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当纪录片遇上“白玉兰”:“纪录片日”为行业把脉、为从业者掌灯_资讯_鲸平台
当纪录片遇上“白玉兰”:“纪录片日”为行业把脉、为从业者掌灯
2023.06.29 10:43

日前,第28届上海电视节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热度却居高不下,“白玉兰”已经成长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
本届上海电视节首次设立了“纪录片日”,此举无疑是对纪录片在过去十年获得高质量发展,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一种反映。
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纪录片制作时长超9万小时,播出时长超80万小时,主要视频平台上新数量1040部;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各卫视上星频道,2022年播出的纪录片总时长已达6.4万小时;从2010年开始,中国纪录片的海外热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出海题材范围不断拓宽。
30年前,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诞生在上海。30年后,踏着历史的回声,作为纪录片产业重镇、对外传播前沿的上海,凭借上海电视节的国内外影响力、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行业引领力,搭建起政策与产业、平台与内容的桥梁,为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扩大产业协同效应作出贡献。


6月21日“纪录片日”当天,中外优秀纪录片人通过两场圆桌论坛坐而论道“新时代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告成立。
“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其诞生不可不谓纪录片行业一件标志性的大事。
“2023中国纪录片年中联合发布会”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北京、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省级广播电视台以及腾讯视频等平台,齐齐亮出了近40部未来重点纪录片片单,彰显国产纪录片蓬勃产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梅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副局长张宇,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军,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台长、总裁宋炯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季建南,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周学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卫视副总监沈芸等出席了“纪录片日”系列活动。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承担新的文化使命
去年以来,国产纪录片涌现出《领航》《我和我的新时代》《十年逐梦录》《大泰山》《大运河》《“字”从遇见你》《美术里的中国》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记录发展变迁,讲述奋斗故事,呈现时代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留下了真实而宝贵的影像记录。


刘梅茹在致辞中表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纪录片工作者要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懈努力,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刘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录片更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纪录片创作要聚焦主题主线,打造新时代精品;要强化精神引领,凝聚现实力量;要深耕“纪录+”潜能,平衡多元价值;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纪录片国际传播效能。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上海广播电视台创作推出了《毛毛告状》《人间世》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纪录片精品力作。《纪录片编辑室》和海派纪录片在全国纪录片界享有良好口碑。
近年来,为加强纪录片的创作,上海广播电视台专门成立了纪录片中心,中心拍摄的《大上海》《诞生地》《行进中的中国》《永远的行走》等作品成绩不俗。


2021年,纪录片中心大胆实践,在东方卫视黄金时间,在全国一线上星频道中开辟周播精品纪录片时段“新纪实”,进一步打响新时代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品牌,助力新时代新海派纪录片高质量发展。
对此,宋炯明用“四心”概括SMG的纪录片实践,并以此与纪录片同行共勉。他表示,对纪录片人而言,唯有不忘“初心”,保持“恒心”,坚定“信心”,树立“雄心”,我们的作品才能不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纪录片人互相奔赴,产业融合加速度
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刚刚诞生的“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将通过联合投资出品纪录片项目、共同开办纪录片栏目等方式强化长三角纪录片创作交流合作,推进国产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同时,助力长三角文化元素流动更通畅、内容产业融合加速度。


据悉,“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以4年为一届,每届推举一位召集人,第一届召集人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立俊担任。
在王立俊看来,四方各有千秋:上海广播电视台除了内容制作,在融资、市场运营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擅长国际合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的纪录片独树一帜,擅长视觉表现,充满对东方美学的思考;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善于创新,且在大型纪录片项目的协调、统筹方面有丰富经验;安徽广播电视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具有制作历史人文纪录片的优异表现。
“通过合作机制,把优势资源打通,把各自的短板补齐,从更高的格局和站位出发,从促进长三角甚至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角度考量,互相奔赴,而不是以台为壑。”他说。
互相奔赴,集思广益。真实是纪录片创作的生命,创新是纪录片传播的翅膀。在“新时代纪录片的创新表达”圆桌论坛上,头部平台、头部创作者就纪录片创作的题材、立意、手法、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分享和交流。
参与该场圆桌论坛的嘉宾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制作中心制作人、导演徐欢,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负责人、纪录片《田野之上》总导演秦博,甘肃省文联副主席、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系列纪录片《中国》制作人、总导演李东珅,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等。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越来越显著,在助力国家外交、民间交流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圆桌论坛上,哔哩哔哩纪录片总监制张元,《无穷之路》总负责人、TVB纪录片资深导演阮小清,《行进中的中国》《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导演罗飞(Arthur Jones),BBC制片人Steve Crabtree,NHK节目制作公司主任制片人小谷亮太等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进一步通过纪录片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表达了各自见解。


