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这届冬奥,背后藏着哪些生意?_资讯_鲸平台
这届冬奥,背后藏着哪些生意?
2022.02.14 16:32 鲸平台智库专家 卫明

观点来自首席商业评论 创始人 卫明

01 这届冬奥会,赞助商都有谁?  

最近,冬奥圣火被点燃,全球的目光再次投向北京,24节气的倒计时设计、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冲上微博热搜,这届冬奥会惊艳开场,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开幕式当晚,国家代表队的羽绒服就吸引了观众,不少人在朋友圈纷纷求同款,足以证明冬奥会的种草能力。作为全世界关注的赛事,冬奥会背后的赞助商都有谁?

早在2017年2月,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计划便已正式发布,近四年的时间,北京冬奥组委已签约了40家赞助企业。   

截至2月3日,除去13家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之后,还有45家企业与北京冬奥会达成了合作/赞助关系,快销品、教育、服装等行业位列其中,企业品牌具体划分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共11家:   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伊利集团、安踏公司、中国联通、首钢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人保、中国三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赞助商共11家: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顺鑫农业、文投控股、北奥集团、恒源祥、奇安信、猿辅导、百胜中国、盼盼食品;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独家供应商共10家:英孚教育、科大讯飞、中国邮政、华扬联众、士力架、空港宏远、三棵树、东道、良业、BOSS直聘;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供应商共13家: 普华永道、随锐集团、金山办公、一石科技、歌华有线、河北广电、丰原生物、麒盛科技、天坛家具、石家庄印钞、舒华体育、诺贝尔瓷砖、东鹏瓷砖。   

冬奥会的赞助商中不仅包括青岛啤酒等国内品牌,还包括可口可乐,英特尔,宝洁等国际大型企业。   不过这里也有个插曲,在冬奥会开幕之前,一些西方国家对这一盛会的打击也是越来越明目张胆。比如美国表态不派官方代表参加冬奥会,最近更是有美国议员指责冬奥会的赞助商支持“人口灭绝”,要求其停止赞助北京冬奥会,这些议员们宣称,倘若可口可乐等美国赞助商不停止赞助北京冬奥会,很可能会削弱拜登政府对华施压的效果。

但无论这些人出什么幺蛾子,冬奥会的影响力显而易见,品牌也不会白白丢掉这块香饽饽,《纽约时报》的文章曾指出,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和个别西方领导人叫嚣所谓“抵制”,但全球知名企业仍将出现在赛事现场,其中很多都是美国企业。   

而且,在回复《纽约时报》询问时,部分赞助商不约而同地强调专注于运动员和体育,不参与政治。   比如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以及快消巨头宝洁表示,他们关注的是运动员个体,并强调公司对各届奥运会都有投入,而非只有北京这一届。   

曾声称拒用新jiang产品的英特尔则表示,该公司将“继续确保我们的全球采购符合美国以及我公司运营所在的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法规。”   

冬奥会的赞助商们可以借助冬奥会宣传其产品,并使用奥运五环等标志,但国际奥委会同时表示,赞助商们要对全球的政治问题保持中立。   

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13家顶级赞助商已经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合同,在北京冬奥会赛场,肉眼可见循环播放着三星和奥迪等企业的广告,据说宝洁在奥运村开了一家美容沙龙;而Visa则成了本届赛事的官方信用卡合作伙伴。   

以上的种种,让美国所谓的“抵制”成了笑话,更体现出冬奥会巨大的商业价值。

02 谁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奥运会的冠名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可口可乐这家公司颇有前瞻眼光,公司带着1000箱可乐,登上了开往阿姆斯特丹的轮船。   

第一次冠名,可口可乐尝到了甜头,从此,可口可乐再未缺席过奥运会,开启了长达90多年的冠名历史,奥运冠名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开疆拓土也有很大的曝光作用,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了这个品牌。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宣传海报(1928年8月25日刊登于《北洋画报》)   

此后,Visa、松下、IBM、通用电气、三星、联想、Intel、阿里巴巴、Airbnb等一大批公司,先后加入奥运会赞助商的队伍当中。   

很长一段时间,奥运会一直是三星、可口可乐这些国际品牌的主场,21世纪以来,随着国货崛起,国产品牌如伊利、安踏等开始频繁出现在奥运会的合作名单中。2017年8月,伊利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唯一同时服务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乳制品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冠名奥运,营销植入的方式也在不断进化,比如瑞士钟表品牌欧米茄(OMEGA)成为奥运会比赛官方计时,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商业公司参与比赛计时。

与此同时,跟奥运周边的活动也不放过。比如伊利除了是冬奥官方合作伙伴之外,还独家冠名了由北京奥组委联合北京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深度解构冬奥运动赛事综艺”《冬梦之约2》。   

青岛啤酒是将冬奥会15个官方竞技项目印在罐身,推出了15款冬奥会冰雪罐产品系列,包括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跳台滑雪等。水井坊则推出了典藏冰雪版和井台冰雪版作为中国冰雪官方指定用酒,还邀请了万龙雪场董事长罗力、国家级高山滑裁判员尹士伟等5位冰雪圈重量级人物成为水井坊冰雪品牌品鉴官。   随着中国消费者新一轮追逐运动的热潮,让不少品牌拥有了更多展现价值的可能,金龙鱼、百胜中国、燕京啤酒等也纷纷发力冬奥营销,包括赞助综艺节目,找运动员明星代言,拍摄宣传短视频等。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5.4%的网民会关注北京冬奥会的情况,这也说明,冬奥会是巨大的流量入口,让品牌在全世界面前亮相,光从影响力的感召上看,甚至比春晚更强大。   

再加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这是国产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关键时刻,品牌要有与奥运标准相契合的气质,才能登上奥运这样的世界大舞台。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我们要把体育运动推向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选择,我们不能再期望他们自动找上门来,而应该主动地去贴近他们。”   

毕竟,这届冬奥会刚开个头,就足够令人难忘和激动,在开幕式当晚,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北京冬奥会留下了不少经典瞬间,两个小时的直播里,现场观众17次集体鼓掌,“求购中国运动员同款”、“始祖鸟断货”不断登上微博热搜和朋友圈。   

同样,品牌营销也需要贴近年轻人,跟随他们的审美和价值观,留下难忘的瞬间,从而完成从一个地方品牌、国家品牌到国际品牌的升级,谁更能出奇制胜抓住消费者眼球,谁也能在冬奥会蹭到更多的红利。   

参考资料:   

《冬奥走进“新市井商业”》,懒熊体育;

《最牛的商业榜单,其实就是奥运赞助商名单》,虎嗅;   

《冬奥真香!伊利、盼盼、金龙鱼们借势赢得13亿国人关注》,食品板。

35.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