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信鸽舆情 | 复盘江西鸭脖事件背后的传播学原理,舆情来袭“绝味”们如何应对?_资讯_鲸平台
信鸽舆情 | 复盘江西鸭脖事件背后的传播学原理,舆情来袭“绝味”们如何应对?
2023.06.20 18:06

校园食品安全偶发个案,最终演变成了轰动网络的舆情事件,多个省级部门联合调查、人民网、央广网等央媒反复评论跟进。复盘整个“鼠头鸭脖”事件,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已经有了答案?

1、涉事高校、政府部门在本次事件中的处置过程里,哪些应当引以为鉴。

2、偶发个案迅猛传播背后,体现哪些传播学原理,反映了怎样的传播生态。

3、对于企业品牌、公关部门来说,应当从本次事件中得到什么参考。

4、哪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被大众淡化、忽略。

一、事件回顾

6月1日下午,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画面的饭菜中,疑似有异物出现,男子告知食堂工作人员吃出来老鼠头,工作人员表示是鸭肉。

6月2日,学校餐饮公司南昌市菁禾餐饮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看到视频了,会去调查核实处理。

6月3日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经调查,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该校食堂。当事学生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比对“异物”,确认为鸭脖,为正常食物。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6月4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通过查看当事人拍摄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定系鸭脖。同时,并对该校菜品的留样进行检测,将于3—5天专业比对后并公布结果。南昌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

不少网友对官方回应表示质疑。江西“鼠头鸭脖”事件持续发酵。

6月6日,菁禾餐饮发声明称,经调查该事件涉及的是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瑶湖校区),该校区餐饮公司是中快餐厅,与该公司无关,公司所承包的是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山湖校区)。7日,该公司再次发文辟谣。

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厅回应称,相关处室已经介入该事件。

6月7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食堂的承包商称,其他食堂的承包商受到牵连。从多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学生处了解到,上述事件发生后,学校食堂及涉事窗口依旧正常营业;有学生透露,事发后该校辅导员也曾开会提醒过在校学生禁止在网上发布任何关于上述事件的相关言论。

6月8日,扬子晚报报道,6月7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表示,学校食堂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投诉,食堂早前在聊天软件上建立了一个意见反馈群,每个月在群里学生投诉菜品问题,钢丝球、毛发、小虫子等异物都是很正常的事。2021年曾有媒体报道,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学生反映,学校食堂后厨有很多老鼠横行。事后学校公布调查结果,是由于食堂工作人员未及时盖住下水道盖板所致,学校表示立即整改,做到“零疏忽”、“零死角”。

6月8日,巨浪视频报道,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饭里吃出了大青虫(同一个食堂,不一个窗口),该生发现后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随后有工作人员将饭端走,并添加了那位学生的微信,后续如何处理他并不知情。

6月10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下一步,联合调查组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调查处理情况。

6月17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公布。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勘察现场,调取监控视频发现,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经认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并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源头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6月19日,东方网从江西省教育厅相关部门与江西省多家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等多方交叉印证确认,涉事食堂供应商为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目前该涉事学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该公司解约。根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标信息显示,本次涉事的瑶湖校区食堂中标供应商分别为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与江西金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经营涉事校区的第一食堂与第二食堂。

江西中快是由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企业。公开信息显示,中快餐饮集团在全国多个省市至少直接投资了24家地方“中快餐饮”企业,其中包括上海、安徽、陕西、河南等地。据公开报道,中快餐饮“全国范围内在营高校食堂项目700多个,年营收规模直逼海底捞”。

东方网向多家食堂也由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确认,尽管江西中快经营的食堂发生了学生吃到鼠头一事,但这几家高校均表示根据合同约定,目前食堂仍有江西中快经营,且学校非常重视食堂餐饮安全,加大了检查力度。

二、传播概览

据财联社信鸽舆情管理系统统计,截至6月20日17时,全网“鼠头鸭脖”事件相关讨论超过33.6万次。6月17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全网对该事件讨论达到热度巅峰,随着涉事“江西中快”公司的进一步曝光,舆情讨论再次发酵。

在新浪微博,#鼠头鸭脖食堂意见反馈群曝光#、#鼠头鸭脖高校学生称又吃出大青虫#、#鼠头鸭脖涉事母公司经营700多个高校食堂#、#顶格处罚鼠头鸭脖涉事企业#等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不断被关注、讨论,超过24亿人次参与阅读,引发超过16万人次讨论。

从传播渠道看,网络媒体是此次事件主要曝光渠道,超过66.8%的舆情声量由微博、APP等网络媒体提供。人民网、环球网、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积极关注、参与报道。

三、信鸽锐评

财联社信鸽舆情管理系统根据全网舆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民网、央广网、澎湃新闻、东方网等主流媒体在“鼠头鸭脖”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传播作用。此次事件,获得网民热议的媒体报道TOP10整理如下。

1、涉事高校、政府部门在本次事件中的处置过程里,哪些应当引以为鉴?

