“爱南昌”“掌上南昌”客户端,聚合市属两家新闻媒体资源,汇集了全市县区、委办局、重要机构等186家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做到“全市一张网,对外千条线”。
以南昌日报社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南报应用”平台为基础,南昌市融媒体中心重点依托南昌日报社、南昌广播电视台现有的技术力量,成功打造了“洪观云”采编技术系统,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市直单位新媒体的策、采、编、发业务全面接入,成为具有新闻生产指挥调度、采编播控、移动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采编技术系统。
南昌市融媒体中心重点对采访、编辑两大板块进行了机构整合和流程优化,打通南昌日报社、南昌广播电视台采编资源和内容产品渠道,形成“1朵云、1中心、3平台、N接点”的新型融媒体工作架构,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传播的跨媒体业务协同机制。
4月28日,上饶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据悉,江西省在2023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级融媒体中心改革,实现全省各设区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全覆盖。
2022年4月,江西省抚州市、赣州市、萍乡市3个设区市纳入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数量占全国的1/20。到2022年9月,江西省3个试点市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按照“中心+集团”“事业+产业”的改革方式,建立了市级融媒体中心、市(文化)传媒集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化运行的运行模式,全面完成了人员机构整合、采编流程改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等任务。
4月10日上午,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大会召开。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揭牌和“景迈山”新闻客户端上线。
3月24日,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佛山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挂牌仪式。
中心(集团公司)整合原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佛山人民广播电台、佛山电视台、珠江时报社、珠江商报社和市内其他国有媒体资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一体化运作,重塑全媒体组织形态和管理架构。
2月21日上午,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金华市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据悉,新成立的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市传媒集团)整合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大平台,以新闻的力量高水平服务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
2月18日,吉安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吉安市委副书记肖玉兰指出,市融媒体中心要以挂牌成立为新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主流”上下功夫,在“新型”上求突破,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2月16日,驻马店市融媒体中心挂牌。
据悉,新成立的驻马店市融媒体中心占地3000多平方米,包括指挥调度大厅及影视外采基地、影像中心、演播室等配套设施,配备指挥调度系统、移动采编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智能媒资系统等九大系统,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平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重大宣传活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构建“新闻+党务政务+服务+商务”综合移动平台和主流媒体矩阵。
2月1日上午,由来宾日报社和来宾市广播电视台两家市属媒体整合组建的来宾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来宾市融媒体中心被列为全国60个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来宾市成为了当前全国唯一的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均被列为全国融媒体中心融合改革试点市。
揭牌仪式当天,“来宾融媒”APP同步上线。
除此之外,2023年1月,还有丽水市、呼和浩特市、嘉兴市、新余市等地市级融媒体中心相继挂牌成立。
其中,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于1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
据了解,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整合原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丽水广播电视集团的优势资源,合力打造集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
1月9日,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挂牌成立。
新成立的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整合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大平台,打造全新的“读嘉”新闻客户端。
就在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成立的同一天,新余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这是继萍乡、抚州、赣州后,江西省第4家揭牌成立的市级融媒体中心。
新余市融媒体中心由新余日报社、新余市广播电视台组合而成,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两微一端”等各类宣传文化传媒资源,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1月7日,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2022年4月,呼和浩特市入选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城市。按照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城市建设要求,整合呼和浩特日报社、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新闻网,组建了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
揭牌后,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将通过全链条策划,全流程管理,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共通,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试点第一年,2022年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成立情况一览
2022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曾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要求“聚焦深化改革、深度融合目标,研究制定推进试点建设的具体举措,细化建设项目,明确任务书、时间表,扎实推进,确保实效”。
试点名单是2022年4月确定的,之后,地市级媒体融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2022年,多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其中有采用“报台合并”模式的,也有报台分别成立融媒体中心的。
