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摄影爱好者必看!人民日报好照片来了_资讯_鲸平台
摄影爱好者必看!人民日报好照片来了
2022.09.07 10:37

一张好照片里有摄影记者无数巧思,色彩协调、构图精妙、主次突出、图文相宜……缺一不可,报纸版面上的照片也因此成为记录时代的鲜活素材。本期研究事儿汇编“人民日报一撇一捺”整理选录的人民日报8月好照片,一起赏好图、看门道。

龙羊峡水电站

青海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人民日报记者 雷声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 第7版

编辑点评

照片用俯视视角鸟瞰龙羊峡水电站,影调、色彩丰富,明暗对比鲜明,视觉中心集中,给予读者美的享受,生动地呈现了高原水电站独有的雄伟磅礴气势。上方水库之静,与下方峡谷湍流之动,两相映衬,更凸显水电站的壮观。

——视觉版 张武军

保供电 作业忙

8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电力工人迎着晚霞在空中作业。

近日,广州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为了应对攀升的用电需求,广州供电局加强设备巡视、测温、检修等工作,保障夏季供电安全可靠。

王美燕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4 第15版

编辑点评

工人高空作业保供电,图片色彩饱满,晚霞映衬下电力工人紧张工作的背影更加可感,也侧面说明了当天的高温天气。高空中,工人呈对角构图的姿态,显现出工作的复杂与难度。总体来说,是一张画面简洁、构图有力的好照片。

——经济版 吕中正

澎湃绿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图为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戈壁滩上闪耀。

人民日报记者 伊霄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8 第6版

编辑点评

画面气势恢宏,极具对称美学。辽阔的戈壁滩上,成千上万座定日镜交错排列,一圈又一圈环绕在熔盐塔周围,将阳光汇聚于塔尖,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座壮观的光热电站,反映了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能力的巨大飞跃,也体现出我国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经济版 韩春瑶

感受科技魅力

暑假期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桥小学学生在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了解无人机知识。

谢尚国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8 第19版

编辑点评

照片拍摄视角独特,摄影师捕捉到孩子们托举起飞机模型仔细观察底部的瞬间。以飞机的机身和两侧机翼纵横分割画面,详略得当,视觉中心突出。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对焦面部,主体清晰,十分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的神态。同时,托举飞机模型之举也寓意着少年们是祖国科技事业未来的托举者。

——科技周刊 吴月辉

影动五角枫 大美兴安盟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草原的五角枫。  

五角枫自然保护区位于科尔沁沙地最北缘,大兴安岭东南,是以五角枫、榆树疏林草原生态系统、湖泊湿地和珍禽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李立涛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1 第14版

编辑点评

这张照片的拍摄对象是内蒙古兴安盟的五角枫。五角枫呈现出红、橙、黄等亮丽的色彩,颜色鲜明、层次丰富。照片中一半是近处火红的枫叶,一半是远处错落的枫树和山丘,增加了景深的同时,也让画面内容更加饱满,呈现出当地特有的秋日景色。

——视觉版 曹雪盟

铜陵港水运忙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今年前7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6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6.0%;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21.7万标箱,同比增长86.5%。

图为8月6日,安徽铜陵港水运繁忙。

郜小兵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2 第1版

编辑点评

从画面上看,“水”“天”连成一色,简洁明了,还富有纵深感,在色彩和构图上都颇为成功。同时,照片主体突出,来往的船只在江面上星罗棋布、动态十足。作为一张配合当日消息的新闻图片,主题鲜明、贴合版面,充分展现了长江港口的繁忙日常。

——要闻一版 张帅祯

水草丰美  生机勃勃

初秋时节,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伊纳乡,海子草原水草丰美、生机勃勃,在蓝天白云下呈现出斑斓色彩。

图为8月10日拍摄的海子草原上的骏马。

高宏善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3 第5版

编辑点评

自然之美最动人。此图一改草原拍摄往往以天空为主、草原为辅的设计比例结构,用大幅空间突出表现北国草原水草丰美的独特风光,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在色彩斑斓的画面中,又有一队骏马款款而过,宛若一幅油画清新脱俗,尽显和谐生态之美。

