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深度解读内娱团播“三宝”:变装、PK、节奏好?_资讯_鲸平台
深度解读内娱团播“三宝”:变装、PK、节奏好?
2025.05.21 10:34 娱乐独角兽
一场供需关系更为直接的线上选秀

作者|娱乐独角兽 赤木瓶子

“有这么好的运镜进入团播”“追了多年的爱豆竟变成我的主播......”

当秀场直播间的主播们不再孤军奋战,团播诠释了何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再就业爱豆流向五花八门的下沉市场,团播或成为其离舞台最近的“重生”选项......

近两年,新晋网红IP“团播”在吸纳大批内娱专业人才后,有了新的模样。《开始推理吧3》,#迪丽热巴跳团播舞#登上热搜,某某爱豆官宣入团播已成为常态化新闻。

市面上的主流团播仍以秀场为主。时有时无的瘦脸特效、直播间男MC的“大哥嗓”衬托着主播们的娇柔,跃动的鼓点,闪耀的灯球,专业的运镜.....在一些中小团播公会直播间,用舞蹈风格简单粗暴的划分主播,国风、御姐、萌系、酷帅,轮番c位,俨然一场供需关系更为直接的线上选秀。

但不变的是业务能力和人气的玄学配比,谁的点赞/礼物更多,谁的出场机会就更多。近年开始,选秀流团播也加入这场激烈战局,试图以秀综即视感填补内娱空白。

在传统秀场直播逐渐没落,选秀节目消失的当下,团播狠狠撕开了通往流量的遮羞布,带着“男团女团”“选秀”“直播”等含义暧昧的标签,向着下沉市场汹涌袭来。

内娱爱豆,团播接手

内娱团播有三宝:变装、PK、节奏好。

其一,“变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像mv当中的剪辑式变装,即便是新手团播直播间,学会变装剪辑手法也正在成为标配,或许他们尚未尝过流量的滋味,但必须掌握剪辑的艺术。因为只有将不同场景、服装下的团播舞台与直播间混剪到一起,制造更具视觉冲击的效果,才能增加路人留存度。

直播间叮咚一声响,C位主播舞蹈登场,其他团员暂时作为伴舞小幅度跟舞,在短短15秒-20秒的领舞时间里,提前准备好的三四个场景剪切进来,制造出更多元吸睛的观感。

另一类则是用变装整活的团播间。比如佛山某团播公会,女主播们身着复古老干部风服装,致力于年代秀及反差变装。

其“肾宝片广告”“给妈妈洗脚”等经典广告经由抽象诠释在小红书搜索量飙升。此外,老干部风、广场舞等风格的团播也在去年开始成为差异化团播的热门。

其二,传统短视频直播间的原生PK玩法,在团播间被用以决定主播去留,以提振观众送礼物欲望,这可以说是除表演环节外,团播最精彩的部分。

在团播众多的SK账号下,多位主播会被拉上“PK台”,进行一场简单粗暴的淘汰赛,这对每位主播来说都是一场个人小考。

比如在头部直播公会sk的直播里,单场比拼达到一定分数才能解锁大屏,失败的会被out切出直播间。通过PK,团播不仅让观众参与感增强,也提高了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互动频率。

其三,优秀的团播离不开好的节奏。某种程度上,这源于团播不断内卷,吸纳了大量内娱专业人才。大量运镜师在分享自己的运镜侧拍,评论区一片“有这么好的运镜进入团播领域”,00后应聘团播主播、场控的案例不胜枚举,也让更多观众看到,每一播背后都是相当完整的团队构成。

本质上,直接与市场对接的团播直播间,已然脱离出个人秀场直播的模式,而形成了类综艺模式、以内容对接市场的消费驱动“末位淘汰”模式。

每一个团播直播间都需要配备专业的团队,通过观众投票或购买礼物来决定“胜者”的玩法,充分利用了粉丝经济和社交互动的特性,进而形成了消费驱动效应。

无论是舞台专业性还是市场号召力,再就业爱豆们的优势正凸显出来。

于爱豆们而言,在失去了选秀的内娱,其优势在于获得了新的曝光舞台,业务能力自然“吊打”短期培训的普通团播主播。比如前SNH48成员李慧加入团播公会“千金府”后,刚成为新成员“星星”,就迅速变身为热门成员。

