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第3次捧回中国新闻奖,这个栏目为什么能?_资讯_鲸平台
第3次捧回中国新闻奖,这个栏目为什么能?
2022.11.21 06:31 戴维

11月8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杭报集团2篇作品喜获中国新闻奖。杭州日报《我的爸爸是“活界碑”》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三等奖,余杭晨报(现已更名为“余杭时报”)《一条“机器鱼”遨游万米深海》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我们特邀请主创人员分享创作秘诀,展现出在新闻实践道路上不断增强四力、壮大主流舆论、唱响时代强音的努力,与广大媒体人互勉。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倾听·人生”栏目编辑戴维讲述获奖背后的故事。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的爸爸是“活界碑”》的主人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魏德友,就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

▲  魏德友夫妇正在展示“七一勋章”

在“七一”授勋后仅十余天,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就以整版篇幅,独家推出五千字深度报道,以口述实录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戍边57年的共产党员坚韧的人生历程,在扎实的叙事中凸显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  回到新疆的魏德友介绍授勋经过

2022年11月,《我的爸爸是“活界碑”》获得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三等奖。这是“倾听·人生”栏目第三次为杭报集团捧回中国新闻奖(《钟点工》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此前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版面

▲ 《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倾听栏目从年初就重点策划、组织采写,推出“寻找时代的红色榜样”年度主题报道,并广泛征集线索。《我的爸爸是“活界碑”》这一选题,就这样走入编辑团队的视野中。

向我们报料的作者林鲁伊曾在新疆生活多年,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并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这就把一个远在新疆的重大选题和几千公里外的杭州联结到了一起。这也是“倾听·人生”栏目的定位决定的:这是一个“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平台,这个坚持了22年的栏目,必须兼具新闻性、时代性、历史性、典型性、真实性、故事性、人文性,是一部“小人物的大史记”。所以“倾听·人生”的报道视野一直是深耕本土、面向全国,关注普通人命运,折射大时代变迁。

▲  魏德友在边境线巡查

这里不能不提到倾听栏目的另一特色,那就是坚持开门办报的传统,着力培育一支过硬的作者队伍。20多年以来,“倾听·人生”拥有了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热爱写作、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队伍。在新媒体时代,“倾听”也一直在发现、培育新一代内容创作者,他们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本身自带流量,同时也热爱“倾听”。林鲁伊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他曾这样描述和栏目之间的关系:我看“倾听”栏目21年了,2019年才开始为其写作,(在采写过程中)倾注了心血,酸甜苦辣不一而足,无不是抓住了热点,引发良好反响。

2021年,林鲁伊写了5篇倾听稿件,有两篇在杭加客户端上的点击量超过了100万。这对作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促进。在关注到魏德友即将授勋“七一勋章”这一信息后,他非常及时地和编辑团队沟通。编辑团队迅速做出反应,给出了稿件的指导意见和框架思路,口述对象和主题范围也在第一时间确立。

▲  林鲁伊在《倾听》栏目发表的稿件

2

采访报道拼的是信息资源和整合能力。林鲁伊通过新疆的友人,很快与最早报道魏德友的161团宣传科管干事,以及魏德友的女儿魏霞取得联系。在魏德友“七一”授勋之前,就获得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如被狼咬成狂犬病的战友陈秀仓的故事,魏德友父亲被鬼子羞辱后的誓言,子女对魏德友晚年戍边的不理解,年轻时魏德友参军两次才成功等。

这就让后来的报道有了海量的素材积累。

▲  魏德友与边防站官兵一起巡逻

第一稿出来后,编辑团队一致认为,这是一篇有分量、有重大意义的稿件,但在选材、剪取、结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打磨。

比如在选材上,陈秀仓因狂犬病去世这个细节,此前的新闻报道基本没有采用。提供这一素材的管干事希望我们慎重考虑。但我们认为,仅凭边疆“静态”的天寒地冻还不足于衬托魏德友坚守国土的不易,还是要用上这个细节,进一步挖掘出人物丰富的情感内涵。因此,我们让陈秀仓在文中或显或隐地出现了三四次,并在故事文末点出了陈秀仓的大名。

故事主干的逻辑线成立了:魏德友的初心是为了完成战友的遗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升华到为国守土的崇高境界。这是一个平凡英雄的家国情怀。见报后,读者对此细节的刻画也有很高评价。提供这一线索的管干事也反馈:杭州日报处理得很好,魏德友看到此段甚至落泪了。

倾听栏目的目标始终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时代里一个个真实独立的人。越是主旋律的报道,越不能假大空,越要细节扎实,逻辑真实。

在改稿过程中,我们坚持人物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比如,魏德友的子女对父亲晚年坚持戍边是怎么看的?毕竟,传统观念里,父母老了是要和子女在一起的。魏家内部对两位老人留守边关,就没有不同意见吗?

