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8月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第一篇推文。
此前一天,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亮相。这是国家安全部成立40年来,首次在互联网开通官方发布平台。
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号注册于2023年7月31日,并于当天认证“国家安全部”,认证类型为“政府”,认证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IP属地位于北京。
国家安全部官微发布什么内容?
鲸平台注意到,公号简介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8月1日、2日,国家安全部官微连续“日更”了两篇推文。
第一篇推文《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指出,当前,反间谍斗争形势严峻复杂。文章明确表示,国家安全机关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运用“报网微屏端”全媒体,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安全敌情教育和法治宣传,加强以案释法,通过典型案例教育群众,增强全社会反间防谍意识,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第二篇推文《依法惩治间谍行为与尊重保障人权并重》对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关于关于依法惩治间谍行为,完善间谍行为界定、健全反间谍安全防范体系、完善反间谍执法保障;关于尊重保障人权,严格规范执法活动、充分保障救济权利、强化反间谍工作监督。
同时,通过国家安全部的微信公众号,可以一键直达“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受理范围包括个人和组织发现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举报。
“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刻不容缓
自7月1日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国家安全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还对反间谍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间谍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将反间谍安全防范知识纳入教育、培训、普法宣传内容,增强全民反间谍安全防范意识和国家安全素养。
新闻、广播、电视、文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单位,应当面向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反间谍宣传教育。
国家安全机关应当根据反间谍安全防范形势,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反间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国安宣工作室”逐步走向台前
以往谈及“国家安全机关”,人们都会感到比较神秘。国安干警很少在媒体公开露面,互联网上也鲜有相关科普与介绍。
而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国安宣”已经频频走向台前。
据法治日报报道,2021年1月,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国家安全部新闻办回答了《法治日报》记者提问,详细介绍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情况。
据介绍,国家安全部是1983年组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深刻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决定将原中共中央调查部与公安部负责反间谍及相关工作的机构合并,组建统一的、强有力的国家安全部门。
1983年7月1日,国家安全部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批次组建了省级国家安全厅(局)。
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同时承担维护政治安全、海外安全保卫等职能,严格依照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和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还介绍了我国国家安全环境与人民群众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公民和组织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请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举报。
国家安全机关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和省级公务员考试的方式,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每年毕业季,国家安全机关将赴各大高校宣讲招录方案和政策。有志于国家安全工作的热血青年,欢迎报考国家安全机关。