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如何把科技体验做成爆款新闻_资讯_鲸平台
如何把科技体验做成爆款新闻
2023.09.19 14:21

8月31日,11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AI大模型产品将陆续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

其中,首批名单中的8家AI大模型平台率先上线, 并受到广大用户追捧,而且有平台因流量超预期,紧急提醒公众为有需要的用户让路。

用户扎堆尝鲜,说明关注度高。新媒体运营中心记者章胜先后尝试下载、试用了部分上线的AI大模型APP或小程序,通过对话大模型体验形式撰写体验稿《开放第一天就被挤爆!紧急提醒》,由于是趁热打铁,稿件当日成为爆款新闻。

平日积累,关键时刻用得上

如何用较短时间,体验多款AI大模型,并将深奥技术用浅显易懂的文图形式进行表达?比较考验科技行业记者的日常积累,以及对于产品的理解。

AI大模型的使用场景并不“寻常”,大多数受众对其理解还是停留在之前一些AI硬件上的体验,如华为小艺、小米小爱同学等,这类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用语言唤醒、遥控,为用户物联网体验。

而近期上线的都是语言类大模型,如国外ChatGPT、国内的文心一言等,通过手机、PC作为终端与用户进行语言类交互,模仿人类语言输出模式,能根据用户语言指令生成文、图,从而实现与用户进行交流。

此外,对此前大模型产品进行快速的回顾,例如文心一言是今年4月份开始公测,当时的新闻话题可以进行回顾,重新回炉操作,利用受众挤一点,看看产品有无进步。

有上述判断,花点时间找到产品体验入口,设置体验段落,记录体验感受。

设置话题,快速决策落地

多款语言类的大模型产品体验,挑选受众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并分成几个部分实施。比如符合媒体地域性的角度用于拉近与受众距离、同一命题对比看看谁更聪明精准、同一产品前后使用是否进步、使用细节观察等等。

地域性方面,用大模型描绘多张与武汉相关联的AI画,黄鹤楼、东湖、光谷、长江……用地域性话题作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紫东太初旗下“昇思”的制画显得繁琐,需要选风格。

同一命题方面,就近期热度较高的“特种兵打卡武汉”话题向文心一言、商量、智谱清言、百川大模型、豆包等语言大模型APP发问,它们的回答质量区别明显。

产品前后对比是否进化方面,比如文心一言在今年4月就把“夫妻肺片”“老婆饼”等命题画错,那么四个月后正式发布的文心一言就上述问题是否进行修复?这个一比便知。

文心一言AI改进前后的“夫妻肺片”制图。

使用细节方面,可就使用时长、是否收费、入口是否容易、有没有广告等,进行逐一查找来进行记录表述。

总之,就是要在用户未尝鲜的时候,在贴近性、多角度、易理解方面动脑经,给大家带来较为完整的体验感受。

没有完美的体验稿件

记录科技新品发布,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是每一位科技记者日常。行业内有一句话,叫“没有完美的产品”,套用这句话,个人认为:没有完美的体验稿件。

产品发展、技术变迁实在是太快,非垂类媒体的媒体从业者,对于技术的理解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使得我们操作在某些产品体验前显得“诚惶诚恐”。当然,这是业务压力,也是业务动力。

技术演变要求记者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如超级算力、AI大模型这类如今最火的前沿技术,它们能量最大之处还在于工农业生产、遥感卫星等方面,而如今的武汉已在此方面走向时代前沿。

科技记者需要做到就是“不说外行话,不写外行稿”是基本准则,并以谦卑之心态去向业内人士了解、取经,将一些深奥的技术用浅显的文字进行客观表述,同时让更多科技产品以体验式传播让人熟知。

2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