▲ 魏德友与老伴在升国旗

果然,戏剧性由此引发。在进一步的采访中我们得知,魏家子女大都回原籍山东发展,他们也一直想把双亲接回身边。但老人很倔强,怎么软硬兼施都没用。

这里面又涌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先是子女轮番上阵,儿子想了各种办法劝说,碰了一鼻子灰。再换成最受宠爱的小女儿,先是拍胸脯保证能行,最后在老人的劝说和感召下“叛变”了——辞了工作,留在父母身边,一起戍边。

两代人的矛盾终于达成和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念。父母那代人的忠诚无悔,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召力,子女对父母的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尊重。

▲  2016年,魏德友夫妇与部分家庭成员

另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之间。从当初憧憬新疆的好日子,到初来乍到被苦日子惊呆,觉得上当受骗,再到想办法“逃跑”,刘景好的一连串心理变化都很真实。

而她最后留下来和老魏过苦日子,不离不弃一辈子,不能不说是朝夕相处产生的力量,或者说,这就是父母辈的爱情。

文中这样描述:

几年后,连队要迁移到另外地方。妈妈很赞成,说:换个地方有利于孩子成长。爸爸沉默了半晌,说了一句话:“俺答应秀仓哥的事,也不能不算数啊。”

妈妈心软了。

就这样,爸爸妈妈一边放牧、一边守边的日子一直延续下来。许多叔叔阿姨都说,老魏两口子携手巡逻的身影,是边境线上最温暖的风景。

这就把刘景好这条线和陈秀仓这条线串到了一起。叠加的效果是,避免了“高大全”叙事的老一套,人物形象血肉饱满了,人物的选择也有了可信的逻辑依据。

7月13日,《我的爸爸是“活界碑”》在杭州日报和杭加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新闻客户端24小时点击量即突破30万。

众多读者留言向老人致敬,有的留下长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魏德友同志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宁,在边疆默默奉献一辈子,正是有这样的优秀党员,才有祖国的强大,我们的幸福。更令人敬佩的是魏德友的子女传承父辈精神,接起戍边重任,向这样的模范、这样的家庭致敬!

报道感动了千万读者,也感动了主人公魏德友。我们把样报第一时间寄到新疆。老魏老两口认真阅读后,对我们报道的评价是:“《杭州日报》写得好!有祖国人民做后盾,我一定守好边境线!”

▲  《杭州日报》第一时间给魏德友老两口寄去了当天的报纸,老两口收到报纸后在认真阅读。

为什么《活界碑》能成功?首先这是坚持精品创作的水到渠成。

对魏德友的报道,《活界碑》不是第一篇,也不是最后一篇。但《活界碑》是口述实录,是由主人公的女儿来讲述父亲的故事。这在所有的报道中是独一无二的。

▲  魏德友在界碑前

题材的“不可多得”,来自人物本身的崇高品格和感人故事。魏德友是来自最基层的军垦老兵,他身上闪耀着质朴、执着的初心,这在五光十色的当代是非常打动人的。

其次,报道角度巧妙,由女儿来口述。女儿既是父亲的旁观者,又是家庭内部成员。从文本角度考虑,这是一个最恰当的叙述者位置,比第三人称叙事更有感染力。

再次,运用了文学手段,语言精当,剪裁精巧,几乎无赘字。写法上讲求:动情而不煽情,克制而非高调,突出白描,侧重渲染,点到为止,给人回味。

《活界碑》进一步验证:“倾听”的选题一定要脚踏实地,要有来源于生活的“热气腾腾”。故事的采写一定要发人肺腑,放低身段,让倾诉者有力,让倾听者温暖。

一个选题从产生到最后见报,有时候就是一条漫漫长路,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精耕细作的打磨。

编辑和作者、口述者本人,还有编辑团队成员一起,多方协力、努力,才得以完成一个作品。很多时候,我们的采编团队更像一个工程队,重要的东西既落在每个文字之上,又远在文字之外。

希望倾听栏目能继续给大家带来真实的故事,感人的力量!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10.9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