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久居 ' 老二 ' 位置的奇瑞,终于要开始在新能源板块上发力了。
9 月 24 日,在发布新能源专属序列 ' 风云 ',并曝光了一款名为风云 A9 的产品一周后,奇瑞又发布 ' 风云 ' 第二款车型——风云 T11 官图。据悉,风云 T11 定位中大型混动 SUV,该车采用了全新的 logo。值得注意的是,概念图的车顶还有一个 ' 犄角 ',这意味着新车或将配备激光雷达,具备高级辅助驾驶的实力。根据奇瑞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奇瑞预计在 11 月份正式举行线下发布会,到时候两款实车会一同亮相。
风云曾经是奇瑞的一款产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当年奇瑞首款车——风云轿车下线。而后由于发展,风云两次被雪藏。此次随着风云重出江湖,也标志着第三次重新启用。而这也是自主品牌中第四个推出的新能源系列。在这之前,长城推出了枭龙系列,而吉利则推出了银河系列,长安推出了启源系列。不过,目前长安的启源系列在 8 月已经完成升级,从一个产品系列成为了一个独立品牌。
目前尚不清楚哪一款车型会成为风云的首款产品。但根据此前信息,A9 预计也将搭载鲲鹏超能混动 C-DM 系统,相较现在的混动系统,纯电续航里程更高有望到 200km。另外,T11 预计在动力上大概率会搭载奇瑞的核心混动鲲鹏超能混动 C-DM 动力系统。而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在微博上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据悉,新车将有 5 座和 6 座两个版本,同时,风云 T11 的车长为 5.1 米。另外,奇瑞还公布了风云新序列的产品规划:预计至 2024 年年底,将陆续推出六款全新车型。在保持燃油车目前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奇瑞今年在新能源上开始不断进行强有力的进攻,展开了全面反击战。这也意味着,在 150 万辆燃油车基础上,奇瑞成为了最有机会挑战比亚迪的选手之一。自主 TOP5 车企混动之战开启之后,全面的竞争这才真正开始。
现在,到了重新排排坐的时候了。
01
奇瑞,距离第一有多远?
要知道奇瑞的实力,就要先看三个关键数字:其一,总销量。从累计销量来看,比亚迪 1-8 月完成了 179.22 万辆,奇瑞完成了 106.32 万辆,而长安完成了 136.1 万辆,吉利销量为 98.28 万辆,而长城则为 74.24 万辆。从这个数据来看,奇瑞位居第三,其距离长安和比亚迪有不小的距离,而后面的吉利和奇瑞只有 2 万辆的差距,随时都可能超过。所以要么进入第二,要么退居第四,这是奇瑞在自主 TOP5 中的现状。
其二,就是月销量变化。从增长来看,奇瑞目前的趋势还是不错。在 8 月,比亚迪实现新能源销量 274,386 辆,同比增长 56.8%。而当月排在第二的奇瑞集团在 8 月实现销量 171,262 辆,同比增长 20.8%;奇瑞已经连续几个月在月销量上反超了长安和吉利。比如长安自主板块在 8 月份销售量为 169,435 辆,同比增长 72.6%;吉利 8 月销量 152,626 辆,同比增长约 25%;长城汽车实现销量 114,096 辆,同比增长 29.32%。
看起来月销量优势不大,不过奇瑞是这几家里面唯一一个新能源板块占比低于 10% 的企业——这也是第三个关键数字。如果以 8 月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全部产品均为新能源。奇瑞没有公布新能源板块销量。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奇瑞 8 月份占比为 8.87%,为 15,159 辆。其他三家中,长安 8 月自主新能源销量为 4.01 万辆,占比约 43.7%;吉利 8 月新能源销量为 4.73 万辆,占比约 31%;长城 8 月新能源销量为 2.63 万辆,占比 23.1%。
这说明奇瑞在油车上的优势现在是自主中最强大的存在。油车正常处于艰难时刻,奇瑞逆势发展说明了其产品竞争力确实很强。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后续增长没有支撑点,不快速转型的话未来会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当然,好的一面是,奇瑞只需要在新能源上稍微达到 2 万辆以上,它第二的位置就将如铁桶一般。不过,奇瑞的目标肯定不是做老二,而是回到第一——这个是它曾经连续霸榜 13 年的位置。
