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袁隆平逝世 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声悼念_资讯_鲸平台
袁隆平逝世 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声悼念
2021.05.22 19:56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当日,社会各大媒体、各界人士纷纷发声对袁隆平院士表示悼念。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当日,社会各大媒体、各界人士纷纷发声对袁隆平院士表示悼念。

【科研界】

钟南山院士创新研究团队@南山呼吸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国士无双。感念与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钟南山院士团队写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撰写挽联悼念袁隆平院士。钱前​表示:痛悼前辈袁隆平院士:野生稻杂交稻超级稻,大国粮仓赖先生之力;三系法二系法一系法,世界目光仰先生之风。晚辈钱前敬挽。

【官方媒体】

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的评论。评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5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可下半旗志哀。袁隆平先生的贡献是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是世界性的贡献。他的去世是全世界的一大损失。建议以高规格的纪念,缅怀感恩这位老人作出的杰出贡献。

人民日报悼念袁隆平:侠之大者,国之仁士。人民日报表示,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商界】

隆平高科通过公众号发文《深切哀悼袁隆平院士!》。文章称,隆平高科成立以来,袁隆平院士非常关心隆平高科的发展,在总体发展战略、作物品类和全球业务布局、商业化育种和生物技术体系建设、第三代超级稻等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现代化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给予公司一系列客观务实、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指导。袁隆平院士为隆平高科成长为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民族种子企业做出了永不磨灭的重大贡献。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悼念袁隆平:中非农业合作的开展,袁隆平功不可没。中非农业合作的开展,袁隆平功不可没,当前非洲水稻单产从平均每公顷1.25吨提高到每公顷7.5吨,全靠种的袁教授的杂交水稻,喀麦隆总统比亚说过,“靠了中国专家,我们才能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现在中国杂交水稻己遍及非洲,解决了整个吃饭问题,感激您袁教授!非洲人民永远怀念您!

【教育界】

母校西南大学举行悼念活动,送袁老最后一程。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他曾捐资在母校设立“袁隆平奖学金”。老师和同学们冒雨聚集在校园内的袁隆平雕像前,排队献上鲜花表达沉痛缅怀之情。

湖南农业大学发文悼念名誉校长袁隆平:再见,袁爷爷!

【国际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发文悼念袁隆平: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外媒】

新加坡《联合早报》、路透社、西班牙埃菲社、彭博社、法新社等第一时间报道了此消息。埃菲社指出,袁隆平因为研发杂交水稻成为中国的英雄。彭博社关注袁隆平曾获得中国的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土耳其一媒体称,“从饥饿中拯救世界的人去世了”。德国《今日新闻》在袁隆平90岁生日时,曾发文称赞他是一位“科学英雄”。袁隆平2004年曾获世界粮食奖,2014年曾被“种子世界”网站评为100位种子行业最具创新精神的人之一。该网站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新技术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也被其他国家积极采用,“袁隆平的遗产确实是世界性的”。

【知名机构/个人】

中超联赛官方微博发文悼念去世的院士袁隆平。中超官方写到:一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您守护了近70年。国士无双,袁老千古。

湖南卫视宣布调整节目编排,《快乐大本营》停播一期。

蒋勤勤、刘涛、惠英红、贾玲、潘粤明、鹿晗、薇娅等纷纷表达哀痛之情。

【网友】

网友集体悼念袁隆平:“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

长沙市民自发来到其病逝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聚集在道路两边,大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流泪送别袁爷爷。

​​

14.04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