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对话媒体人|我的报道上了路透、彭博等全球媒体! 揭秘“独家”背后的三次极限推拉_资讯_鲸平台
对话媒体人|我的报道上了路透、彭博等全球媒体! 揭秘“独家”背后的三次极限推拉
2023.11.30 13:04 胡劼

“英伟达将新开发中国特供AI芯片!”11月9日中午,该条消息在业内疯传。从流传的产品图来看,英伟达这一版芯片主要在算力方面进行阉割。

一份网上流传的产品图

财联社《科创板日报》TMT行业记者张洋洋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向产业链“知情人士”和英伟达求证,短短1个多小时就完成独家电报《英伟达或将推出针对中国区的最新改良版AI芯片》的报道。

财联社电报截图

这条爆炸性新闻得到彭博、路透等全球主流媒体的“集体转发”。

随后,二级市场也给出了快速回应:英伟达概念股浪潮信息(000977)拉升涨停,国产高端处理器头部企业海光信息(688041)作为竞争方,截至当天收盘时,下跌5.52%。

“独家”新闻背后,如何敏锐地进行线索捕捉?如何判断信源的可靠性?找到“知情人士”有什么诀窍?鲸平台对话财联社《科创板日报》TMT行业记者张洋洋,一起听她讲述英伟达“独家”新闻背后的故事。

张洋洋,财联社《科创板日报》TMT行业记者,参与过上海疫情期间一线报道,研究生毕业即进入财联社任TMT行业记者一职。

以下内容整理自张洋洋口述:

鲸平台:你当初是如何发现这条新闻线索的?

张洋洋:算是机缘巧合吧。我当时只是抱着学习充电的心态去参加一个AI行业的交流会,现场确实有一些行业专家,包括大型企业的嘉宾分享,让我感觉受益良多,但大多数内容听起来还是有点“平淡”的知识层面的扩充。

引起我兴趣的是活动当中的一个圆桌分享环节。当时有一位嘉宾,他是英伟达产业链上一家公司,一开始,他主要在聊了算力生态、产业链宏观层面比较“泛”的话题,之后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到2024年英伟达对中国一定会出新的芯片”,语气中没有一丝丝犹豫。

考虑到当时的背景,美国刚刚出台新一轮的封锁制裁,包括英伟达H800在内的芯片对国内出口都受到影响。

我心想,这个人居然可以这么斩钉截铁,应该有点东西,他说的那句话我记在了心上。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网上突然流传一张截图,图上显示的是英伟达给中国研发新芯片的参数。我立刻想到两天前那句——“到2024年英伟达对中国一定会出新的芯片”。随后我立即联系到了这位嘉宾去了解情况。

鲸平台:“知情人士”愿意聊吗?你是从哪些维度去判断这条新闻的可靠性的?

张洋洋:他还是比较愿意交流的,跟我讲了一些核心信息。例如这版芯片从哪版改良而来,大概什么时候会发售,包括他对于芯片的整体性能有一些预见性的分析,我听了之后觉得他蛮专业的。而且,根据他就职的这家公司,包括他本身的头衔,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也是在做跟AI芯片、大模型强相关的业务,他们公司本身跟英伟达也是在合作。从专业性和职业背景等角度综合判断,这个“信源”是可靠的。

当然这一个信源还不够,还需要交叉验证。接着我再去向一位朋友,他是英伟达的高层,了解情况。他没有给我明确的答复,但给出了一些隐晦的指引,我确认到消息属实。

最后就是常规操作,采访当事方。我联系了英伟达中国区的公关,但英伟达其实对于媒体的“发问”都比较回避,经常就是“打太极”一样问不出所以然,这也跟公司本身身份敏感有关。但无论有没有结果,你还是得向他们核实,这是新闻操作流程。

我大概在半小时的时间内,联系了他们公关人员三次,第一次是没回应我;第二次我就在媒体群做了一个公开提问,紧接着对方便打来了电话做沟通,并且让我给到采访提纲;第三次再度问询,此时我的稿件已经准备发出,对方说再跟进一下最新进度,并且希望我们不要去报道此事。在半小时内,我们极限来回推拉了三回。

但很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方对事件也没有否认,按照我跟对方以往交流的惯例来看,他们对莫须有的事情要么否认,至少也会说点啥。最终在从其他信源处确认了的情况下,我按下了这条报道的发出键。

鲸平台:在决定报道的时候,你是如何衡量这条新闻的价值的?

张洋洋:这个信息实在是“太有张力”了。首先从公司层面,英伟达是芯片巨头,巨头公司自带关注度;从行业角度来看,当下大模型对算力的强大需求,高端AI芯片供不应求,结合高端芯片对华出口封锁的背景,科技和资本市场都在关注最新的动向;再者,芯片这个产业,某种程度上是中美两国科技实力的竞争,做这个报道都是一件影响力很大的事情。

然后从我这边得到的信息程度来看,从产业链“信源处”的口径判断,这件事的真实性是可以肯定的。一个超级大型的国际公司,处在AI、芯片这样一个热门的交叉领域,又是在一个非常重要且敏感的节点上,我判断这条信息是具有强关注度的。

鲸平台:从决定跟进报道,到最终发出电报,你用了多久?

