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内爆”视角下可视化新闻报道的视觉批判_资讯_鲸平台
“内爆”视角下可视化新闻报道的视觉批判
2021.06.15 16:14 毛湛文 丁稚花
新闻仪式感的衰退:受众参与性重于真实性

可视化报道在创造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其本身以图像像似性为主的符号特征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当前,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正越来越多地运用数据可视化、短视频、交互游戏等作为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迎来了一个繁盛的“可视化”转向。然而,当新闻事件呈现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往往容易忽略可视化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功能。随着视觉传播技术深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符号过度生产而导致意义扭曲的问题。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新闻可视化是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可视化报道究竟增强了受众的接受度还是徒有鲜亮的技术外壳?又是否影响到新闻真实?


本文是由毛湛文、丁稚花,以鲍德里亚所阐述的“内爆”概念,试对上述问题展开探索。

理论溯源,鲍德里亚“内爆”概念的内涵


“内爆”原是物理学概念,指事物内部聚爆过程导致了事物之间界限的消除。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首先谈到“内爆”观点[1],他认为随着机械形式向电子形式的转变,媒介与信息的界限消失了,产生了“内爆”,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鲍德里亚吸收了“内爆”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媒介意义的内爆”[2]。他将“内爆”定义为:“相互收缩,一种奇异(巨大)的互相套叠,传统的两级坍塌进另一极。”[3]


边界的消失和意义的消失是“内爆”的两个明显特征。现代社会中的符号意义生产是一种仿真生产,媒介意义的“内爆”主要体现为传播内容的拟像化。可视化新闻报道的生产,正是一种拟像化生产: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视觉符号作为一种中介物,以拟像的形式表现着实物,一个“超真实”的世界通过媒介像似符号的模式化生产得以建构。


事物边界的消失意味着判断事物的基础丧失,意义的消失意味着事物的内容丧失。视觉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人类生活被视觉图像所包围,更意味着人类所感知的世界是由一个个符码所搭建而成的。符码所建构的社会是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真实”环境,是真实与非真实的“内爆”。可视化新闻报道正是通过图像、影像、视像、文字等视觉符号,以符码呈现“新闻真实”。但视觉符号也会带来假象,它们通过刺激受众的感官,令其不再关注内容真实与否,不再注重信源的可靠与否,这就是“内爆”所带来的后果之一。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于新闻可视化的研究偏向于论述新闻视觉化生产的创新和变革,对其展开批判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期望转换视野,基于“内爆”的理论展开对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批判,透视当代新闻业视觉生产逻辑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发更多的省思。


02

用可视化构造“现实”,

符号拼接的视觉后果

可视化报道通过将原始数据活信息的采集转化为精细的可视化符号,完成了一场符号的拼贴,也带来如下的问题。


1.符号自由组合的“现实”构造


纵观当下的可视化报道,形象式像似符的使用最为频繁。像似符号是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依靠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皮尔斯把符号像似分为三级:形象式像似、图表式像似、比喻式像似[4],其中,形象式像似属于绝对像似,具有再现功能,其意义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摄影、肖像等,符号与对象之间具有直观明确的特征,而新闻可视化中如插入短视频、现场图片等可视化符号就可理解为形象式像似。


例如,“全球数据新闻”获奖作品《博尔扎诺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Bolzano)[5](图1)整篇作品应用大量形象式像似符进行视觉呈现,辅之其他类型的像似符。Speaking Freely的部分直接采用八人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各方观点,从视频中受众不仅可以直观了解到这八位民众对于博尔扎诺的看法,也能捕捉到每个民众的动态表情与语音语调的变化,这是其他像似符号难以实现的。

图1

形象式像似符号的广泛运用,与现代视觉社会对“真实”的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式像似符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超越文字信息的局限性,最大化呈现新闻现场,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因为可视化新闻报道通常是按照事先设定的叙事逻辑展开的,而运用像似程度高的符号能增强新闻叙事的可信度。媒介所呈现的符号与实体越像,观众就会越相信媒介所陈述的内容。但这种内容仍旧是由像似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是新闻媒体构造的“现实”结果。


