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变化”与“不确定性”成为市场关键词,一路穿越疫情、集采等变局的医药行业或许感触尤其深刻。鲸平台记者走访了赛柏蓝创始人韦绍锋,了解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聆听赛柏蓝作为医药领域数字化服务平台,与行业共克时艰的故事。
赛柏蓝成立于2013年,旗下拥有赛柏蓝、赛柏蓝器械、药店经理人、深蓝观等4大新媒体,以及百通SaaS等数字化服务平台,总用户量250余万。赛柏蓝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获2016科特勒营销标杆-创新平台奖,中国医师协会2019、2020中国健康新媒体20强等荣誉称号。
韦绍锋的创业经历是“弃文从医”,长期垂直于医药行业。2000年大学毕业以后,韦绍锋相继做过南宁日报记者、《医药经济报》记者、行业门户网站搜药网总编、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直至创立赛柏蓝。
一、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
韦绍锋分享了目前赛柏蓝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近年,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许多变动。疫情使得公司业务拓展受到较大影响,公司的客户——包括制药企业、商业公司、连锁药店等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传导至外部采购时就是预算的收缩。
“因为疫情缘故,这几年我们举办会议总是处于很‘狼狈’的状态,记得2021年7月,团队在南京开行业大会,临近会期南京暴发了疫情;会前3天辗转上海,大会期间又遇台风暴雨……在商业世界,不确定性是常态,所以就放平心态,与许多大公司、传奇企业家的九死一生经历相比,赛柏蓝遇到的问题谈不上是大的挫折。”韦绍锋说。
除了疫情,还有行业政策收紧。在继零差率、重点药品监控、合理用药之后,国家药品集采、DRG/DIP是影响行业的重大政策。其中,药品集采让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4%,最高降幅达到90%以上,很多入围品种利润大幅下降,落标品种则基本无法继续在公立医院销售,无论入围还是落选,都有可能出现销售、市场团队被迫解散的现象发生。
除了集采,国家愈发注重药品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注重药品治疗价值的回归。在医保目录、基药目录,以及进入医院、入组DRG/GIP疾病组等准入方面,越来越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很多性价比不高的品种,将被彻底淘汰。
在创新药领域,自2015年以后行业迎来了发展红利期,绝对首创(first-in-class)凤毛麟角,大部分都在模仿式创新(fast-follow),相同、相似靶点的项目在资本裹挟下纷纷上马,能赢利少之又少,当资本热潮褪去,大部分创新药企处境唯艰,难以续命。
韦绍锋表示,“我们希望能够跟企业一起探寻转型、突破之路,一起穿越困难。比如通过产业会议,让企业更充分理解政策;通过实战培训,让行业中人应对变革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行业运营效率,缩短产业链合作链路”。
二、赛柏蓝的成绩与收获
据介绍,赛柏蓝有内容传播、数字化服务、会议培训三大块主营业务。其中,内容传播有两大职能,一是在公众号进行信息发布,吸引企业前来做发布,通过赛柏蓝寻找代理商或客户,二是承担公关公司的角色,对外宣发行业企业动态。此外,赛柏蓝的AI传播辅助不限于医药行业的企业进行AI撰稿、稿件裂变与稿件发布。
数字化服务方面,赛柏蓝开发了百通SaaS系统,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学术会议、直播、招商、线上订购会等活动。“此前,我们为某创新型医药集团举办线上订购会,邀请诊所、药店来订货,2个半小时订货额高达4600万,在另外两场北京场订购会、新疆场订购会中,GMV分别高达8000万、4700万。”韦绍锋说。
会议培训服务则包含大型会议、公开课、内训、展览、商务活动、咨询、报告等。赛柏蓝也正在拓展包括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在内的健康行业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服务。
谈及个人与团队的收获,韦绍锋表示,自己经过十年的成长,从一个只会动笔杆子的人,逐渐具备包括变现、服务、管理在内的全局思维,组建起的70余人团队,也有相对好的待遇。赛柏蓝品牌矩阵中最大的公众号“赛柏蓝”累计了130万粉丝,位列行业头部,并利用团队开发的技术,为医药行业赋能,与行业共同成长,这是团队最大的收获。
三、作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优劣势
韦绍锋告诉鲸平台,赛柏蓝最大的优势是对行业的敏锐和专业度,不遗漏重要政策与消息,让读者通过平台发布的内容,更新、加深对行业的见解。专业性也是做好医药新媒体平台的壁垒所在。
据韦绍锋介绍,以赛柏蓝旗下聚焦于创新药领域的公众号深蓝观为例,深蓝观从2021年开始运营,每周更新3篇内容,每篇长度超过5000字,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号吸引了近10万粉丝,粉丝大多为创新药相关从业者。
赛柏蓝也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新媒体红利的消退使得平台若想保持原有的活跃性,要付出更高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数字化服务的范畴很大,目前数字化服务,除了目前赛柏蓝已覆盖的营销、会议相关领域,还有更多细分领域有待覆盖,而议题、会议形式的设计、专家的矩阵等,也有提升空间,使其与用户的业务场景更加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