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深圳报道
电动化上“独孤求败”的比亚迪,开始“卷”起了智能化。
“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智驾普及,比亚迪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能力。”1月16日晚,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2024比亚迪梦想日”上放下豪言,吹响比亚迪加速智能化布局的号角。
在王传福看来,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础,但智能化“不是敲敲代码就行了”。
发布会上,比亚迪十大工程师天团的首次亮相。据悉,比亚迪拥有9万余名工程师,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汽车企业。
“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共有4000多名工程师,未来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王传福表示。
“目前行业把汽车智能化和智舱智驾画上等号,导致概念被窄化。实际上,智能化绝不止智舱、智驾,整车智能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定义智能汽车。”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表示,电动化和智能化螺旋发展,片面发展电动化或智能化是立不住的,协同发展才是主流。
当晚,比亚迪发布了新的智能化架构璇玑以及璇玑AI大模型。
璇玑架构璇玑包括一脑(中央大脑)、两端(车端AI、云端AI)、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数据链)。据悉,璇玑架构为中央计算架构,将搭载1000TOPS、2000TOPS的高算力芯片,实现中央计算和舱驾一体控制。
此外,王传福也公开回应了此前他所说的“无人驾驶是忽悠”,这一说法曾让不少人认为比亚迪不重视汽车智能化布局。
“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经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回事。以前我曾经讲过无人驾驶是忽悠,因为,现阶段无人驾驶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的成熟度来说,都不具备落地的条件。比亚迪的研发都是从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的真实需求,不搞噱头。”
据王传福透露,2024年比亚迪将推出十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版车型,未来计划在20万以上的车型提供高阶智驾的选装,30万以上的车型全面标配。“用更好的技术、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加速智驾普及,惠及更多用户,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
一位比亚迪智能驾驶工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比亚迪很早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一直在研发,并从去年开始提速。
作为智能汽车的重要特征,智能驾驶正在成为新车竞争的一大卖点。
2023年以来,智驾开城之战如火如荼,智能驾驶是小鹏汽车的王牌,也是其严防死守的技术壁垒;拥有技术底蕴的华为和百度分别将问界和极越的智能驾驶打造成技术优势;理想也在加紧调动一切资源补齐智驾短板。
中泰证券认为,2024年,汽车智能化有望复制手机智能化后的需求提升路径,迎来额外消费性购车需求,智能驾驶也将从高阶逐步渗透到走量的“平价智驾”。
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售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3年比亚迪已售车型中智能驾驶的搭载率超过57%,2024年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根据规划,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将为腾势N7推送城市领航、高快领航功能;第三季度将为仰望U8推送城市领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