——要闻七版  张伟昊

风从山海来 电送千万家

上半年,我国风电发电量较快增长,同比增长7.8%。各地规划布局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助经济发展。2021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风电利用率达96.9%。

8月13日,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风吹村,星空下的风力发电机遍布山间。

瞿明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4 第2版 

编辑点评

万籁俱寂的夜空下,天上闪耀着星星,地上活跃着风机。恒星持续移动,在夜幕苍穹下,形成绚丽璀璨的星轨;风机昼夜不停,在长时间曝光下,风叶转成光迹。这是一张静态的图片,可图中所见,却处处是大自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动态轨迹。风机由近至远,沿着山峦的起伏,绵延无尽;它们矗立在山巅,又好像“长”到了天空中,生态友好的清洁能源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友好的画面是绿色发展的缩影。

——要闻2版 郭雪岩

送戏下乡 文化纳凉

日前,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搭建露天舞台,当地戏曲爱好者为周边村民表演越剧,晚风阵阵,“文化纳凉”。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慈溪市累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600多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

章勇涛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5 第11版

编辑点评

照片采用俯视视角定格古镇露天舞台的戏曲精彩瞬间,色彩与构图上富含层次与张力。近处,作为视觉中心的舞台上表演正酣,动态十足,极具色彩饱和度;远处,茜色如烧的晚霞、暮色四合中的古居、波动起伏的山林,更显安静。前后两者,一近一远、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将热闹的“送戏下乡”与静谧的水乡古镇巧妙融合在同一画幅之中。

——文化版 陈世涵

全年粮食夺取丰收有支撑

图为8月4日,浙江杭州临安区天目山镇“天目粮仓”粮食基地,农技人员遥控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进行喷药除虫作业。 

胡剑欢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6 第2版

编辑点评

这张照片用简洁的构图诠释了丰富的空间关系和主题内容。无人机、阡陌小道、操作人员与照片边框构成了稳定的横纵线条关系。幽密的树林构成了整个画面最大的色彩面积,强化了线条关系的稳定性,并将画面中的活动全部置于一个自然的生态空间之中,无人机所代表的科技进步,将让人们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中自在地耕种。

——要闻二版 王子凯

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放绳工是景区环卫里的一个特殊工种,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和塑料袋。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

图为李培生行走在陡峭悬崖间。

张俊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6 第5版

编辑点评

收到总书记回信的“中国好人”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的放绳工,从事悬崖峭壁上的清洁工作。本图利用峭壁与朦胧远山将构图斜分为二,李培生身处视觉中心,美学价值与人文内涵兼备。在壮美险峻的危峰衬托下,行走在悬崖之上的李培生显得如此渺小,但十五年如一日用心用情守护美丽黄山的他,早已成为这片景区里最坚韧的“巨人”。

——要闻六版 宋宇

强身健体 多彩假期

8月14日,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孩子们通过滚铁环感受传统游戏乐趣。

该镇着力打造“凫山假期快乐成长营”,为当地学生提供学习辅导、生活实践等服务,并开展趣味健身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李志军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6 第16版

编辑点评

这张照片动静结合,虚实得当,构图稳重。通过浅景深,突出了人物主体。

焦内,图中的两名小朋友全身心投入到滚铁环游戏中,他们神态投入、表情灵动,侧面展现出传统游戏的趣味。孩子胸前随着跑动扬起的红领巾更是点睛之笔,使画面更加生动。

焦外,阳光与树叶形成迷人的光斑,渲染出活泼的夏日氛围。该图捕捉到孩子们运动的精彩瞬间,展现了传统游戏的魅力。

——体育版 李铁林

轮胎制造  转型升级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鼓励企业聚焦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核心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贯通企业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提高市场竞争力,助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8月16日,广饶县广饶经济开发区一家轮胎公司的新一代高架智能立体仓库,堆垛机正在紧张作业,摆放订单产品。