2.符号拼接下的“认知”失焦


鲍德里亚认为:“内容在大部分时间里向我们隐瞒了媒介的真实功能。它冒充信息,而其实真正的信息,是在人类关系的深层发生了(等级的、范例的、习性的)结构改变,在它看来,那明确的话语也许只是内涵。”[6]这就意味着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根据自己的解读呈现的是媒介所认为的真实。


可视化新闻擅长将多种像似符号进行自由拼接。镜头剪辑、图像处理、数据筛选,媒介生产者力图用各式技术手段达成传递信息、阐释信息的目的。换一句话说,媒介尝试提供新闻的更多侧面,让受众自行获取信息。这宛如一盘美味的“沙拉”,用户可以各取所需,却没有任何“饱腹感”。


例如,“全球数据新闻”获奖作品《塞尔维亚政治人物资产数据库》(Krik for Database of Assets of Serbian Politicians)[7](图2)呈现了多位政治家的财产状况,同时设有三个端口,不同的端口对应不同类别的政治家排序。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任意端口进入,每个进入页面都是政治家的个人财产情况说明。报道提供的信息十分丰富,政治家的财产信息面面俱到。但是对受众而言,如此周到的财产说明反而让人不知所措,因为空洞的数字信息令人无法捕捉新闻的重点。 

图2

鲍德里亚认为,信息过于丰盛,意义反而缺失。可视化报道类似于扁平化的新闻叙事方式,的确让枯燥的数据信息变得生动,但同时也让读者无法捕捉新闻的主焦点。“在媒体的穷追不舍下,人们无法专注于某一条重要的信息,重要的东西太多了,就没有重要的了,这是一种过犹不及的效果。”[8]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互叠,带来过量的信息,甚至是一种负荷——受众浏览信息的压力增加,就会产生阅读“失焦”。它使受众无法专注于某条重要信息,甚至无法判断信息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可视化新闻就是通过画面图像的方式来加强我们的“即时新闻记忆”并增加记忆负担的。


3.技术中介化的新闻“语言” 


“人们所消费的是媒介利用这种具有技术性的编码重新诠释了世界实体,世界上的所有物质、符号材料都受到了工业式的处理”[9]。媒介负载了众多信息,而在视觉表达上越来越依赖数据化的交互技术和图表。例如,“全球数据新闻”获奖作品《美国的犯罪变迁》(Crime in Context)[10](图3)用10张趋势图表示了在2010年至2015年间10个暴力犯罪增幅和降幅最大的地区。其中,每一张趋势图都不是简单的单条曲线,而是多条曲线的叠加。这样的技术操作在新闻可视化中十分常见。数据可视化的数据图表已经成为实现新闻可视化的重要基础,新闻生产者只要输入想要的代码或数据就能生成各种表格。

图3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技术手段中介化所呈现出来的新闻事实形式,至少在直觉上、经验上不能等同于原生态的新闻事实;至于经过技术中介化的新闻事实,是否能够代表甚至或替代原生态的新闻事实,更是有待研究的问题。”[11] 而经过技术中介化新闻事实的报道,需要高度警惕其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闻可视化依托数字技术制造出大量独立存在的视觉符号,将新闻事实进行符号化处理;但读者看到的可视化作品只是结构化了的数据,并不是原生态的新闻事实。同样,技术中介化后的新闻事实背后包含着生产主体的主观偏向,其“新闻语言”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的新闻事实。可视化新闻虽然对革新融合新闻形态意义重大,可以通过视觉化呈现来丰富新闻内容。但可视化报道面临着生成“新闻语言”机械化的风险,忽视对新闻深层意义的挖掘。


03

可视化之下的意义困境,

新闻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消解


鲍德里亚曾认为海湾战争不存在,将其视为“一场文字和影像的战争,是模拟的谋杀和破坏性战争,而不是真正死亡的战争”[12]。其想要揭示的是:媒介向大众呈现的并不是现实社会,而是一种超现实社会。这种超现实社会是由符号拼贴而成,它让受众沉浸于符码编织的世界中,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对照可视化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其呈现多依靠各种视觉符号线性或是非线性拼贴,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再创造,使信息内容高度形式化。这同样是一个有着“内爆”特征的内容生产过程,离鲍德里亚所描述的仿真世界越来越近: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逐渐消解。