▍约40部纪录片精品集中亮相,折射行业蓬勃产力
中国纪录片年中联合发布会上,央视总台、上海、北京、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电视台以及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的代表纷纷推介了各自正在创制或全新策划的纪录片精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带来了4部风格各异的纪录片:由宇航员在太空中实景拍摄的纪录片《窗外是蓝星》;央视总台和日本NHK合作创制、讲述中国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漫步》;历史文化类IP《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以及讲述黄河历史文化演变故事的《黄河之歌》。


各地方电视台也相继上台推介。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带来的纪录片包括: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何以中国》《大江南》《叶尔羌河》,低碳环保明星参与式纪实媒体行动《 一路前行》,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 《上甘岭》,反映乡村振兴的《田野之上》,全面反映当代老年人生活的《前浪》,青年人自己的纪录片《非C位青春》以及与新西兰教育部合拍的反映中国留学生的纪录片《浪花一朵朵2》。


北京广播电视台的项目包括:首部讲述党的领导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以国际视角讲述北京中轴线的《京之轴》,国内首档聚焦未来十年的预言式访谈节目《看见2033》,聚焦创新的时代人物访谈节目《一师亦友》以及与日本NHK、美国国家地理等国际平台合作的《守望者》系列纪录片等。


四川广播电视台带来了3部精心制作的大型历史考古类纪录片,分别是挖掘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天地皮洛》,大型考古IP《又见三星堆》第二季,和讲述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故事的《南迁北归——故宫文物南迁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介了正在热播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下半年江苏总台将着力于抗美援朝的主题,包括《抗美援朝启示录》,和《父亲的战地家书》。


安徽广播电视台推介的纪录片包括:讲述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背后故事的《明中都》,有关都城遗址考古挖掘的国际版《消逝的皇城》,讲述长三角生态、环境、民生、未来的《潮涌长三角》,有关构筑国家水网战略布局的“引江济淮”工程《千里江入淮》,以及讲述清代文学流派桐城派兴衰历程的《桐城派》。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带来4部最新的纪录片,包括流淌着千年文明之歌的《大运河》,解读江南文化历史基因的《江南》,呈现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的《李叔同》,以及充满美学和佛教意义的《飞来峰》。


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带来3部最新的纪录片,分别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毛泽东:大地之子》,传承了父辈们对江河、对龙舟精神的《我的家乡我的河》和生动反映小镇青年真实现状及困惑与梦想的《小镇青年》第二季。


腾讯视频的纪录片频道带来了3部作品:首次全景展现传奇宗教圣殿的《布达拉宫》,陈晓卿的探访美食之旅《我的美食向导》,著名纪录片IP《风味人间》第五季·香料。


此外,SMG旗下上海音像资料馆推介了3个特色影像资源库,分别是上海百年的影像资源库、江南历史影像资源库、珍贵党史影像资源库。其中江南历史影像资源库将为纪录片《大江南》提供大量江南近代历史影像的积累和梳理。
“纪录片日”正逢夏至,俗话说“夏至不让晌”,此时农田庄稼生长得很快。“纪录片日”干货满满,联合发布会更是折射出纪录片行业的蓬勃产力。
国际视野,媒体融合,技术革新,当前纪录片行业仍面临大好机遇,激励纪录片从业者秉持价值创新的创作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用一部部作品记录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变迁和人民奋斗的影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19.17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