2022年的最后一天,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传媒集团)揭牌仪式举行。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传媒集团)整合原烟台日报社、烟台广播电视台组织架构、宣传业务、经营创收等,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其中,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整合采编资源,拥有报台网微端全媒体矩阵,从组织架构、运行平台、业务流程三个维度推进深度融合。
烟台传媒集团整合经营资源,对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拓展经营领域,加速布局培育富有潜力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四梁八柱”,形成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良好局面。
2022年12月26日,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挂牌、学习强国永州平台上线仪式分别在永州市广电大厦和永州日报社举行。
永州市融媒体中心作为全国首批60个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也是2022年湖南省唯一一个试点单位。
2022年12月22日,酒泉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
至此,甘肃省除省会城市外,所有市州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完成机构整合并挂牌成立。
2022年3月以来,甘肃已有定西、张掖、金昌、武威、白银等地陆续挂牌成立融媒体中心。
从2022年3月3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第一个挂牌成立,到2022年12月22日酒泉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甘肃省用10个月时间,实现了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其他市州全部成立融媒体中心的既定建设目标,建设速度在全国领先。
2022年12月20日,由雅安市属党报和广播电视媒体整合组建的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整合后的雅安市融媒体中心保留雅安日报社和雅安广播电视台的名称和呼号。
据介绍,雅安市融媒体中心将在办好原有的雅安日报和雅安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新雅安”客户端,将其打造成市委、市政府专属的集新闻资讯、应急广播、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党建服务等于一体的平台型综合移动客户端,建设雅安“网上属地”。
2022年12月9日上午,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新成立的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整合原报社与广电的优势资源,将现有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和网站合五为一。
2022年11月28日,在整合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基础上组建的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衢州传媒集团)正式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浙江2022年开启新一轮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大幕后,成立的首个市级融媒体中心。此前,绍兴、湖州已于3年前完成浙江省第一轮市级媒体融合。
衢州市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媒体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推进办,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协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媒体融合工作蹄疾步稳。
在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前两个月,衢州已先行将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和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的新媒体编辑部集中办公、融合采编,并共同设计研发新的三衢客户端。
三衢客户端已于2022年11月28日正式上线。
2022年11月8日,广西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钦州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
钦州市融媒体中心坚持“项目为王”,整合广西上市高科技第一股润建股份,策划钦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服务平台、钦州(浦北)农产品数字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陆运河元宇宙项目。
与此同时,钦州市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生态圈,擦亮“有福有财”“小海豚”自有品牌,“宣产销”一体化助力大经营破壁出圈。
2022年9月15日,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揭牌仪式在康巴什举行。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由原鄂尔多斯日报社、原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为市委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2022年9月4日,江西省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市文化传媒集团揭牌成立。当天,“赣南红”客户端同步上线。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由赣南日报社(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赣州市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为赣州市委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归口赣州市委宣传部管理。赣州市文化传媒集团由赣南日报社(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赣州市广播电视台的经营性资产整合注册成立,列为正处级的市属国有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负责运营市融媒体中心、赣州市文化传媒集团所有经营性资产,以现代化传媒集团的健康发展反哺新闻事业的提档升级。
2022年8月29日,贵州省毕节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至此,毕节市两家市级融媒体中心(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毕节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
与很多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报台合并”模式不同,毕节市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关要求,结合毕节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了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毕节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2022年8月26日,甘肃省白银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将着力构建“报台网微端”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银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2022年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据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以原昌吉日报社、昌吉广播电视台为主体整合组建而成,为昌吉州党委直属事业单位。
2022年7月1日上午,邯郸新闻传媒中心、邯郸新闻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新邯郸”客户端2.0版上线启动。
