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中财经
在全球科技投资领域,软银集团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焦点。
昨天日本股市早盘,软银集团股票因大量买单涌入而暂停交易,股价一度飙升5.7%。这一异常表现源于当地时间周二软银公布的四年来首次年度盈利财报。软银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3月份的财年,公司录得净利润1.153万亿日元(约合77.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276亿日元。这一扭亏为盈的成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积极关注。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这位从日本街头电器小店起步,凭借投资雅虎一战成名。回顾软银的发展,从早期投资互联网企业,到如今聚焦人工智能,孙正义的每一次决策都深刻影响着软银的走向。
孙正义坚信,人工智能是一项足以变革几乎所有行业的核心技术。他曾公开宣称:“AI革命是‘未来最令人兴奋、最具活力的前端趋势’,从神经网络、大语言模型、代理到机器人,它们并非简单工具,而是一种能够自主完成任务的强大技能。”
在他眼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大步迈向智能系统主导的崭新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人工超级智能必将超越人类智慧的极限,为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进步。
基于这样的认知,在软银盈利向好的当下,其积极布局AI领域投资,软银首席财务官透露,对OpenAI的投资可能高达200亿美元,彰显出在AI领域深耕的坚定决心。
从盈利构成来看,软银盈利原因呈现多元化态势。
首先,人工智能需求强劲成为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全球AI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AI不仅支撑了初创企业的估值,也推动了芯片子公司的销售,进而提振了数据中心投资计划。
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安谋(Arm Holdings Plc),因云端AI计算投资增加,销售额显著上涨。安谋的芯片架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领域,随着AI在这些终端设备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对安谋芯片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这表明软银过往在AI领域布局正逐渐开花结果,其战略眼光得到了市场的初步验证。
而这与孙正义长期对AI领域的重视和布局思路相契合,他坚信AI领域的投资将在未来带来丰厚回报。
软银的软硬
软银在阿里巴巴、T-Mobile和德国电信的投资堪称经典案例。
以阿里巴巴为例,软银早在2000年就对其投资2000万美元,随着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崛起并成功上市,软银的这笔投资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在最近财年,对中国网约车公司滴滴以及韩国电商公司Coupang的投资同样收获颇丰。尽管愿景基金整体业务录得亏损1150.2亿日元,较上年盈利1281.8亿日元有所下滑,但其投资收益仍达到4349亿日元。这些成功投资案例背后,是软银基于对市场趋势判断所做出的选择,也体现孙正义在科技投资领域丰富经验和敏锐洞察力。
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软银更倾向于长期投资,愿意陪伴企业成长,这种投资策略虽然面临风险,但一旦成功,回报也极为丰厚。同时,软银电信业务的收益及关键投资估值的提升也功不可没。
然而,孙正义的投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诸多成功投资案例的背后,也有着令人瞩目的失败经历。
2017年,孙正义决定向WeWork投资44亿美元,此后又不断追加投资,累计投资约106.5亿美元。孙正义原本寄希望于将WeWork打造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但WeWork在疯狂扩张的同时,管理却混乱不堪。巨额的融资被肆意挥霍,创始人Adam Neumann用软银的钱给妻子Rebekah开私立学校(Rebekah并无教师资质)、购买建筑行业软件公司、投资退伍军人相关App。同时,他还玩起资本套路,左手买地产右手租给WeWork,将亲戚招进公司担任要职又频繁裁员,甚至公司改名还要付给Neumann 600万美元商标费。从商业模式本质来看,WeWork盈利模式并不可持续。其核心是租下办公楼房进行分割改造后高价转租,但许多城市办公室供过于求,出租率难以保证。而且,WeWork把长期房租负担转包给短期客户,自身却要承受巨额房租支出,经济下行时现金流极易断裂。每间办公室平均6万美元的装修改造支出,回收期长达8-10年,“Asset Heavy”的运营模式使其不堪重负。并且,WeWork几乎没有技术优势,Regus等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其技术和服务无明显差异化优势。
2019年,WeWork原本计划以5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却因上市暴露出巨大管理问题,估值从470亿美元巅峰暴跌至78亿美元,IPO被迫推迟。此后,软银虽亲自下场挽救,持续注资却徒劳无功。2023年11月,WeWork正式向新泽西州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孙正义这笔巨额投资几乎化为乌有。