刘云杰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7 第5版

编辑点评

放射状的线条、红蓝的配色,整张图片散发着科技感和未来感。仔细端详,堆山码海的轮胎、无人操作的运输车,先进的生产场景来自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就这样以视觉语言讲述,一图胜千言。

——要闻七版 臧春蕾

技能强国  创新有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国远洋海运重工的修船工在作业。  

王美燕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7 第7版

编辑点评

图片中,阳光照射的区域将画面自然地分割成两个部分,摄影师巧妙地捕捉了这一瞬间,一明一暗,对比鲜明,层次丰富;色彩上,朱红、绛红,湛蓝、灰蓝,多层次的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图片以长竖图呈现,突出了要拍摄的内容,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吸引读者眼球,也侧面反映出中国船舶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视觉版 邓剑洋

普陀船忙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船舶修理、船舶制造等产业。

图为8月15日,普陀区沈家门一带的繁荣景象。

诸葛晓明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8 第1版

编辑点评

初看这张照片,便被它的画面所吸引——青山逶迤,玉带环绕,高楼棋布,长桥横抱。云无心以出岫,凌万顷之茫然。南来北往舟浮水,上下同光水连天。细看之下,就能感受到这张照片的生机和活力,水面上的船只来往穿梭,给整张照片赋予了动态美,繁忙的景象也正是对普陀区船舶修造行业蓬勃发展图景的真实写照。

——要闻一版 赵政

九岭山深处奏响青春之歌

近年来,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珍稀物种频频现身。在这里,一群年轻人扎根大山密林,通过日常巡护,呵护着一草一木;也通过普及自然知识,让更多人得以共护、共享自然之美。

图为九岭山保护区大杞山保护管理站站长彭勇(中)和同事巡山时发现一株细茎石斛。

周亮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8 第14版

编辑点评

大山密林深处,三位自然保护区工作者在巡山时、发现了一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细茎石斛。支起手机、趴在布满青苔的峭壁上,三位年轻人聚精会神,认真观测。来自一线的图片,第一视角的呈现,很有现场感和真切感。搭配对角线的构图手法,众人目光所及,使得照片视觉中心更加突出,也传递出保护区年轻人投身工作的忘我和认真。

——生态版 张文豪

爱国教育正当时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武器装备、历史文物,学习军事知识,强化国防观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图为8月16日,家长带着孩子认真参观展品。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19 第4版

编辑点评

这张人物特写,符合了我们对好照片的两个要求:一是传递出故事感,在暑假里,家长带着小朋友参观博物馆,小朋友的身体动作仿佛在问这是什么,而家长在一旁的动作体现出正要解答的视觉效果,一问一答,一个镜头讲述了一段故事;二是传递出生动感,这张照片对人物眼神的刻画很细腻,孩子的好奇心,家长的耐心在一个镜头中同框,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要闻四版 杨烁壁

享受运动之乐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城市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图为日前市民在长沙市岳麓区滨江体育公园足球场享受运动的乐趣。

郭立亮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1 第1版

编辑点评

一座长桥,将画面一分为二,蓝与绿两个色调层次分明又融为一体。长桥外,高楼林立,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体现着都市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快节奏生活;长桥内,树木繁茂,球场平整,绿草如茵,是工作之余享受运动、挥洒汗水的场所。灯光点亮球场,球场点亮梦想,在足球场上运动拼搏的身影,是他们心中未曾熄灭的“足球梦”的最好展现。

—— 要闻一版 赵政

发展夜间旅游 激发消费活力

8月16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裕后街灯火辉煌,生意红火。

今年以来,郴州着力打造“郴州八点半·夜空最闪亮”夜间文旅消费聚焦区项目,把裕后街打造成了集主题酒店、特色餐饮、艺术群落、文化展演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综合商业街区。