人民网评论指出,一场现实版的“鼠头现形记”,带来的警示值得细细思索。保障食品安全之于行政部门,维护学生权益之于教育单位,都是天经地义的使命,也是不可懈怠的职责。无论实事求是还是求真务实,无论人民至上还是民生为本,只有首先成为刻印在灵魂深处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才能成为指导工作、促进落实、推动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傲慢乱为、任性胡为、摊手不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毫不松懈、毫不留情。

一者,不能正视问题只会惹出更大问题;二者,瞒天过海欺骗舆论,无异于自我毁灭;三者,没有真相可以去挖掘真相,情况不明可以去摸清情况,问题暴露可以去反思问题,关键是公平公正公道不能丢,公心公义公德不能松。

2、偶发个案迅猛传播背后,体现哪些传播学原理,反映了怎样的传播生态?

截至去年底,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在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到“鼠头鸭脖”事件本身来说,在热点舆情事件中,涉事主体、主管部门的回应态度很重要。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此次事件起初仅仅是一则偶发的校园食品安全举报,校方、地方行政部门“指鼠为鸭”,以搪塞敷衍、含糊包庇的姿态强行介入,反而激起了网民对于真相的更多猜测与讨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口头。

鲸平台智库专家、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张澜镨律师认为,网络使人交流更高效便捷,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下被堵塞压抑的舆情,舆情更容易被发现和合理引导。

3、对于企业品牌、公关部门来说,应当从本次事件中得到什么参考?

鼠头鸭脖”事件在全网引发了跨圈层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导致了毫无关联的企业鸭脖股票的下跌。

“鸭脖一哥”之称的绝味食品6月5日开始股价开盘闪跌,随后连续多日持续震荡下跌;专注肉鸭养殖和深加工的“卤味第一股”煌上煌也遭遇股价5日连跌,港股上市公司周黑鸭的股价6月5日-6月9日也遭遇连跌。

6月17日,江西通报鼠头鸭脖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当日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发文:“指鼠为鸭”新闻爆发后,今天,鸭鸭终于沉冤得雪。鸭不会变成鼠,鼠也不会变成鸭。感谢广大网友们一直对绝味表示支持。

目前,绝味澄清微博已获得4.8万点赞,超2800条留言,远超日常数百个点赞的热度;微信指数方面,绝味鸭脖6月18日日环比上升79.54%;甚至其澄清顺带发放的优惠券也一度因流量太大,小程序瘫痪而进行紧急修复。

界面新闻报道,如绝味一般,在调查结果公布后,以卖萌、插科打诨的口吻宣告清白,是建立在品牌本身与事件完全无关的基础之上。在事件反转以前,绝味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撇清关系。这样的处理手法无疑是稳妥的,并且还能在舆情上博得一定同情。不少网友已在绝味鸭脖下留言表示“绝味他真的,我哭死”“受委屈了,抱抱”。

同时,风险与机遇并存,面对巨大流量,不少关于绝味的旧料或吐槽已经出现在微博等平台,有人表示绝味量少价贵,也有人翻出过去涉嫌物化女性的营销翻车事件,而食品安全问题也仍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4、哪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被大众淡化、忽略。

1)团餐市场的“门道”

随着广大网友不断扒出涉事食堂的过往“事迹”,食堂背后的团餐公司开始成为新的舆论焦点。在团餐界一直有“北有千喜鹤,南有中快餐饮”的说法,中快餐饮集团是国内团餐界目前体量最大的两家公司之一,因为踩中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机遇而实现领跑。

据自媒体“红餐网”报道,团餐企业面向的人群包括各类公司、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军队等。面对这些特定人群,团餐业“挂靠”当地资源方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市场进入方面,团餐企业要参加招投标,中标后才能进入相关领域,然而目前一些公开招投标的学校食堂项目招投标过程形同虚设;其次,整个团餐市场规模虽然有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和微利的困境。

2)卤味市场的“觉醒”

齐鲁晚报关注指出,鸭脖股均受影响、股价连跌5天,也不完全因为“鸭脖鼠头”事件。绝味食品业绩情况也陷入低谷、煌上煌也在掉队、周黑鸭也不再富裕,年报季报的数据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这三家都面临着新时代消费的失势,或面临新兴零食卤味的“逼宫”,比如成立于 2020 年底的卤味觉醒。6月9日,在浙江嘉兴久久丫总部,良品铺子、久久丫共同成立的“卤味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同时,刚刚揭晓的有着全球食品界“奥斯卡”之称的2023年“国际美味奖”评审结果揭晓,良品铺子、久久丫推出的酱卤鸭舌斩获最高奖项。

22.39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