张洋洋:1个多小时。大概中午12点的时候我看到网传的消息,然后当我真正去核实的时候是快到1点多了,和英伟达公关沟通了几轮之后,在下午2点多发出了电报。

鲸平台:你找到“知情人士”有什么诀窍么?

张洋洋:我觉得可以把“知情人士”分为直接和间接的两种类型。直接的就是和公司层面的负责人建立联系;间接的就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和人员打交道。比如,当你从苹果公司采访不到任何信息,似乎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就可以去问问立讯精密、富士康这类供应商,看看能不能从产业链上的公司找到有效信息。所以平时要多参加会议、活动去积累人脉,当你在日常做新闻看到一些线索的时候,你再去调用这些储备在通讯录里的“知情人士”。判断“知情人士”是否“真知情”也蛮关键的,因为你需要提前了解哪些业务线上的人会了解这些线索背后的情况。

还有一个方法,当公司本身想低调行事,当事方采访突破不了的时候,可以找公司的服务机构,比如辅导承销的券商、比如投资机构或者FA等,这些服务机构相对会比较“愿意聊”,因为他们可能会去推一些自己所做的项目,给自己做一些宣发,他们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一些诉求。

鲸平台:找到“知情人士”后,你一般是怎么聊的?

张洋洋:交朋友。我觉得不能太以一个媒体的姿态去问话,也不能像信息贩子一样去跟他们套话,太功利了不见得就能聊出个所以然。本着学习交流的态度去和对方交朋友,这种心态可能更好,别人也更容易敞开心扉,不论是采访者还是交流者,核心是要让交流的对象信任你。我以前的心态可能比较着急,现在也在慢慢地改变,目的性别那么强。

鲸平台:回头来看,报道这篇新闻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张洋洋:有三点。一是独家新闻都是赶出来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我当时在交叉求证的时候,手都在打抖,因为采访确认的过程,时间在一点一点流失,生怕慢了就错过这条独家。而且那张截图当时全网都在疯传,我们看到了,别的媒体肯定也看到了,在讯息这么发达的时代,这么高关注度的事情,我们在采访确认,别人肯定也在进行,这个时候就是拼速度。

二是永远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交叉验证核实。当时这个信息确实很重要很关键,但是如果只是因为前两天交流会上的行业人士的一句话,结合一个网传图,我随便问一下那位行业人士,那肯定不行。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主编毛明江老师和我们《科创板日报》编辑组负责人季晟老师。毛老师当时特地打电话问了我,要确保信息源的可靠性;季老师经手这条电报的发稿,他特地叮嘱我要明确当事方的说法口径,也是他的叮嘱下,我三度去找到英伟达,确认对方的说法。

三是要对信息做筛选,保持对信息的敏锐感知,也就是新闻学里常说的“新闻敏感”。这个报道最开始的起点是我在交流会上听到的一句话,结合后续网传的图片,将两件事情串联起来,再去挖掘问询求证等,才有了后续的事情。

不足的地方在于,我当时只是抢了一个独家首发,由于没有获得更多的增量素材,没有再跟一篇深度稿,如果做到的话,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会更加完善。这是我比较遗憾的一点。

鲸平台:作为财联社TMT记者,以及《科创板日报》关注新兴产业的记者,你平常是如何挖掘独家信息的?

张洋洋:常规的途径就是社交媒体的爆料和吃瓜,去做挖掘和求证。

有时候聊天也是不错的发现新闻点的方式,不管是线上群聊还是线下的交流,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当一堆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那么多碎片化的信息,有的人就能在八卦和碎片中挖掘到新闻点,好奇心和获取信息的敏锐性还蛮关键的,值得报道的新闻点有些时候是藏在细节中。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沉下心做一个新闻的“长期主义者”。比如,有些传闻刚刚出来的时候,当下你没有办法立刻找到当事方和核心人物去做求证,但这事又很重要,那么你就需要对这件事持续保持观察和关注。带着问题去交流,市场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件事的进展,很多所谓的“独家”,就是在这种“带着问题去聊天”的过程当中诞生的——步履不停,等待时机。

鲸平台:新兴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你觉得工作的压力大吗?

张洋洋:仅从做新闻层面,有时候会感觉到选题多到跟不完。因为新兴产业本身很受关注,公司和行业热点非常密集,我经常需要做“取舍”——去筛选话题度高的公司和事件。

另外,多数时候新闻要求的快速和深度很难兼得,于我个人而言,有时候会陷入一些矛盾状态当中。

同时,也还会认识到自己对于很多事情的认知还不够深,不能看清楚一件事情发生其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还有就是行业积累不够多,在有限的时间里,想把一条新闻做得更深入,其实会遇到很多瓶颈,压力和焦虑感就会扑面而来。

鲸平台:如今的媒体节奏都很快,那你觉得,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好新闻报道?

张洋洋:我正逐步与焦虑和解。我后来逐渐意识到,这种焦虑会一直和我相伴,它并不会因为工作经验丰富了,我对行业了解的更透彻了,就能有所减缓。因为社会一直在进步,技术在不断迭代,与之伴随的产业、资本等生产关系随时会发生变革。所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向外求索学习,多向行业前辈请教,多跟不同领域的人聊天,多与人做深度的交流,这样,当外部的变化一浪接着一浪过来时,我的知识体系也能一浪接着一浪地去更新,与行业同步,与时代同频。

13.2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