1.新闻仪式感的衰退:受众参与性重于真实性

《消费社会》中谈到“大众文化”的“转盘机制”:“这里没有考虑的时间,而只有反应的时间……考验的不是知识过程,而是瞬间反应机制……在转盘中,重要的显然是参与:内容毫不重要。”[13]鲍德里亚认为对于参加者而言,重要的是获得了几十秒的乐趣,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判断错误而感到生气或后悔,因为他们获得了愉悦。可视化新闻带来的感官愉悦同样凝聚在短视频、小动画和炫酷的网页当中,更容易让受众沉溺于“超真实”的视听体验中,形成这样的“转盘机制”。

传统新闻报道注重文字,以“文字+图片”为主要表现手法,画面服务于新闻事实。可视化报道则制造大量像似符号,向读者呈现更具震撼性的现场画面,它能够让受众迅速捕捉到媒介呈现的关注点,但也迅速忽视了除去可视化符号之外的新闻内容。“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或说教性的过程发生作用,因为那将会损害这一仪式意义所在的集体参与——这种参与只有通过一种礼拜仪式、一套被精心抽空了意义内容的符号形式编码才能得以实现。”[14]

可视化报道中像新闻游戏这样的作品,往往给受众提供了可供互动的阅读空间,受众在交互游戏中遵循叙事线索参与游戏互动。但这种仪式般的参与依托的是消解了意义的符号编码形式,个体不过是通过大众媒体与“符号”玩耍。传统新闻的内容仪式被互动“游戏”仪式所取代,新闻报道正在由过去对内容的偏重转向对形式的偏重,真正具有深度思考力的新闻仪式感正在消退。

2.界限感的模糊:能指符号带来的错位感知

在可视化报道中,像似符越来越趋向“能指”,重视形象式像似的构造。例如,在《脱轨美铁列车:死亡曲线上的飞驰》(Derailed Amtrak Train Sped into Deadly Crash Curve)[15]这则数据新闻报道中,媒体用动态地图向读者演绎了为什么美铁列车会发生事故,原因是该列车在弯道的速度显著高于它在其他路段的速度。这样的报道看似媒介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关于列车失事的真实原因难道仅限于此吗?为什么在该时段列车会突然增速,列车失事的影响又是什么?这些在新闻可视化作品中是鲜少呈现的。媒体选择对这方面内容淡化处理,只用了一个图表式像似符号,这让读者的认知仅停留在列车失事是因为弯道超速,而忽略了该新闻的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

“可视化只关乎对数据和信息呈现的准确性(Accuracy),却不会如新闻记者一样追求某种本质上的‘真实’,即事实本身与社会、存在、人性与文明等宏大概念之间的终极关联。”[16]有学者就认为可视化并不像传统新闻一样,追求原生态的新闻真实,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展现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新闻生产者运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把新闻事件某一特点无限放大,让观众以为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这是视觉符号带给人们的错误感知,它将时空高度压缩,越高像似度的视觉符号,这种错位感越强,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变得越模糊。

3.真实与“超真实”的置换

新闻可视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者的生产逻辑。随着数字摄影技术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发展,视觉符号越来越追求高像似性,甚至以像似符号组合打包的形式对新闻进行包装。“符号意义‘被感知’为第一步,感知却不一定导向认知。解释者生活在各种各样刺激的海洋中,这些刺激都能被感知,也有相当多已经被感知,但是没有多少被识别,而被解释的更少。”[17]

符号的感知只是第一步,只有受众对符号进行解释才能真正完成符号意义的实现。可视化符号带给观众的是强有力的视觉刺激,但真正被受众识别并解释的视觉符号并没有多少。受众接收到的视觉刺激太多,需要识别的符号太多,像视频、测试游戏等高度像似的视觉符号所涵盖的内容庞杂,人们很容易深陷符号化的拟真世界,而忽视了对符号的解释。

或许新闻可视化的种种新鲜暂时迎合了现代社会读者对新鲜技术的潜在渴望。但这也不能不引起反思,媒介生产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技术的运用路径究竟如何。我们都生活在由媒介引导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过多地接触“超真实”、获取到的知识只是编程带来的短暂欢愉,那么真实与非真实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模糊,消费社会中新闻生产将面临着意义无用的困境。