Plenty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垂直农业公司,由来自农民家庭的投资经理Matt Barnard创立。该公司选址于硅谷大楼,蔬菜在20英尺高塔楼里水培生长,依靠7500个红外镜头、3.5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由AI系统调控LED光照和营养液供给。Plenty宣称创新种植方式不使用杀虫剂、除草剂,不受自然阳光和土壤限制,每平方米产出效率超越传统农业5-10倍,作物生长周期缩短50%,全年可种植多达300种作物。如此具有前瞻性理念的公司迅速吸引众多风险投资人目光,自2014年成立通过12轮融资吸引了软银、亚马逊、贝索斯等顶级资本,估值一度攀升至19亿美元。孙正义投资Plenty,看中其提升大城市周围农作物产量的潜力,认为其团队能重塑粮食体系。然而,Plenty的高科技农场带来的是高昂运营成本,能源消耗占运营成本40%,LED光照和温控系统耗电量巨大,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维护成本高昂。技术降本速度远不及预期,固定成本难以有效摊薄,且作物种类局限在叶菜与草莓等低附加值品类,难以通过溢价覆盖成本。市场定位也存在严重错位,与沃尔玛合作,但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农产品销量难达预期。2022年,Plenty多次融资未果,最终申请破产保护,孙正义的投资血本无归。
2010年,Invitae作为美国基因检测公司Genomic Health的子公司于旧金山成立,并在2012年开始独立运营。最初专注于遗传疾病检测,后扩展到更广泛基因检测服务,致力于走“低价路线”,产品和服务大受欢迎,2014年前九个月收入就超7亿美元并成功登陆纽交所。2021年,Invitae获得孙正义执掌软银的11.5亿美元投资,来自软银1000亿愿景基金,这轮融资使其市值高达77亿美元。有了资金后,Invitae开始大手笔收购,业务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但从财务数据看,2019-2022年,Invitae总营收虽在增长,净利润却分别为-2.42亿美元、-6.02亿美元、-3.79亿美元、-31.06亿美元,2023年前三个季度亏损约13.4亿美元。巨额亏损下,Invitae尝试自救,裁员、砍掉非核心业务、出售资产,但仍无济于事。2024年2月,Invitae申请破产保护,孙正义的投资打水漂。
从这些失败案例来看,孙正义在部分投资中存在对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考察不足的问题。如WeWork看似创新的共享办公模式,实则根基不稳,在市场供需、成本结构、盈利周期等关键环节存在致命缺陷;Plenty的垂直农业模式过于理想化,未能充分考虑实际运营中的成本控制与市场接受度。在企业管理层面,孙正义投资的一些公司管理层出现严重问题。像WeWork的Adam Neumann肆意挥霍资金、进行利益输送,导致公司治理混乱,严重损害公司价值。另外,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变化也是重要因素。Invitae在基因检测行业面临激烈竞争,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复杂多变,其未能有效应对,走向衰落。
孙正义过往凭借大胆果敢投资收获成功,但在部分项目上,这种激进风格让其在投资决策时对风险评估不够充分,没有深入分析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
梭哈AI
在盈利的利好形势下,软银加快了在AI领域的投资步伐,而这一系列动作深受孙正义投资理念影响。孙正义曾公开表示,软银只会根据一项策略进行投资,那就是人工智能,他认为AI革命是“未来最令人兴奋、最具活力的前端趋势”。
在孙正义看来,AI技术的发展将重塑整个商业格局,软银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3月,软银领投了英国自动驾驶独角兽Wayve的10.5亿美元(约75.76亿元人民币)C轮投资,英伟达和微软跟投。Wayve成立于2017年,是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具身智能研究的头部企业,其正在构建自主性的基础模型,类似“驾驶的GPT”。Wayve的技术采用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让车辆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数据直接学习驾驶策略,与传统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有很大区别。这种技术路线更接近人类的驾驶方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软银通过投资Wayve,深度涉足自动驾驶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科技领域,有望借助Wayve的技术在未来出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运输、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应用,还是与自身其他科技投资业务形成协同效应,都具有极大潜力。
这一投资符合孙正义对AI技术将广泛渗透各行业,重塑传统产业格局的判断,通过布局自动驾驶领域,软银有望在未来智能出行变革中分得一杯羹。从行业竞争来看,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激烈,Wayve面临着Waymo、Cruise等企业的竞争,但Wayve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也是软银看好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软银对OpenAI的投资计划备受瞩目,其参与了OpenAI高达40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若软银对OpenAI投资200亿美元得以落实,这将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投入。
Open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开发的ChatGPT引发全球关注与广泛应用,拥有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庞大的研发团队。OpenAI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还积极探索商业应用场景,与微软等巨头合作,将AI技术应用于办公软件、搜索引擎等产品中。孙正义对OpenAI的投资极为看重,他认为OpenAI在AI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软银通过对OpenAI的投资,将深度嵌入全球AI核心技术发展脉络,有望借助OpenAI的技术成果拓展自身在AI产业链中的布局,如在智能办公、智能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利用OpenAI技术开发相关应用或服务,实现商业价值。