在设定比亚迪销量不再增长的情况下,奇瑞与比亚迪之间仍然存在着 10 万辆的销量差距。这些销量要从哪里进行弥补?从目前来看,奇瑞有几个重要板块能够提供这种可能性。
其一,是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华为在问界上已经摔过几次跟头了,这次 M7 上市显然就吸取了很大教训。问界系列的问题在于,软件很强但硬件本身无法支撑——这里的硬件是指车的物理价值。比如驾驶感、整车设计等,而与奇瑞的合作,能够提升这些弱点。在奇瑞 + 华为的双重赋能下,智界最起码的目标是月销 1 万辆以上。
其次,是奇瑞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目前旗下有小车板块和大车板块,小车是奇瑞 QQ 冰淇淋、小蚂蚁等,而大车板块则主要是 iCAR。iCAR 能否在腰部纯电市场打开局面是奇瑞非常关键的一战。如果按照正常的要求,奇瑞新能源至少要完成月 2 万辆的目标才能进入主流。毕竟星途旗下的星纪元由于售价偏高,其标杆意义大于销量意义,奇瑞的纯电车目前就靠 iCAR 支撑了。
第三,是混动产品矩阵。奇瑞去年曾经推出过混动产品,但是没有很成功地打开局面。随后奇瑞对技术进行了升级,整体性能表现更加稳定。在奇瑞各个品牌之下,都将推出混动产品,包括奇瑞、捷途和星途。这三个品牌如果一个月能够为奇瑞带来 3-5 万辆的增量,奇瑞就可以在混动市场形成足够的杀伤力。
而由此,奇瑞可以获得超过 6 万辆的增量。在进入 20 万 + 的阶段之后,其才可以对比亚迪形成真正的挑战。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奇瑞在新能源板块上的成功。
02
新品牌架构持续 ' 增员 '
在此次风云系列发布同时,奇瑞又重新公布了其品牌架构。在奇瑞集团的乘用车板块中目前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 的架构矩阵。在奇瑞和星途旗下,又有风云和星纪元两大产品序列。9 月 25 日,奇瑞华为第一款产品智界 S7 已经正式亮相。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首款轿车智界将在 11 月下旬上市,将超越(特斯拉)Model S 的尺寸和规格。
智界品牌的英文名为 'LUXEED',不过目前双方仍并未正式官宣。奇瑞去年曾宣布,将联合华为推出至少 5 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并计划在 2023 年推出其中两款。LUXEED 从命名来看与星途 EXCEED 十分相似,但是其是作为品牌还是产品序列存在目前没有确切的消息。
此外,捷途汽车是否会推出新的新能源序列也是未知数。所以对奇瑞而言,其未来的产品结构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新的品牌架构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首当其冲的是渠道端。比如,风云序列会采用全新品牌、全新标识、全新渠道和全新机构。风云系列所在销售渠道在奇瑞内部称之为 E 网。据了解,艾瑞泽瑞虎的一些混动车型会在产品和造型上进行升级,以后也会在 E 网进行销售。
这是目前奇瑞在品牌上的架构。整体来看,奇瑞在燃油车上形成星途 - 奇瑞 - 捷途的架构。而在电动车上则形成了星纪元 -LUXEED-iCAR- 奇瑞新能源小车的架构。在混动产品上,目前是星途 - 风云(预计定位高于奇瑞)- 奇瑞 - 捷途的架构。当然如果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可能有点难以区分。实际上,除了比亚迪能够砍掉油车之外,其余的车企集团是无法切割这个业务的,这也会造成一些品牌认知难度。当然,比亚迪的品牌架构也不是完美的。
比亚迪目前的品牌架构是仰望 - 方程豹 - 腾势 - 比亚迪(王朝、海洋),品牌架构比较垂直确实认知比较清晰。但比亚迪的分网其实也是之前行业中认为 ' 行不通 ' 的做法,但比亚迪一直采用这个策略。这也说明,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而比亚迪目前实际上是在插混和纯电两大市场进行市场先期的份额抢占。比亚迪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掰手腕的对手。
1 VS 4 的情况下,奇瑞、长安、吉利、长城如果能分走一部分比亚迪的客户,至少使得其月度销量降低至 20 万规模左右,在这种围攻之下要超越比亚迪才有可能性。不过,如果自主 TOP5 都冲上月 20 万辆规模,第一第二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