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OpenAI携手博通与台积电,开发新型AI推理芯片_资讯_鲸平台
OpenAI携手博通与台积电,开发新型AI推理芯片
2024.10.31 14:34 半导体产业纵横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放弃单打独斗,OpenAI携手博通开发首款AI芯片。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正在与芯片制造商博通合作开发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该芯片将专门用于AI模型的推理过程。此外,双方还在与全球最大的芯片合同制造商台积电进行磋商,以推进这一项目。

据悉,OpenAI已经计划定制芯片,并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致力于该技术的此类用途,尽管目前讨论仍处于早期阶段。对于这一消息,OpenAI拒绝置评,而博通的代表也未回应置评请求。

据消息人士透露,OpenAI与博通的合作已经进行了数月,旨在构建首款专注于推理的人工智能芯片。目前,市场上对训练芯片的需求更大,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部署,分析师预测,对推理芯片的需求可能会超过训练芯片。

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基础设施需求,OpenAI除了目前使用英伟达的芯片还要采用AMD的芯片。这不是OpenAI第一次传出与博通合作开发AI芯片的消息。今年7月,有媒体称,OpenAI一直在招募曾参与生产谷歌AI芯片TPU的前谷歌员工,并寻求开发一款AI服务器芯片,还一直正在与包括博通在内的芯片设计企业洽谈开发新款AI芯片的事宜。

OpenAI CEO Sam Altman与台积电高管讨论了台积电是否可以提高产能,生产更多的英伟达芯片或Altman提议的新型AI芯片。台积电的高管告诉Altman,如果OpenAI能够承诺下大量的新芯片订单,台积电愿意扩大芯片产量。开发新型芯片只是Altman计划的一部分。Altman据称还打算与外部投资者一起成立一家或多家公司,支付房产、电力、数据中心以及将在其中安置专用 AI 芯片服务器的费用。

不过,OpenAI开发能媲美英伟达服务器芯片的可能性很小,那需要多年时间才会有成果,而且可能带来惹恼OpenAI最重要芯片供应商英伟达的风险,但也可能为OpenAI提供未来与英伟达定价谈判的筹码。

英伟达一直在其专注于AI GPU上创造前所未有的利润率和销售额,因为OpenAI等客户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这家芯片设计公司已经向微软提供了数十万张GPU,以便OpenAI可以使用它们来开发ChatGPT和其他产品。不过对于英伟达来说,客户进入其地盘是常有的事。微软、谷歌及其他英伟达大客户也在自研AI专用服务器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

今年2月,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抱怨没有足够的英伟达GPU来支持其公司的AI开发。此后,OpenAI从微软获得了更多英伟达服务器的使用权。到2025年中期,甲骨文和微软将为OpenAI提供世界上最强大的英伟达服务器集群之一,每年的租金约为25亿美元。

但这对于Altman来说还远远不够。微软和OpenAI已经讨论了未来的数据中心,该中心可能耗资高达1000亿美元,在OpenAI内部被称为“星际之门(Stargate)”。这一设施及其服务器集群的预期规模意味着它可能需要突破能源问题,否则将面临电力短缺。

博通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主要从事半导体设计、开发和供应,以及企业软件和安全解决方案。今年9月,博通公布了 2024 财年第三财季财务业绩。在 8 月 4 日结束的上一财务季度中,博通实现 130.72 亿美元收入,同步增幅达 47%。

博通第三财季出现 18.75 亿美元 GAAP 净亏损,这一部分是因为该公司因将部分知识产权转移至美国境内划出了一笔 45 亿美元的税收准备金;博通同期在 non-GAAP 口径下实现 61.20 亿美元净收入。

按部门划分,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在 2024 财年第三财季实现 72.72 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 5%;而基础设施软件部门得益于收购 VMware 等因素,营收达 57.98 亿美元,同比增幅达 200%,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跃升至 44%。

博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博通第三财季的业绩反映了我们在 AI 半导体解决方案和 VMware 方面的持续优势。在以太网网络和 AI 数据中心定制加速器的推动下,我们预计 2024 财年来自 AI 的收入将达到 120 亿美元。

此前,博通被华尔街分析师们认为很可能会是“下一个英伟达”。博通曾在3月表示,其AI芯片定制业务增加了第三个客户,尽管没有明确透露客户名称,但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些客户包括谷歌和Meta。

无论如何,与OpenAI合作对博通来说是利好。7月传出合作的消息后,花旗分析师发布报告称,继谷歌、Meta和字节跳动之后,OpenAI将成为博通的第四大ASIC(定制芯片)客户,预计博通将在明年下半年之后向OpenAI交付。 

25.8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