欧阳常海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2 第10版

编辑点评

很难不被这张照片一眼吸引。妙在构图,建筑结构将图分割为6个部分,同一空间仿佛分裂成不同次元,每一个都承载着不同的人物和夜故事;美在色温,一幅图容纳了蓝、紫、黄等多种色彩,仿佛万花筒,映射出五彩缤纷的消费活力。通过巧妙的结构和颜色,照片被赋予了丰富的层次。

——经济版 林子夜

高空筑梦

8月21日,广东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项目工地现场忙碌有序。图为建设者在高空开展作业。

琶洲试验区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之一,是广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平台。

魏劲松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4 第4版

编辑点评

一边是紧锣密鼓的建设,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在琶洲试验区,一家家高科技企业进驻,一个个数字经济机遇落地,不远处的“小蛮腰”,正见证着这里未来无限可能。城市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背后,也别忘了高空中、工地里的工人们,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奋斗着、建设着、守护着。

——要闻四版  栾心怡

超大型盾构机加紧生产

8月23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盾构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吊装超大型盾构机刀盘。

据了解,该盾构机直径为15.56米,总长161米,重4300吨,将用于佛山市季华路西延线工程。

邱新生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5 第2版

编辑点评

第一眼看上去,这张照片的画面似乎有些“拥挤”,但细细琢磨,这张照片带给受众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也恰恰来源于此。照片采用斜上方俯拍视角,巨大的盾构机刀盘充斥甚至超出整个画面,画面中人物的渺小与设备的庞大之间的对比,再次强化了这种震撼。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制造的力量。

——要闻二版 祁嘉润

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图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项目,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作业。  

王程龙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5 第10版

编辑点评

仰拍视角下的外立墙面以极不对称的构图方式,占据了超一半的画面面积,墙面顶端的线条造成一种“切割昏晓”的视觉冲击,凸显了建筑的高大。在玻璃的反射下,耀眼的太阳光成为画面上半部分的视觉中心,表现出炎热的施工环境。顺着光线向画面正下方看去,施工人员正顶着烈日辛苦作业,起重机、玻璃接合线和墙面框架构成的横纵线条增强了施工场景的秩序感。

——要闻二版 王子凯

强身健体 多彩假期

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运动能力。除了学校组织的公益体育培训,各地各类体育培训机构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培训项目,从体能类、专项类到小众类,形式多种多样,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运动新选择、暑期新去处。

图为8月17日,山东省威海市,“小铁人夏令营”的学员在进行桨板训练。  

朱春晓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6 第8版

编辑点评

远处视野广阔,晴空下的水面清澈湛蓝,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惬意氛围扑面而来。在近处,划着桨板的小学员迎面前进,激起层层波浪,主体色彩鲜明,富有动感与视觉冲击力。由近及远,你追我赶的桨板队伍构成了错落的视觉引导线,将碧水蓝天的秀美与群桨相竞的活力相勾连,相得益彰。

——体育版 李铁林

万亩水稻长势喜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东北的水稻长势喜人、一片碧绿。

图为8月26日,辽宁盘锦大洼区西安镇上口子村,水稻茁壮生长。  

刘刚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7 第2版

编辑点评

流水绕芳甸,稻香满田家,这幅照片用空中俯视的视角展现了秋日的田园风光。一块块整齐碧绿的稻田构成了画面主色调,在俯视视角下,碧绿的稻田由画面下方延伸至顶端,给观者一种骋怀游目的开阔感。穿行其间的流水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流水与稻田一动一静,彼此映衬。

——要闻二版 王子凯

长空逐梦 精彩纷呈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26日在吉林长春开幕。空军第一支列装运—20的航空兵部队进行了飞行展示,水滴形回转机动、小航线快速战斗着陆等具有实战意义的飞行动作,向公众展示了运—20优越的性能。

图为运—20亮相,吸引观众目光。 

周国强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7 第4版

编辑点评

天空澄澈,鲲鹏展翅;人群熙攘,仰头齐望。由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空军运—20等战机集中亮相长春航空展,大国重器彰显大国实力与大国自信,观展群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高燃”时刻。人群里,一只高高挥舞的手是此图的点睛之笔,宛如在与战机“打招呼”,在沟通画面主体、点活画面的同时,观众的激动之情、自豪之感跃然纸上。