4.拟像化视觉符号造成的个性消失

鲍德里亚认为:“大众已经感到不堪其扰并充满了厌恶之情。于是,冷漠的大众变成了忧郁而沉默的大多数,一切意义、信息和教唆蛊惑均内爆于其中,就好像被黑洞吞噬了一样。”[18]符号代码所编写的程序日益成为人们感知新环境的基础,当一切意义和信息在媒介环境中发生“内爆”,大众的个体性也将会被吞噬。

社会个体大部分通过媒介的呈现而寻求定义和认同,为此新闻生产者颇费心力地设计了交互页面、互动测试等,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其能够对产品产生依赖性。然而,这种认同本身是建立在“超真实”的基础上,往往是短暂的、浅层的。可视化新闻生产中,报道者为了追求报道的观赏性,对于新闻事实的挖掘不如传统新闻,只能维持浅层的价值认同;可视化的报道产品往往在时间、题材上有要求,当产品无法保证持续性与连贯性时,受众很难保有忠诚度进而获得更深层的认同感。

鲍德里亚说:“消费社会中个体的自恋并不是对独特性的享受,而是集体特征的折射。”[19]新闻可视化所带来的变化也恰好反映了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人们越来越偏向碎片化阅读,抗拒深层次的思考,更偏好感官刺激强的事物[20]。新闻可视化发展势头猛烈,大众自身个性被符号吞噬却不自知。由技术理性所支配的生产逻辑不断影响着新闻生产,造成的是新闻可视化越来越在乎图表是否酷炫,视频是否震撼。当大众一次次被像似符号所支配时,符号化的世界带来的只能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个体不再反思自己,在沉浸中被取消。 

04结语,反思新闻生产的视觉化逻辑

鲍德里亚在谈到消费社会时说:“信息消费之信息,即对世界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的信息以及把消息当成商品一样进行复制的信息,对作为符号的内容进行颂扬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包装。”[21]新闻可视化就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包装,而包装就意味着含有非真实的成分。

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一种非绝对像似的事物,符号是一种相对像似的事物。数字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方向,更多地以一种组合拳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包装。从各大新闻奖项对于可视化新闻产品的推崇,新闻机构对于可视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可以感受到新闻可视化的热度。

但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高度像似性的视觉符号给受众带来的是感官的解放和无限量加载的信息。为了刺激受众的感官,新闻业在不断更迭包括可视化在内的新技术,但技术先行的新闻生产方式存在潜在的消极影响。过度符号化的可视化新闻营造了视觉奇观,它所带来的流量刺激似乎诱导新闻生产者转变新闻生产方式。就像有学者认为的那样,视觉再现是对于时间的切片,摄影将这种切片发展到了极致,但它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前因后果的完整叙事。[22]可视化新闻也是如此,视觉符号的拼接让原本虚幻的假象变成了比真实还真切的“超真实”。

实际上,符号本身就是一个“非真实”的事物,用符号表示实物,这两者存在着真实的“距离”,而技术的发展更是让符号表示符号,符号多重转换更消解了意义。新闻可视化的视觉符号运用在视觉呈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不断模糊,意义被符号不断中和。当信息不再具有意义时,它可以不依附于意义内容而存在。因此,我们不得不持续追问:新闻生产可视化将会给人们的信息接受带来什么变化?什么才是真正需要被记忆的新闻和信息?如果新闻可视化生产一味地追求技术的突破,那将是符号的过剩使用,而这是否容易使新闻生产陷入新的困境呢?而这些问题,相信都将伴随新闻业的未来发展得到更多的讨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未来媒体视野下的新闻生产变革机制研究”(编号:17CXW002)成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7.

[2]让·鲍德里亚.传媒中意义的内爆.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9.

[3]转引自严功军,张雨涵.内爆转换与传播危机:融媒体生态的批判解读.现代传播,2017(11):14-17.

[4]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77-88.

[5]参见http://www.peoplesrepublicofbolzano.com/.

[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3-115.

6.71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