邯郸市整合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成立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和邯郸新闻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幅精简中层干部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由22名精简至10名,中层干部由199名精简至154名,内设机构由88个精简至49个,编制职数和内部机构实现大幅“瘦身”。
2022年6月22日,江西省抚州市融媒体中心、抚州市属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江西省抚州市行政中心举行。从2022年4月21日被确定为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到此次揭牌成立,抚州市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据悉,抚州市融媒体中心由抚州日报社、抚州市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为抚州市委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归口抚州市委宣传部管理。成立后,抚州市融媒体中心将探索构建市级融媒体大数据资源库,实现融入“一朵云”、共建“一个端”、织就“一张网”、形成“一盘棋”的媒体融合战略新布局。
2022年6月13日,湖北省荆门九派通传媒中心(荆门九派通传媒集团)揭牌仪式举行。
荆门九派通传媒中心(荆门九派通传媒集团)由荆门日报社、荆门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成立后将以全国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稳步推动市级媒体整合资源、融合服务、聚合用户,着力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地市级新型主流媒体。
2022年5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整合了红河日报社、红河广播电视台、红河网等媒体资源,单位性质为州委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构建起全媒体采访、数字媒体编辑、技术研发等30个内设机构,实现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采编力量有效整合。
3家媒体原有的新媒体平台共计24个,工作领导小组取舍衡量后,痛下决心关停了影响力较弱的十多个平台,集中人财物全力构建起以“云南红河发布”系列新媒体平台为核心的11个新媒体平台。3家媒体原有的300余名干部职工经过重新“选岗就业”,安排到州融媒体中心的30个内设机构。以岗位奉献、绩效考评、动态管理为核心的薪酬管理体系和工作业绩与绩效考核正向统一的激励机制同步建立。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实行全员绩效管理,首席记者工资可超过中心主要领导。
2022年4月18日,湖北宜昌三峡新闻传媒中心(宜昌三峡新闻传媒集团)揭牌仪式举行。
宜昌三峡新闻传媒中心(宜昌三峡新闻传媒集团)由三峡日报社、宜昌三峡广电台组合而成。
宜昌三峡新闻传媒中心以新闻事业发展为主,为市委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宜昌三峡新闻传媒集团以产业发展为主,为市属国有文化龙头企业,探索新形势下的全媒体多元化经营之路。
2022年3月22日,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整合嘉峪关日报社、嘉峪关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以及政府发布平台管理职责,建成融主流宣传舆论阵地、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舆情监测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2022年3月3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成为甘肃省首个市级融媒体中心。
3月中旬,甘肃张掖、金昌、武威也陆续挂牌成立了市级融媒体中心。
▍地市级媒体融合进入快速推进期
根据去年印发的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已开展一年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60个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中,已完成机构整合接近90%。
地市级媒体在央、省、市、县级媒体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其融合转型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主流舆论阵地、权威新闻信息渠道、数据和业务枢纽以及综合型服务平台,有的还嵌入了党政资源,承担社会治理职能,承载多元融媒业态。
以集约模式重构媒体力量,机构间“大融合”成为主要趋势。
实施方案中,鼓励地市级媒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区域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意味着给予地方充分的创新探索空间,不搞“一刀切”。
在具体实践中,基于地市一级媒体市场普遍规模体量不大,媒体机构数量多、力量分散、结构不合理且营收能力欠佳的现实情况,地市级媒体大多选择了机构全面整合的“大融合”路径,而非机构内调整的“小融合”,以集约模式统筹媒体发展。
部分地市级媒体进一步寻求体制“松绑”,整合经营业务,探索企业化运营。
如绍兴市整合绍兴报业传媒集团、绍兴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组建了绍兴市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考核、监督。
有的地市进一步打破传媒产业板块分割格局,整合资源。
如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于2018年就整合了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京剧院、团市委宣教中心等11家文化宣传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发展。
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保证,融合改革推进有力的地市均得到了高位推动的保驾护航。
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敢融、真融才能见实效,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机构重组不畅、存量资产呆滞、人员转隶复杂、历史遗留欠账等问题,因地制宜走稳走好特色融合发展道路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拿出决心、科学谋划。
通过充分了解、剖析存在的问题,从自身条件出发找准优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从高位推动政策落实,部分地市已经顺利过渡并取得了发展成效。
曾经身处困境的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台,在与齐齐哈尔日报社等媒体共同组建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后,经过多年融合发展实现了因“融”而兴,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市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发展实践入选“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地市级媒体加速将资源配置的重心向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端倾斜,全面挺进主战场、占领新阵地。
它们不断突破传统媒体框架,“新闻+政务+服务”落地施行,以新型传播渠道为支撑,力图实现公共传播与产业经营的双突破。
与此同时,央、省、市、县级媒体联动协同体系开始探索建立。
2023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示《市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技术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市级融媒体中心与省级媒体技术系统、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和外部平台互联互通的技术能力。
媒体融合要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让信息连通起来,让新闻、政务、服务和商务这四大板块连通起来,同时,让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对应的中央、省、地市、县这四级信息和服务连通起来,这才是媒体融合真正的意义。
可以预见,未来广电媒体将在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中,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