——要闻四版  栾心怡

无数微光 无穷力量

截至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重庆市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火场明火全部扑灭。数千支电筒闪烁,狭长逶迤的防火道,成为每个人难忘的记忆。

图为8月18日,一架救援直升机在重庆涪陵进行灭火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8 第4版

编辑点评

莽莽苍苍的林木、腾扬而起的烟尘,大画幅的占比,晕染出山火情急势迫的场景画面。水与火的对抗,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被典型化为从天而降的雾与滚滚而来的烟,弥散混融,彼此难辨。画面中的那一抹红——救援直升机灭火作业带来幕天席地的水汽,在局面胶着中生出了必胜的信心和希望。摄影师的独特视角、精巧构思以及敢于贴近火场拍摄的勇气,都令人称道。

——要闻四版 陈亚楠

一个村办篮球赛为何人人爱

上图:8月2日,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现场。

下图:8月9日,现场观众在佛黔协作篮球交流赛中场休息时参与投篮游戏。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腹地的台盘村,寻常小山村,如何将比赛办出名堂?所谓“村BA”,其实是村里的传统活动。台盘村272户近1200人,多为苗族。农历六月六,是当地苗家农事节日“吃新节”。按惯例要办斗牛、赛马、吹芦笙、唱苗歌等文体活动,篮球赛则是传承已久的重头戏。村民自主办赛,本乡本土的选手、深度沉浸的体验,让村赛总是不缺喝彩。

以“美丽乡村”之名,让“村BA”在各地开花结果,更好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乡土活力。

张奎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29 第13版

编辑点评

乡村篮球场上,两幅优秀的抓拍图片,展示了体育比赛的激烈以及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快乐。上图以仰拍视角捕捉跳投滞空瞬间,球员动作舒展飘逸,富有运动美感,现场代入感强;下图以俯拍视角聚焦篮球赛互动游戏,孩子们或专注投篮、或满脸期待,画面和谐美好,充满童趣。场边看台座无虚席,小小篮球爱好者热情洋溢,展现了基层体育的火热氛围与蓬勃生命力,极具视觉冲击力。

——体育版 李铁林

迎朝霞晨跑 享健身之乐

8月26日,人们在重庆市南川体育中心迎着朝霞跑步健身。

近年来,南川区城乡体育设施不断健全,体育场馆等免费向市民开放。如今,健身已成为许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瞿明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30 第2版

编辑点评

照片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巧妙地通过镜头扭曲拉长边缘的特点表现了体育中心的空间感。在体育中心的穹顶下,拍摄者颇具匠心地将穹顶边缘围成的风景完整地纳入画面中,构成一幅展现“朝霞初升的城市清晨”的画中画,丰富了整幅画面的表达空间。与“画中画”几乎呈对称的下方,市民在开阔的体育场上跑步健身,朝霞、天空、跑道、穹顶、看台,这些暖色调的元素组合让画面充满积极向上的色彩情绪。

——要闻二版 王子凯

追梦空天  制胜未来

8月26日至30日,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办。人民空军的明星战机、先进装备集中亮相,一幕幕精彩瞬间在蔚蓝天空上演。据空军新闻发言人介绍,这次活动展现了空军“奋斗强军·奋飞十年”的建设发展成就,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进行六机三角队斤斗表演。

人民日报记者 雷声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8.31 第18版

编辑点评

六架战机直冲云霄,在空中作出高难度斤斗飞行动作,犹如利爪撕破长空;白色烟带和飞机阵型的组合,神似银色眼镜蛇正高昂头颅。摄影者构图突破常规,别具一格,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蔚蓝天空和白色烟带色彩对比强烈,明暗层次丰富,让人过目不忘。同时,编辑用较大篇幅将此图用作视觉版主图,版面语言的配合,更加凸显了画面磅礴之势。

——视觉版 蒋雨师

17.52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