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袁国宝:网红行业即将大洗牌 “价值型网红”将成主流_资讯_鲸平台
袁国宝:网红行业即将大洗牌 “价值型网红”将成主流
2016.06.12 16:54
【传媒人物】网络红人一词,在国人的语境中正发生着微妙的词性变化。网红群体不断壮大,网红经济初见端倪。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场行业变革还是资本的又一轮概念炒作?

网络红人一词,在国人的语境中正发生着微妙的词性变化。前些年提到网红,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多是行为出位甚至卖丑卖露的形象。随着电商发展和社交媒体普及,许多网民的购买行为却被这些颇具争议的网红们悄悄影响。去年下半年涌起的一股直播风潮,又让网红成为移动互联的新风口。

当下网红群体不断壮大,网红经济初见端倪。网红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场行业变革还是资本的又一轮概念炒作?6月10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国内首部系统研究网红经济的著作《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作者袁国宝,对话移动互联时代下网红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国青年网:您撰文说“网红经济”与“国民经济”、“资本经济”这两组名词中的“经济”概念并不一样。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红经济”?

袁国宝:网红目前可以理解为一个类似于“达人”的概念。在移动互联时代,他本身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比如电商平台上的那些名店主,他们的收入是很高的。但要构成一个经济体,就一定要有企业的参与。从这角度来看,网红首先作为一个品牌,然后与企业进行嫁接,助力于企业的品牌树立,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成交规模,这就形成了网红经济。网红经济=兴趣化+价值观+资本化+产业化,这一切促成了网红经济的千亿红利市场。网红经济就是一个网红、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小闭环。但这里的经济和“国民经济”、“资本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概念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经济更像是一种产业形态。

中国青年网:前几年 “网红”并不是一个褒义词。随着“网红经济”的概念出来,这个词似乎变得中性了一些。前后之前有什么关联呢?

袁国宝:的确,之前大家提到网红,一般情况下会想到芙蓉姐姐和凤姐等人,再过一点会想到车模干露露这类人。从政府到个人,很多人就会感觉这个词是很不屑的。

网红经济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产物,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新媒体,原来的被动接受的用户成了一个自媒体,被赋予了生产内容和传播的权利。在这种状况下,用户的自主选择就催生了一种介乎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的“网红群体”,这类人能够形成一种特有的经济形式。弄明白这个之后,再反过去看之前的那些“网红”,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只是因为某个事件或某种出位的行为才被大众知晓,这归根到底还只是一种个体行为,和“网红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不能等同的。

中国青年网:您之前把“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放在一起讨论。但“共享经济”的市场让人感觉更明确,更广阔,而提到“网红经济”,普通网民似乎不能明确它的方向,您觉得它可以渗透到哪些产业?

袁国宝: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过去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中心化”的东西彻底颠覆掉了。原来想传播一个东西,怎么传播呢?很简单,找央视,一个亿的广告一砸,全民都关注了,今天已经没有人会这么玩儿了,央视的影响力也开始下降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之前的局面,现在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断层的世界,它是基于无数的兴趣组成的小组,所以现在发现越是垂直的东西越吃香,越有可能形成购买。反而是因为这个因素,以后不会有一个东西会覆盖到所有,而一定是垂直化的、细分化的。

这其实是现在优势,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给了人们一个“精准营销”。企业在做推广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品牌的匹配度找到相应的明星或者网红,就能够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很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红经济是可以和任何领域联系起来的。

中国青年网:能不能用简单的三个词来说说,网红经济的特点?

袁国宝:用户兴趣、社交传播和资本化,这是组成这个经济体的根本。

中国青年网:“网红经济”目前在国内处于什么阶段,它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有哪些?

袁国宝:现阶段的网红经济只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我认为还应该提高到“影响力经济”,未来的网红发展趋势一定是专业化、机构化、产业化的。网红要从“注意力网红”到“价值型网红”,个人要成为品牌,成为IP。现在这些依赖各种平台的网红,其实是产生不了价值,过一段时间是一定会被淘汰的。未来的网红可能就两种,一种是自有品牌的超级大网红,另一种是类似于模特公司的网红公司。

中国青年网:您驳斥过“网红”就是“昙花一现”的观点,您也说“本质上,网红是快消品文化符号”,这之间矛盾吗?

袁国宝:其实这是个体和行业之间的关系,网红行业绝对不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经济形态,它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是有很长远的未来的。但是对于个体网红而言,却不是这样,良币驱逐劣币,市场的倒逼,都会让很多不够资格的网红被替代,从这个角度看,网红一定是一个快速的消费品,所以就需要网红自身要有不断创新提升的能力。

中国青年网:您觉得目前的网红行业中,具备“不断创新提升能力”的人多吗?未来的行业淘汰会不会非常激烈?

袁国宝:现在的人其实还不叫网红,大部分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大多只是一些嗅觉敏感的人,依赖着各种平台火了起来。比如直播平台里面的那些所谓的网红,他们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跟着平台一起去成长,跟着网民成长,就会被淘汰。这个竞争是很激烈的,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中,就会有一个大的洗牌。

中国青年网:您之前提过“信任是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重要基础。”而现在的网民对于“广告”“软文”这一类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敏感,您觉得信任会不会成为“网红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阻力?

袁国宝:现在比较高端的自媒体人,吴晓波、石述思、洪晃等等,你会发现他们在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绝不是简单的给你卖货。为什么吴晓波的一篇文章,能影响这么多人去日本买马桶盖买电饭煲?这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因为大家对这个人的信任,对他生活方式的崇尚,大家就会愿意也升级一下,成为这样的人。这是网红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状态,而现在的状况才会出现你说的这个担忧,靠发篇软文赚钱,推销产品,用户就很快会发现这个网红是没有节操的,这种形式也就变得不长久。所以,“网红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实是没有信任问题的。

中国青年网: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您在推崇“网红经济”之后,又在书中提到“网红经济能否形成持续的商业价值,仍需谨慎观察。”这句话。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国宝:这句话是特别说给企业听的。我特别担心企业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又去找各种papi酱,找各种直播间。作为一个媒体人,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考虑到这些内容可能会被企业作参考,所以我有必要给他们做一个提醒。归根到底,我是看好网红经济的,但如果企业只是炒炒概念,不踏实的去了解学习真正的“网红经济”,一心想找捷径,就容易被错误的“网红经济”给毁了,更有可能反过来毁掉“网红经济”。(袁国宝: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曾任移动梦网新闻中心主编、搜狐微博名人战略总监、360公司新媒体营销公关总监。来源:中国青年网 记者:钱明)

7.06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