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换帅”,“80后”新闻学者出任院长_资讯_鲸平台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换帅”,“80后”新闻学者出任院长
2023.07.13 11:53

「广电独家」综合编辑;综合来源:重庆大学公众号、澎湃新闻、中国网、传媒视听等

“80后”新闻学者郭小安已于2023年7月出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西部传媒研究重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日前已“换帅”。

近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郭小安已于2023年7月出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委员、院长,此前担任院长职务的是知名传播学者董天策。

就在两天前,于7月10日举办的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重庆分站赛启动仪式暨2022颁奖典礼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等人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传播与媒介话语研究中心”揭牌。

公开资料显示,郭小安,1980年12月生,江西遂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

郭小安主要研究公共舆论、政治传播,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及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其他课题12项,获第六届新闻传播学学会杰出青年奖、重庆市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p><p>重庆大学1929年创校之初即设立文学院,著名学者向楚、向宗鲁、商承祚、吴宓、杨明照,作家艾芜、诗人吴芳吉等曾在此就读或任教,后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停办。

1998年,重庆大学成立人文艺术学院,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999年,成立广播电视新闻系,招收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生。2012年,学校调整学科布局,将中文系划出,更名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2022年1月,“重庆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刊文《郭小安:做一名快乐的教书匠》。

文中提到,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郭小安在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学习,师从虞崇胜教授。

2009年,郭小安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

凭着敏锐的学术嗅觉,郭小安通过阅读海量文献,发现当时国内虽然对网络谣言关注较多,但研究视角局限于传播学、管理学领域,并偏向传播规律和管理措施的研究,缺乏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关注谣言与政治参与、政治表达、政治监督乃至政治抗议等研究议题。

“在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构思选题的时候,我尝试将网络谣言作为研究探索和突破的方向。庆幸的是,第一次申报顺利成功了。”郭小安说。

项目立项后,郭小安潜心围绕谣言的社会心理、情感动员机制、谣言研判及治理等,陆续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了10余篇前期成果,修改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第九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3年7月,郭小安收到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院长抛来的橄榄枝。从此,郭小安以学者的身份进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工作。

2016年起,郭小安创办小安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次沙龙,内容分为“舆论学经典文献导读”和“舆论学学术前沿追踪研讨”。

他介绍,阅读经典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学术前沿追踪研讨则是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灵感,找到科研方向。

除此之外,郭小安还长期从事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他曾表示:“如果研究成果不能服务于社会,再好的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失去了科研的意义。”

近年来,郭小安应邀在新华社、人民网、重庆市委宣传部等数十家媒体、党委宣传部门、大型国企开展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讲座共计百余场次,受到普遍好评。

同时,郭小安还把网络辟谣科普工作作为己任,兼任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邀研究员,与人民网求真栏目合作发布了多期网络谣言盘点文章。

他创办的“小安大话传播”微信公众号专题开设了小安辟谣科普专栏,发表多篇原创性谣言传播科普类文章,被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等20余家媒体平台转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20.95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