与其他投资者相比,软银更注重与OpenAI在技术研发和商业拓展方面的深度合作,期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对OpenAI的投资,软银今年3月还宣布将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Ampere专注于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计高效能处理器,其技术能够满足AI计算对强大算力的需求。随着AI模型规模不断扩大,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处理器已难以满足需求。Ampere的处理器采用全新架构,在性能和能效比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AI计算提供强大支持。收购Ampere后,软银可强化自身在AI硬件层面的实力,为数据中心提供更适配AI运算的芯片,在AI基础设施竞争中抢占先机,无论是自用还是对外销售芯片产品,都能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孙正义从多年前就开始关注AI芯片领域,他断言,“英伟达被低估(undervalued)了”,基于对AI芯片在未来AI发展中关键地位的判断,软银接连布局Arm、Graphcore和Ampere等芯片相关企业,试图构建完整AI芯片生态。与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相比,软银通过收购整合的方式,在AI芯片领域迅速布局,虽然面临整合难题,但也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此外,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与OpenAI联合创始人萨姆·奥特曼于今年1月推出“星门计划”(Stargate)项目,计划在美国数据中心及其他AI基础设施上投入1000亿美元,并拟将投资规模逐步提升至5000亿美元。尽管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及关税政策影响,债务融资环境趋紧,尚未就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的具体融资方案展开深度讨论,但该计划依旧表明软银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宏大愿景。一旦项目顺利推进,大量高性能数据中心将为AI模型训练和应用提供坚实支撑,软银也能借此吸引更多AI相关企业入驻,构建AI产业生态。这一项目体现孙正义对AI基础设施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在他看来,强大的AI基础设施是推动AI技术广泛应用和发展的基石。目前,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竞争激烈,亚马逊、微软等企业都在加大投入,软银的“星门计划”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也蕴含着机遇,通过差异化竞争和资源整合,软银有望在数据中心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软银还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AI内存IP,投资支出将达到30亿日元。当前市场内存解决方案存在能耗高和处理能力受限问题,开发高性能内存IP旨在解决这些瓶颈,为AI推理时代提供更优内存技术,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助力AI运算性能提升,在AI硬件底层技术上持续创新。这种在AI底层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反映出孙正义对AI技术发展细节的关注,力求在各个环节为软银在AI领域的发展构建优势。在AI内存技术研发方面,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软银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有望打破技术垄断,实现技术突破。
退出,一样的难题
尽管软银在AI领域投资布局积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冲击了IPO市场,使得软银退出愿景基金投资组合中300多家公司并筹集新投资所需巨额资金的空间缩小。许多被投企业因贸易摩擦导致市场萎缩、盈利下降,难以达到IPO标准,软银的投资退出渠道受阻。
同时,在“星门计划”推进过程中,债务融资环境不理想,金融家们在经济波动和更便宜的AI服务背景下重新评估数据中心投资,导致项目推进困难。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软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软银在科技赛道的投资退出难题日益凸显。当前科技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许多被投企业发展不及预期,盈利模式难以跑通,导致企业估值大幅下降,这使得软银通过股权转让、IPO等传统退出方式难以获得理想收益。加之二级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波动较大,一旦市场行情下行,软银持有的科技股资产将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其退出困境。
不过,软银也面临着众多机遇。AI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AI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持续增长,无论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AI办公软件的需求,还是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对AI技术的依赖,都为软银投资的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而且,软银凭借多年积累的庞大资金实力和全球投资网络,能够在AI领域发掘更多优质投资标的,吸引顶尖AI人才和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软银的资金优势和全球布局使其在投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