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王家卫:带着《繁花》看《繁花》_资讯_鲸平台
王家卫:带着《繁花》看《繁花》
2024.01.04 15:01

由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繁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和腾讯视频播出。

2013年

小说《繁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对于一部文改剧来讲,观众最为关心的一定是它和原著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其实早在2014年7月的香港书展上,金宇澄和王家卫就同台交流了小说的影视化构想。王家卫当时还表示,要尽量保留小说的语言魅力,“语言对这本书来说是一个文本和表达方法,这本书的台词如果都变成普通话,就好像老舍《茶馆》的京白变成普通话,所以我会尽量保存原来语言的魅力。”

《繁花》剧组也在预告片中放出了王家卫对于这次改编的自白:

王家卫:《繁花》这本书一共有三十一章,没有连贯的故事,表面是饮食男女,里面是山河岁月,时代变迁。面对这样的一个结构,如何下手,简直千头万绪。

原著里有一千多处“不响”,“不响”不代表沉默,它是一种留白,凡是我不想讲的,不能讲的,讲了为难自己,为难别人的,不响。

这也是一个创作者的态度,我只讲我能讲的,我想讲的,我讲得好的。“不响”,这就是金老师的创作密码,这也是我改编这本书的密码。

文字有文字的优势,影像有影像的优势,作为剧来说,最有起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阿宝。在原著里阿宝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六十年代的工人阿宝,还有一个是九十年代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宝总。是什么让阿宝成为宝总,一夜之间变为时代弄潮儿,书里面没有提到过。

原著不响,我们可以补白,相辅相成。我们没有能力还原足本的《繁花》,但是我们肯定可以给出一个你在原著里看不到的上海阿宝。

对于书迷我的建议是,带着《繁花》看《繁花》。每个人心里边都有自己的《繁花》,我跟你们一样,只是一个读者,我的解读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这个剧集只是蛋糕中的一块,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我建议你们去看原著。

作者金宇澄则是这样看待改编:一个原著交给一个导演,他来做一个东西。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可能去复制这个原著的。

除了剧情,人物上的塑造也是改编中很重要的一环。

在上海文艺的《繁花》版本中,独家收录了由金宇澄亲自撰写的170多位人物的小传。

与此异曲同工,在《繁花》剧集的预告片中,王家卫也选择用一句话来体现角色的性格。

在胡歌(饰 阿宝)的角色预告中,用的是“你给我十年时间,我会证明给你看你是错的”,一句概括了由阿宝到宝总的蜕变。

在金宇澄的笔下,阿宝则显得更加淡然:

阿宝,也称宝总,少时与沪生、小毛交往,祖父为资产阶级,父亲曾是中共地下人员,1966年随全家“扫地出门”迁至郊区工人新村,曾在里弄工厂上班,后从事非洲百货贸易,一直未婚,时代旁观者。

——见《繁花》附录:人物小传

在主角之外,《繁花》剧集的预告还围绕着三朵金花展开。

王家卫在阐释汪小姐这个角色时,用了“我能够有今天的业绩,跟他的支持也是离不开关系的”,不仅表现出其作为白领干练的一面,也暗合了金宇澄所写的“因始终想生二胎,引发鸡飞狗跳”中,所带的感性一面。

汪小姐,外贸公司白领,活跃顽强,因始终想生二胎,引发鸡飞狗跳。

——见《繁花》附录:人物小传

李李,在黄河路上坐拥头牌餐厅。王家卫用了一句“我既然敢来黄河路上开饭店,就不会没有准备”,尽显其手腕。

但是在金宇澄的笔下,她似乎更被命运裹挟,带着“红楼梦式”的唏嘘意味:

李李,北方女子,曾误入色情业,后在沪设饭店“至真园”,尾声遁入空门。

——见《繁花》附录:人物小传

“大家都没回头路了,你逃不掉的。”是王家卫给玲子的“判词”。这位被胡歌戏称为“披荆斩棘的孙悟空”一样的角色,在这里还多出了一丝坚毅。

但金宇澄却好像在玲子的身上讳莫如深,只写了短短一句:

玲子,上海进贤路“夜东京”饭店老板娘,由日本回来。

——见《繁花》附录:人物小传

或许,更多的角色,更多的故事,正如导演王家卫所言,都隐藏在《繁花》的原著当中。

那么,从今天开始,来看《繁花》吧。

图书推荐

金宇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装版清新上市。翻口处喷绘饰以作者亲笔手绘画作。独家收录作者为本版特别绘制的扉页及作者相。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

《繁花》

金宇澄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54.7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