分团、周赛、月赛以及公会赛PK,以获得线下大屏投放、公演粉丝会等曝光渠道,俨然内娱新式打投。

客观来讲,经过练习生体系筛选的爱豆舞台,和多数以组为单位进行培训的团播舞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比如多人舞台时,团播可以做到一点都不齐、抢拍现象偶有发生,团粉们认为这是因为不同的舞蹈老师导致的“版本不统一”。

可以说,在选秀节目和综艺节目越来越难以满足明星们的曝光需求的今天,团播提供了一种快速接触粉丝的方式。它形式灵活、互动性强,能够充分调动粉丝的积极性,俨然“线上练习生工厂”,只不过以更低成本、更高频率、更多互动完成了内容补位。

主播爱豆,内娱限定?

外部环境作用下,近两年来,大量公会开始转型团播。

头部团播公会如帅库网络旗下的团播以多城市分团,以SK+地区名+一串数字作为团名,团播头部主播SK卡卡所在的就是SK望江路019,每支团队都配备舞蹈老师、造型师、运营团队,今年早些时候,SK年会更是以高质量的团播舞台在小红书惊讶到了一众网友。

通常与过往秀场主播的标准相似,这些公会有着统一审美。在一则坊间传闻的选主播标准中,在白幼瘦基本配置外,还要求身高160以下的主播,不能超过90斤;160-168以下,不能超过96斤;170-175,不能超过105斤,非直角肩、体重要求再低5斤。

另一则坊间传闻是,SK某女主播的榜一大哥为其刷了903个嘉年华,总价值约350万元。而当前头部团播主播SK卡卡的生日会上,榜首大哥刷了520个嘉年华,并多次拿到月度礼物榜榜首。

不过直播圈通常是二八分化的,头部天花板的热闹往往与腰尾部无关。不少主播在互联网分享着团播的内幕,一位00后博主深入团播直播,表示虽然一个月9k保底,但需要尴尬的拉票,不断练舞、直播、初期没有保底工资、凌晨下班也要在流量焦虑里。

此外,也有不少主播分享着团播公司的“潜规则”,如部分小型团播公司,要求主播下播后“写作业”,即陪大哥聊天,来提高活跃度。

在一场团播中,队友不是竞争对手,也将成为你展示个人特质的一环。有博主分享自己的一日团播体验,除了舞蹈课排练直播舞台之外,还需要上情商课,课上会针对直播间“大哥”的互动给出一些高情商回复。比如,大哥在评论区表达喜爱,主播不能直接说谢谢,而是需要“夸他”;再比如,大哥给队友送礼物,不能表现出你的不高兴,而是要拉着队友感谢大哥,以刷存在感。

综艺基因的加入也给团播注入新的“卷”力量。有《创造101》《少年之名》等秀综经验的七维动力,旗下团播品牌SLAY D主打高质量团播,吸纳了大量爱豆加入如《创造营2021》的吴海。

在SLAY D的团播直播间中,主播们坐在台阶上、c位主播走向台前聚光灯下表演,此情此景,怎么不算创时期的初舞台展示环节呢?此外,集体团舞、主播们可各自运营个人直播账号,种种设定,都让人梦回选秀。或许它不能代替真正的“初舞台”,但它正以一种“可持续养成”的姿态,成为无数内娱从业者的新栖息地。

长远看,团播的最大优势之一是能够集结流量和粉丝资源,形成“流量池”效应。在团播中,不同的主播和创作者通过共同的内容合作,相互宣传、互补优势,能够快速提升曝光度,获取更多观众和粉丝。

并且,团播为品牌方、广告商提供了更为集中的流量入口,增加了商业合作的机会。退一步,即便是无法通过秀场团播走上巅峰的团队们,相较于单打独斗的主播,以团队为单位的直播间也拥有更多可塑性。有博主透露,自己一位带团播的运营朋友,带了一个20-30人的“糊团”,最后因为接了某零食品牌的商单直播而意外走红,“所有工作都吻了上来”。

无论是想要延续梦想的爱豆还是为热爱为生计的普通人,团播是一种时代的缝隙,也是一种内容供需错位后的“自救”。当舞台成为“商品”,粉丝/观众成为“顾客”,一场场简单粗暴的交易,正在团播里,不动声色地上演。

15.19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