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生的安全感_资讯_鲸平台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生的安全感
2023.03.13 18:09

“妈妈,你别走,哇哇…我要妈妈……”

幼儿园门口,一个穿着粉色裙子、扎着两个朝天辫的小女孩哭得嗷嗷的,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松手,孩子的妈妈也是眼睛红红的,一脸的舍不得。

开学初期,幼儿园门口总会上演一场“生离死别”,不仅小朋友会哭,就连家长也会跟着哭。

“宝上幼儿园都快一个月了,每天送还要哭,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听说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以后也会有影响,该怎么办呢?”

犹如2022年年初,15岁的少年刘学州留下《生来即轻,还时亦净》遗书后,结束了自己“被抛弃”的一生,将自己定格在美好的花样年华。

近年来,引起社会重大关注的青少年自杀新闻已经数不胜数。众所周知,自杀的根本原因是抑郁,而抑郁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

特别是儿童时期所经历的创伤、家庭不和、父母离异都有可能导致对今后的生活产生焦虑和抑郁;这样的孩子,从未有安全感可言。

心理咨询师林紫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书中说:缺乏安全感的人,害怕受伤,却总是伤害别人;渴望被信任,却从不信任何人。

陶行知说过: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芽滋长。

同样,为了孩子的未来,安全感需要父母从小帮孩子建立与培养。

如果你也身处迷茫不知该如何是好,跟我一起来跟随林紫老师的《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找到方向,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起跑线,让孩子健康成长。

01

不要让你错误的爱误导孩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只有父母的教育方法合格,孩子才能真正优秀。”

很多人觉得爱孩子,就是倾尽自己的所有,给孩子铺一条宽广的道路,为他成长路上披荆斩棘。

殊不知,最好的爱,不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东西,而是教给他们怎样走好自己的路。

林紫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坐落在偏远半山的有600余年历史的简陋的古寺中,里面住着50多岁的住持师父和一群孩子们。

老师去的时候,正巧遇到一对善心夫妻带着二十几床棉被前来捐赠。师父请她们一同在简陋的佛堂里落座,然而还没讲两句话,善心夫妻就执意离开,师父挽留未果,只好遗憾地目送他们匆匆离去。

善心夫妇离开后,师父说:我一直让孩子们保持‘衣穿三分寒,饭吃七分饱’,因为多出来的部分都是喂养贪心的啊!

希望大家来做善事时,不是代替他们洗衣做饭,而是教会他们自己去做;也不是给他们各种诱惑污染他们的心,而是传播知识,让他们承担起他们自己的人生功课。

事实如此,午餐时分,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正在喂小一点的孩子吃饭,已经吃好饭的孩子在洗碗,一片安宁。

父母们总以为给孩子最好的衣食住行就是爱;总以为事事包办就是爱;总认为为孩子铺垫好一切就是爱。

然而,过度保护孩子,会将独立和探索精神从孩子的童年中抽离;孩子也并没有因此变得更有安全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一直牵着孩子的手走,而是要让孩子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并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在一次座谈会上,当老师问道:“大家为了孩子的安全感都做了哪些努力”的时候,一位爸爸立刻举手并站起来回答说:

“我拼命挣钱,尽力为他创造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条件和环境!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做生意上面,就是为了他!”

可是,优越的物质条件真的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吗?

很多父母试图通过外部条件的建立来使孩子更加安全,但是孩子感觉却是:爸爸妈妈很忙,没有时间陪我。

如此一来,孩子非但没觉得自己很安全、很幸福,反倒更加觉得很孤单;父母给的安全感,并不安全;不要让自己错误的爱误导了孩子

过度的保护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应该是来自孩子的内心。

02

孩子内心富足,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曾提出过“蛋壳心理说”:意思是某些孩子心理防线薄弱,和蛋壳一样易碎。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需求。

在孩子15个月左右的时候,有安全感的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会更强,并且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过大的压力。

到了一岁半到三岁时,有安全感的孩子词汇量会更丰富,更愿意跟人互动,更为积极;

在三到五岁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自信心、好奇心,同理心和心理的复原力也会很出色,跟其他儿童的相处会更为愉快。

林紫老师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书中说:向外寻求安全感,犹如缘木求鱼,结果往往让人不安。

真正的安全感,应该来自孩子内心。

拉美国家有一句谚语:自力更生胜过上帝的手。

只有孩子内心富足,以后在应对危机或者是直面人生的不确定性时,才会更加得体自如,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03

培养孩子内在的安全感,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俗物与天才》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给予孩子的原始安全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林紫老师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书中给出了几条建议,特别精准实用:

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内心,跟孩子真诚对话,孩子会更认同自己

有一张来自日本迪士尼乐园的照片:在游行花车即将通过的道路上,突然,一个孩子横街躺下。

一位工作人员走到孩子身边,随即也躺在了路上,指着孩子眼睛所看的方向问:“你在看什么呀?好玩儿吗?”

跟孩子保持同频,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很可贵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值得父母贯彻一生的态度。

拥抱和抚触,高品质的陪伴,会让孩子以后适应社会更自如

在孩子难过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能够很快帮孩子平复情绪、放松身心、重建安全感。

比陪伴时长更重要的是高品质陪伴。

如果父母心不在焉,即使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再长,也仍然无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相反,

如果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全身心投入,哪怕时间很短,孩子也会接收到满满的爱与安全的信号。

不拿孩子当“出气筒”,孩子的归属感才会更强

父母的情绪化是孩子内在安全感的最大杀手。

孩子最容易被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和出口,甚至有因为夫妻吵架而摔死孩子或

与孩子同归于尽的悲剧发生。

大人之间的错误不要让孩子来兜底,孩子是无辜的。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而非吓唬孩子使其寸步难行

许多长辈,刚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转身又指责孩子“见到陌生人就躲,一点也不大方”。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根本分辨不出陌生人和坏人的区别,父母需要耐心教导区分,才会让孩子渐渐清晰。

不要简单地恐吓孩子,那样会令他们不知所措;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孩子会逐渐发展出跟外界安全互动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林紫老师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一书中有更加详细的解析。林紫老师早在2002年曾策划和主持直播节目《与心理医生面对面》;十多年以来先后为数十家时尚女性杂志和新浪网、《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知名媒体撰写心理专栏;给予的都是一些非常专业的建议,值得参考。

04

写在最后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尔弗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孩子的血液,嵌入孩子的灵魂。

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是父母成长的过程。只有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从源头开始,使孩子的生命之河更加清澈。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首先做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内心富足,独立善良;然后⾔传⾝教,⾝⾏⼀例,胜似千⾔。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生的安全感。

138.2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