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寺庙不为姻缘,大家只想毕业了能找份好工作。”00后武汉小伙李子奥笑言。
今年火出圈的“寺庙游”或许能证明年轻人对“寻求一份好职业”的重视。据说年轻人拜雍和宫是因为那里曾是雍正继位前的居所,而雍正是一个“成功的工作狂”;拜卧佛寺是因为“卧佛”和“offer”谐音。
“找个好工作”、“考研上岸”、“考公上岸”,年轻人的这些“职业目标”促进职业教育行业茁壮成长,也催生出一批以职业教育培训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被称为“互联网职教第一股”的粉笔有限公司(以下称“粉笔”)就是其中之一。
4月25日,粉笔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份财报,2022全年营收28.1亿元、毛利润13.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9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1.91亿元
据了解,粉笔已于今年1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总市值超260亿港元。粉笔的招股书对其定位做了详细描述:粉笔是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供应商,主要为在公共职务及事业单位及若干专业和行业(例如教师、医疗、会计、建筑及法律)谋求职业的成人学员,提供全套招录和资格考试培训课程。
2022年,粉笔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品、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使得业绩增长成效卓著,一扫前两年亏损的阴霾,实现扭亏为盈。财报显示,粉笔在2022年整个财年的营收达到28.1亿元,全年毛利润为13.7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62.4%,经调整净利润为1.91亿元。
粉笔的营收来源主要依靠三个版块:在线培训服务、线下培训服务和教材及辅导教材的销售。
在2022年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粉笔之所以能扭亏为盈,很大原因在于其各部分成本下降、营运效率提高,例如销售成本、雇员开支、行政开支都有所减少。
财报数据显示,粉笔的销售成本由2021年的25.9亿元减少44.2%至2022年的14.4亿元,主要是由于课程材料成本结构优化以及策略性调整每个班级的学员与讲师比率。此外,粉笔的行政开支也减少了一半。
根据财报,不难发现,粉笔的年度总营收从2021年的34.3亿元减少18.0%至2022年的28.1亿元,但总毛利润却由2021年的8.4亿元增加62.4%至2022年的13.7亿元,相应的毛利率也从24.5%增加至48.6%。
总营收减少的同时为何毛利润增加?除了前面提到的“降本”以外,粉笔还做到了“增效”。
财报显示,线下培训服务由2021年的亏损491万元改善至2022年盈利3.46亿元,毛利率则从-0.3%提升至2022年的36.9%;在线培训服务的毛利润和毛利率保持稳定增长,从2021年的7.16亿元上涨至2022年的8.66亿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51.3%增至2022年的61.2%;教材及辅导教材的销售方面,毛利润由2021年的1.3亿元上涨至1.5亿元,同期的毛利率由31.3%增长至33.6%。
此外,粉笔对产品进行大规模调整也减少了一定财务风险。财报中透露,粉笔的退款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6.8亿元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2.75亿元,提高了确认收入比例,也同步缩短了收入确认周期。2022年,粉笔不仅成功获得2021年布局改造的红利,还通过对环境变动的敏锐判断,及时收缩了线下规模,减少亏损的同时提升了毛利。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科技赋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招录类考试培训服务的渗透率预计将由2020年的25.6%增至2026年的28.9%。其中,粉笔在2021年以4.3%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职业考试培训行业排名第二。
2015年成立的粉笔作为“新晋选手”,要和已入局十几年的中公、华图同台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年轻”的粉笔选择从线上另辟蹊径。
创立的第一年,粉笔推出中国招录类考试培训行业首个综合线上题库,在考生中广受欢迎,吸引了一大波用户。而后通过高质量的直播、录播课程,辅以在线自学资料及工具,粉笔迅速占据职业教育在线培训市场。
此外,粉笔坚持⽤互联⽹技术助⼒职业教育创新,致力于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其先后开展了大数据、人工智能、OCR及云技术等项目研发。据悉,粉笔已经拥有7个专利研发技术,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被广泛应用的智能批改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RTC直播系统等,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效率。
以智能批改系统为例,粉笔的智能批改系统所应用的技术与ChatGPT同属于Transformer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粉笔方面透露,从系统开发至今已累计批改题目1.5亿道。仅2022年一年时间,该系统就服务超过220万人,共计批改题目6467万道。
根据粉笔内部计算,教师对每道题进行同等质量的评分大概需要5-10分钟,以此推算教师人工批改题目的成本约为10元/题,假设人工可承载系统同等的工作量,需要支付超过6亿元的人工成本。因此,粉笔自行研发的技术不但帮助公司覆盖更多用户,还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粉笔也在逐步开拓线下业务,并依托线上良好的口碑,迅速扩大市场。据了解,2021年,粉笔所有线下课程付费学员中约67.5%是从其线上服务的付费用户转化而来。粉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OMO)”,依托于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职业教育行业迅速崛起。
毋庸置疑的是,粉笔和绝大部分企业一样,度过了艰难的2022年。能够扭亏为盈,还得益于其早期制定的决策与经营理念,为其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粉笔将“创新”贯穿始终。除了主营业务外,粉笔在探索和拓展在线信息(IT)课程与在线及线下烹饪艺术课程等。并在今年3月开始尝试的直播业务。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职业发展”几乎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话题。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的工作”被热烈讨论,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也成为很多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斜杠青年”“U盘式人才”受到追捧,这也促使职业教育培训迎来了新的春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中国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由2021年的人民币2215亿元增至2026年的人民币331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4%。《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融资数据榜》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12家职业教育公司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过亿。
市场需求推动粉笔在不到十年里快速发展,直至冲击“互联网职业教育第一股”,一是得益于它的OMO模式和科技先行的打法,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职业教育”本身的赛道红利。例如在国家政策层面,职业教育也获得了认可与支持。
2022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在利好的大背景下,粉笔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致力于用精良师资、前沿科技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其品牌力将愈发强劲。正如粉笔在财报中叙述: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课程覆盖面,探索创新授课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及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将继续投资研发计划,利用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