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理想汽车:12月发布MEGA、布局全国补能网络_资讯_鲸平台
理想汽车:12月发布MEGA、布局全国补能网络

8月25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 MEGA 将于今年 12 月正式发布,明年 1 月展车进店,明年 2 月开启用户交付。

结合对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纯电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智能驾驶产品负责人赵哲伦的专访,我们得知理想 MEGA 已经到了测试验证的收尾阶段,北京工厂第一批试制车已经下线了。

李昕旸表示「我们真的非常非常看好这款产品,会是 50 万以上绝对的销量第一」。 

此外,MEGA 赶不上充电桩补能网络的一个小节点:打通几条关键「回乡之旅」,比如北京回河北、上海回江浙、广州回湖南,所以目前看是节后交付了。

在发布会现场,理想汇报了 2023 年 1-7 月份的销售成绩,理想汽车 1-7 月总交付量超过了 17 万辆,同比去年增长了 145%。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的总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 45 万。预计在 8 月 30 日,即理想 L9 正式交付一周年时,L9 的累计交付量也即将突破 10 万台。

理想官方称,9 月份 OTA 4.6 将开始推送,此次 OTA 主要包括:

- 语音视觉融合搜索;

- 手机任务大师:可在手机 app 里编辑和分享任务指令;

- 方言自由说:包支持川话、广东话、河南话、河北话、山东话、天津话等。

同时,理想宣布通勤 NOA 的推送计划,9 月份通勤 NOA 面向早鸟用户开启内测。

通勤 NOA 将首先覆盖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 10 座城市。11 月,扩展到 50 座城市;12 月,实现全国 100 城的覆盖。到 2024 年第二季度,通勤 NOA 将推送全量的 AD Max 用户。

此前 6 月底,理想向早鸟用户推送城市 NOA,据官方统计,截至目前,早鸟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超过 50 分钟,占用户城市驾驶时长的 90% 以上,用户最高单日城市 NOA 里程超过 86 公里。

相比 6 月,理想的 BEV 基座模型的训练里程提升了 35%,重点覆盖了全天候、全时段的更多城市区域内的真实用户场景。

理想表示,目前 TIN 网络端到端的信号灯意图准确率为 99.8%,NPN 网络基本可以生成覆盖 96% 以上的路口类型。

预计到 2024 年第二季度,通勤 NOA 将推送全量的 AD Max 用户。

随着更多用户的通勤 NOA 路线训练完成,这些路线还可以在用户之间共享,通勤 NOA 路线的用户共享功能,今年四季度内将在北、上、广、深开放首批测试。

对于通勤 NOA 100 城的推送计划,赵哲伦表示通勤 NOA 开通 100 城并不是「缩水」,此前城市领航开城的标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以前会说是高精地图过审,但不是适合理想的标准。

刘杰则补充了个定义:「每一个 MAX 车主都能用,就算覆盖了一个城市」。

理想的 BEV 大模型也即将完成对高速和城市的打通。理想汽车的高速 NOA 也将切换到大模型算法架构,在不同类型的道路上,可无缝衔接地使用通勤 NOA,AD Max 和 AD Pro 平台的高速 NOA 都将迎来最彻底的一次优化。

明年一季度,基于 BEV 的高速 NOA 将率先推送给全量 AD Max 用户,AD Pro 的推送将紧随其后。

发布会上,理想公布了 5C 超级充电网络的进展和规划,将 12 分钟充电 500 公里定为目标。

理想汽车的纯电方案,理想与宁德时代基于麒麟架构进行了深度的联合开发,包括对锂离子的微观传输速率的系统性提升,拓宽电池的过流能力边界。

结合智能充电算法、温度控制算法以及在途热管理的智能规划,理想表示一年四季都可实现 5C 快充。

此外,在专访中,理想认为 5C 是「体系能力」,刘杰表示理想在电池内阻、锂离子移动效率等都与宁德时代做了联合深度研发,「理想 5C 车型的充电发热比一些 2C 车型更低」。

理想汽车的 5C 超充桩峰值充电功率达到 500kW 以上,可以充分发挥车端的 5C 充电性能。

提高场站主机功率,再度优化超充桩液冷散热设计,提高枪线载流能力,将峰值电流从 615A 提升至 700A 以上。

刘杰表示,理想的 5C 充电桩更希望给支持 5C 的车主服务,但具体怎么操作,还要跟其他方面协同,比如高速服务区会强制要求充电桩向所有电动汽车开放。

理想 5C 超级充电网络目前已经开始部署,理想计划在国庆假期前,将有 100 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完成,覆盖像北京到阿那亚、上海到千岛湖、深圳到汕头、昆明到大理、郑州到西安等这样热门的自驾游路线。

到今年年底,在全国的高速公路上,理想汽车计划建成 300 座超级充电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四大经济带,超过 15 个省份,70 座城市。

理想官方对高速充电网络的定义是「200-250 公里内有一个」,李昕旸表示「充电十几分钟然后再去下一个服务区是不够的,我们希望用户充一会之后直接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专访过程中还提到,充电机器人跟智驾联动的产品正在规划,MEGA 发布的时候就可以体验到了,但机器人不会直接上到运营站里面,要等 MEGA 交付之后,调研用户的使用习惯。

在高压纯电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据称,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建设工作,试生产已经正式启动。

理想计划北京工厂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投产。

本次发布会上,理想布局了多方面业务,无论是研发 5C 电池还是全国补能网络的部署,各项规划都在为纯电车型的上市做准备,看得出理想对这辆 MEGA 信心十足。

25.3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