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主题为“提振消费、从心开始”的央视“打假晚会”重磅来袭。
聚光灯下,造假牛鬼神蛇无处遁形。
一个快速扩张崛起的行业,成为了“照妖镜“中的消费雷区。
它就是医美整形。
◆◆医美行业成造假重灾区
本次315晚会上,医疗虚假广告遭点名,而其中医美行业则是虚假广告横行重灾区。
朝阳法院调研数据显示,涉医疗美容纠纷案件中,医疗美容机构过错类型集中,多为未尽告知义务、操作不当、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其中,虚假宣传、非法行医是涉诉两大突出问题。
近年,医美行业火爆异常。
宏观数据方面,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医美市场2014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2.5%,离全球第一大医美市场仅有一步之遥。
行业趋势方面,医美消费市场持续扩张,出现了“从城市到乡镇,从女性到男性,从中年到老小”之势。
据新华每日电讯,近年医美消费下沉明显,“小镇青年”逐美热情日益高涨;去年近两成男性白领每月在医美护肤方面消费达1131元,与女性的1197元持平;不少整形医生感叹:医美消费人群的年龄边界向两头延伸,微调的中学生,除皱、淡斑的老年人,毫不稀奇。
硬币的反面是;行业生态越丰富,越会鱼龙混杂,造假横行。
2020年9月,山东爵士医疗美容有限公司被证实为传销组织,欠了100多万工资跑路;医美平台美美咖跑路,欠近500个代理、客户大量押金;2021年3月,新华每日电讯发现,乡镇存在多处违规生活美容院,长期从事非法医美活动,有些甚至大搞“游击走穴”,“今天打针,明天就跑路”。
暴雷接连不断,太多医美机构,打着“让人变美”的大旗,割韭菜的嘴脸却丑陋无比。
◆◆乱象之源是什么?
我们前文提到,美容整形机构最大的问题在于虚假宣传、非法行医。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快速爆发的市场需求与滞后的政策支持、行业规范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引发了合规医师供不应求、从业者宽进宽出、获客手段急功近利等负面问题。
合规医师供需方面,据央视网报道,中国现有的15万从业者里,仅1.7万是合规执业者。据医药英才网报道,截至2016年底,平均一个正规医疗美容机构,还配备不了一个有资质的医生。
山寨医师的手术刀,是割韭菜的镰刀。今天给你割双眼皮的“医生“,可能是昨天刚用鸡翅练手的野生实习生。
从业门槛方面,中国医美利润惊人,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9年中国有15万美容整形从业者。而《2018-2023年中国美容机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医疗美容市场有望达到4640亿元人民币!15万从业人数,瓜分千亿级市场!
与高利润倒挂的,是从业者入场门槛极低。入场者良莠不齐,一旦出现事故,很容易金蝉脱壳,获利了结。
最关键的是获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盘点医美造假事件,消费行为大多是经“代理+熟人“介绍。由于广告成本高昂,医美行业 “代理分级制度” 和“熟人拉客现象“盛行。
这就导致了,许多医美机构盈利靠“代理人头费“,代理并不了解机构安全性,更无法对消费者负责,而机构的真实运营能力更无法得到检验与保障。
◆◆韩国医美对中国借鉴与启示
中国医美行业正在快速崛起,机遇与风险并存,有待过渡到成熟期。
或许,我们可以从更早发展、更为成熟的韩国医美市场汲取经验。
韩国是全球医美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医美为本国支柱产业。
根据招商证券在韩国实地调研的情况,韩国医美机构与中国的以下主要差异,也许能够为中国医美市场完善带来经验:
1、 政府对于医美行业高度重视,政策相对完善、积极
2、营销成本低廉,口碑更真实,市场更健康稳定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医美产业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起步早、“韩流“文化盛行、大量吸纳海外客户等协同作用下,韩国政府对医美产业极度重视。以国际医疗旅游为例,韩国政府从医美签证、配套翻译服务、旅游套餐、咨询中心,包括事后的医疗支援、争议解决等都配备了相应的制度。
而一旦市场成熟,医生与机构的粘性、医生与顾客的供需关系,自然相对稳定,机构口碑更加有效,广告营销成本得以降低,获客手段不至于“无所不用其极“。
据中为咨询发布,韩国医美机构营销费用率通常仅为约30%,相比之下,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机构粘性较低的中国医美机构,却要靠疯狂营销进行引流,营销费用率高达超过50%!
以体量庞大的龙头机构——“莆田系“艺星为例,即便财大气粗,2017年,医美综合毛利率为53.3%,其综合净利率只有11%!主要原因就在于营销费用过高。
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保健品行业,都是营销费用极高,企业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吸引消费者眼球,而疏于产品和服务打磨研发。这些行业往往是暴雷高发区,消费者受害的概率极高。
一面急于分医美市场蛋糕,另一面在营销成本重要下面临获客焦虑,不良机构就锚准了一本万里的“分级代理拉客“模式。
遗憾的是,通过烧钱营销进行市场抢夺的行业与企业,往往都是在进行“低层次竞争“,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一个行业的崛起,需要周期。
我国正在加速规范医美行业,对乱象进行治理。
从市场监管角度看,近年来,医美整形行业政策频出,从分级制度、机构标准、用药规范,到营销管理……各个维度的监管越来越细致。
行业并购趋势也有助于规范行业。医学界智库发布的《2016年中国医院并购报告》显示,并购的整形美容医院占到了总并购数目的一半,加之上资本不断涌入,医美行业的龙头效应将越发明显,这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合规化进程。
而在行业成熟的过程中,消费者本身也要保持独立、清醒的判断,通过卫健委官网、好大夫等正规渠道选择医院,通过查询三证(《执业医师证》、《医师资格证》、《医学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等选择医生,在天花乱坠的宣传面前,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